12.02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關於保費預算,我們最常見的說法就是按照家庭年收入的10%,理由是這樣不會為家庭生活帶來負擔,並且能夠獲得足夠的保障。

但是,知守君對於號稱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一般都抱有懷疑的態度。今天通過一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主要內容如下:

  • 保費佔家庭收入的10%真的不會給家庭帶來負擔嗎?
  • 保障型和理財型保險的區別
  •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一. 保費佔家庭收入的10%真的不會帶來負擔嗎?

保費是否會對家庭帶來負擔,主要是看對家庭現金流的影響有多大。

在《富爸爸和窮爸爸》這本書中,將不同的人群的現金流做了形象的說明。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富人買入資產,靠錢生錢;

窮人只有支出,也買不起房子,所以也沒有負債;

中產階級購買自己以為是資產的負債,比如房子、車子等;

這三種人群的現金流是完全不同的,怎麼可能有一個統一的保費預算標準?

比如

一個家庭,年收入20萬元,各種日常開支、孩子的教育費用及房貸,每月支出1.2萬元,那麼每年能夠結餘5.6萬元。你真的覺得拿出2萬元購買保險不會對這個家庭造成負擔嗎?

另外一個家庭,年收入60萬,房貸及車貸月供2萬元,日常支出每月1萬元,子女教育費每月1萬元,那麼每年能夠結餘12萬元。你真的覺得拿出6萬元買保險不會對這個家庭造成負擔嗎?

顯然,這個保費預算是不合適的,那麼多少保費才合適呢?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還需要了解保障型和理財型保險的區別,因為這兩種產品的保費預算是完全不同的。

二. 保障型和理財型保險的區別

這裡我們要區分一下保險的類型,保險分為保障型和理財型。

保障型保險是為了解決家庭收入大幅損失甚至中斷,從而導致家庭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嚴重家庭債務負擔、家庭儲蓄財富大量流失的問題。

比如:因重大疾病引起的大額醫療支出;因交通意外導致家庭支柱身故造成的收入中斷;因發生火災導致大額財產的損失等風險。

常用的保障型保險有: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醫療險、家財險。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理財型保險的功能是解決下面的問題:

1、家庭在未來某個確定的時段必需的剛性支出(比如:子女的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

2、資產的不確定性和財富傳承的(比如:婚姻變化導致的財產分割,財富按照自己的意志分配給子女);

常用的理財型保險有:終身壽險、兩全保險、年金險。

三.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1 保障型保險的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知守君認為保障型保險的保費預算應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15%。

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家庭每個月的月收入-家庭剛性支出。因為這樣既不會對家庭的現金流造成太大的壓力,同時也能夠兼顧保額。

還是看上面的兩個例子

一個家庭,年收入20萬元,各種日常開支、孩子的教育費用及房貸,每月支出1.2萬元,那麼每年能夠結餘5.6萬元。如果拿出8400作為保費,餘下來的錢用來投資或消費,壓力並不大。

另外一個家庭,年收入60萬,房貸及車貸月供2萬元,日常支出每月1萬元,子女教育每月1萬元,那麼每年能夠結餘12萬元。如果拿出1.8萬買保險,餘下來的錢用來投資或消費,壓力並不大。

有的朋友可能覺得這個保費預算還是比較高,那我們換一個角度考慮一下:每年結餘的錢,即使不買保險是不是也要拿出部分來做儲蓄,來作為醫療費的儲備?知守君認為這一部分錢其實是應該來買保障型保險,而不應該放在銀行裡任其貶值。

在家庭有足額的保障之後,餘下的錢沒有必要做大量的儲蓄,而是應該拿來投資、投機和消費,正所謂“繳足保費,放心消費”。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2 理財型保險的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知守君認為年交保費不應低於10萬元。

因為,按照保守的每年5%的通脹率進行預估,假如小A現在30歲,希望在61歲-90歲期間獲得相當於現在每月6000元的補充養老金,需要2170萬的總支出。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如果要通過保險解決這2170萬的資金,按照目前市場上的年金險中比較高的收益率:5.7%計算,需要每年年交保費10萬,連續繳費至60歲才能夠實現。

家庭保費預算多少才合適?

這還僅僅是養老的需求,如果再加上子女教育金、嫁娶金,對投入保費的需求會更高。

根據以上分析,如果年交保費達不到10萬的話,說明養老的需求無法通過保險的方式來滿足,應該用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或投資標的來實現。

所以知守君才說,目前在國內理財保險不適用於大部分家庭。相應的,如果您家庭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60萬以上,就應該考慮在家庭的投資組合中留有理財型保險的一席之地。

四.一些體會

以上的觀點和計算依然是泛泛而談,主要針對的還是工薪階層的家庭情況。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的現金流、資產負債、人員結構、健康情況、理財觀念都不同,自然需求和保費預算也是各不相同的。

保費預算從來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公式,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上只是知守君的一家之言,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覺得有用也歡迎轉發給您的朋友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知守觀保”(ID:ZSGBGZ),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