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在科瓦奇下課,弗裡克成為拜仁主帥之後,前4場比賽,拜仁4連勝,總共打進16個球,一球未丟,甚至這4個對手加起來,總共只有2次射正。用碾壓,用摧枯拉朽,似乎都不足以形容拜仁在這4場中的優勢。但是在上輪聯賽中,拜仁的勢頭被踩了剎車。雖然穆勒打破了一千三百多分鐘的進球荒,但是勒沃庫森小將貝利用兩次快速反擊的進球。幫助藥廠2-1在客場戰勝了拜仁。送給了拜仁在弗裡克帶領下的第一場失利。今兒也就從這場比賽說起,從足球基本規律和場上平衡的角度,總結一下弗裡克治下的這5場比賽,同時簡單展望一下拜仁的未來。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拜仁輸給了勒沃庫森

閒話少說,咱就從這場比賽出發。其實這場比賽上下半場的比賽內容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先來看一下上半場的數據統計。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上半場比賽數據統計

光看統計,其實上半場比賽拜仁發揮的並不好。儘管控球率和傳球成功率兩項數據佔據較大優勢,但是雙方的射門次數一樣。這就證明在創造射門機會這個層面上,兩支球隊做的其實差不多,而射正次數以及比分上勒沃庫森都領先拜仁,則體現出雙方在效率上的巨大差異

拜仁在進攻端,依然堅持著前幾場比賽的策略,講究推進速度,講究無球隊員的積極前插和跟進,用最快的方式甩開對手,形成破門良機。而這個數據統計表中無法體現的內容,則是儘管雙方的射門機會一樣多,但誰的射門機會更好?其實還是拜仁!其實拜仁打丟的這些球,基本都是無人盯防狀態下輕鬆射門,就比如格納布里單刀曾打中門柱。上半場結束前,穆勒,格納布里,佩裡西奇三箭齊發,前場形成3打1,結果還是和進球失之交臂,類似的場面上半場並不少,所以,在同樣次數射門機會的情況下,其實拜仁的總體來說機會是更好的。。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擊中立柱懊惱不已的格納布里

而勒沃庫森的進攻特點呢?同樣是講究速度和推進,而且也相當的犀利。從數據來看,博斯是上賽季冬歇期時成為勒沃庫森的主教練的,然後將球隊從德甲第九帶到了德甲第四打進了本賽季的歐冠。

而且在博斯治下,勒沃庫森在聯賽中的場均進球數據是2.1球。因此博斯的勒沃庫森絕非魚腩,而且是一支有不錯進攻能力的球隊。所以勒沃庫森本身也是有能力做出和拜仁差不多的射門次數的。

而且別忘記,上賽季博斯接手勒沃庫森後的第三場比賽,博斯就安排球隊利用時任拜仁主帥科瓦奇大搞科學試驗-----在後防線沒有傷病,不需要哈馬去客串中衛時,仍然不把哈馬放在首發後腰位置,導致拜仁中場硬度不足,禁區附近門戶大開,後衛線直接暴露在藥廠的火力面前這麼一個情況下,堅決執行高位逼搶+快速推進的比賽策略,進攻打得非常犀利。最終幫助博斯的勒沃庫森3-1戰勝了拜仁。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勒沃庫森主帥博斯

所以從比賽內容的角度來說,能夠在上半場做到和進攻能力同樣不俗的藥廠創造出一樣次數的射門機會,而機會的威脅程度其實要比對手更大,這就證明教練的戰術安排是合理的。

這也是足球比賽裡在解讀比賽時候的一個基本規律,就是判斷這場比賽的戰術和教練的佈置是否成功,很多時候不是單純的只看比分輸贏。而是要看比賽的的內容。看你能否創造機會,看你能否減少漏洞,看你能否限制對手的機會。哪怕你輸球了,但是你創造的機會更多或更好,又或者讓對方的機會數量和質量低於它的平均水準。只是你有機會沒打進,而對方把握住了機會,那這是球員的鍋,不是教練的鍋,只要你在場面上的優勢大於等於你和對方相比在本身實力上的優勢,或者你在場面上的劣勢小於你本身實力和對方的距離,那即使輸球教練也依然是成功的!反之,哪怕你贏了,但你的內容不夠流暢,贏得磕磕絆絆,從機會角度都很勉強,對方其實機會更好,或者你在場面上有明顯不符合你本身實力以及人員結構特點的明明不應該出現的漏洞,然後你贏球靠神仙球等等可遇不可求的方式,你在場面上的優勢小於你本身相比對方在實力上的優勢,那就算贏球了,教練的安排還是不合格的!而這也是拜仁前主帥科瓦奇雖然看似總體勝率尚可但依然下課的原因之一。

所以,就以拜仁上半場的進攻內容來說,創造出了機會,機會本身還不錯,球員打不進是球員狀態問題,弗裡克作為教練本身在進攻端的佈置沒有問題。

但是攻守兩端是需要平衡的。拜仁在上半場,雖然說在進攻端佈置的不錯。但是丟了2個球。所以,也要聊聊防守體系的問題了。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兩個丟球。首先是第一個丟球。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戴維斯遭遇逼搶被斷球瞬間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貝利射門瞬間。

兩張圖片很清楚了,

從戴維斯在中場附近遭到對手逼搶丟失球權,到貝利起腳射門,勒沃庫森的總用時只有9秒而已。這是一個典型的高逼搶+快速反擊的進球。將勒沃庫森的戰術特點體現的很明顯。再來看勒沃庫森的第二個進球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勒沃庫森後場攔截出球瞬間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貝利射門瞬間

如圖所示,從勒沃庫森後腰阿朗吉斯在本方禁區線上做出攔截同時直接長傳,到貝利在拜仁禁區內起腳打門,總用時依然只有9秒而已。如此短的時間已經從一個禁區到了另一個禁區。這個推進速度相當之恐怖。

看到勒沃庫森的這兩個進球的進球方式,我突然想到了一句古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拜仁在這兩個丟球之前,總體上都是壓得更靠前的一方。而還記得弗裡克上任後的第二場比賽,拜仁4-0大勝多特蒙德。那場比賽中,在開場雙方都試圖高位逼搶,但拜仁畢竟在那時剛換帥沒多久,多特球員的配合更加嫻熟,所以一開始多特的陣型其實壓的比拜仁更靠前,甚至前15分鐘控球率都更高。如圖所示。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拜仁多特比賽時多特壓上截圖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拜仁多特比賽時前15分鐘控球率截圖

在多特從比賽一開始就壓上幅度更大,同時掌握更多球權的情況下,拜仁之所以能夠最終取勝,其實依靠的就是非常快的從後場往前場推進的速度,在那場比賽的第15分鐘,科曼從本方後場左側拿球,一路殺到對方前場禁區右肋起球總共只用10秒。拜仁那場比賽的第二個進球,從基米希在本方半場向前傳球,到格納布里在小禁區附近完成破門,總用時只有8秒而已。所以本場比賽,從進球方式這個層面來說。勒沃庫森其實是用拜仁戰勝多特的方式,戰勝了拜仁。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貝利慶祝進球。

所以問題就來了,拜仁為什麼在前4場比賽總共只讓對手射正2次的情況下,本場比賽上半場就直接丟了2個球呢?而且對手用的方式還是自己曾經戰勝多特的方式。所以拜仁的防守端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我們來看本場比賽拜仁的首發陣容。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拜仁首發

根據德甲官方賽前字幕給到的,拜仁是433。但其實從比賽實際情況來看,穆勒的站位同樣也是在中路,同時比格雷茨卡更加靠前。所以拜仁還是更趨向於他們更加擅長的4231。而首發裡面重點是在於中後場的站位。後防線依然是戴維斯,阿拉巴,哈馬,帕瓦爾的搭檔。後腰位置依然是基米希搭檔磁卡。

還記得弗裡克上任之後的第一場比賽,歐冠面對奧林匹亞科斯的第二循環交鋒。當時中後場就是這樣的一個首發配置。當時拜仁打的很好。但其實,這個好,不是在於這個陣容配的好,而是弗裡克戰術設置的好。還記得在那場比賽之前,弗裡克曾經說過,因為博阿滕打多特的比賽要停賽,所以球隊要提前演練打多特時候的後防配置。所以最初後防線用這樣的人員配置,動機是為了演練打多特時候沒有博阿滕。同時聚勒和盧卡斯又長期受傷而做的佈置。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其實這個後防配置本身壓根不符合足球的基本規律。球員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尤其是改位置之後,根據運動的基本規律,更是需要有一個發展和適應的過程。

在左後衛層面,阿拉巴是早已揚名立萬的世界頂級左後衛,戴維斯雖然打奧林匹亞科斯那場表現尚可,之後打多特的比賽更是表現驚豔,但畢竟還是個年輕人,之後回加拿大國家隊打左後衛,在打美國的時候表現就一般。所以說戴維斯在左後衛位置上硬實力已經超過阿拉巴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足球的基本規律。戴維斯作為邊鋒出身的球員,固然在助攻方面能給球隊不少的幫助。但別忘記阿拉巴本身的助攻也非常的強。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戴維斯

阿拉巴打中衛同樣如此,他的身體條件和對抗能力對於中衛來說無疑太過單薄。而對抗能力,身板,防空,這是一箇中衛的基本要求。而且,難得客串幾次中衛就成為世界級中衛無疑也不符合足球的基本規律。。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阿拉巴

哈馬從身體條件上來說是可以打中衛的。但是他最擅長的位置還是後腰這是毫無疑問的。而後腰和中後衛其實在防守方式和防守要求上是有不同的。對於後腰,是可以在防守時選擇較大的動作直接上搶的。因為哪怕沒搶下來,多少也能對進攻球員形成干擾,同時你沒搶下來,後面至少還有後衛。甚至都不需要你回追。但是對於中衛來說,防守端貿然上搶是大忌。一旦沒搶下來,身後的空當根本沒人能去補。所以中衛的防守要求,是貼身對抗以及干擾,絕對不是以撲搶為第一要求。所以你用後腰的習慣打中衛,是很有可能挖坑的。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撲搶的哈馬

同時在球員檔次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有一個基礎規律,就是客串的肯定不如正牌的。一個世界級後腰客串中衛,或許會比青年隊隨便拉個小中衛強,但是在短時間內一定不如一個本身在世界足壇也有一定地位的中衛,而經過特別長時間的訓練和磨合後,能否真的成為世界級中衛,這要看個人造化,人和人不同。同理,在任何位置上都是這樣的規律!

而一個球隊對於後腰的要求是什麼?從戰術設置來說,中場又有哪條硬指標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防守!雖然如今後腰的類型五花八門,有組織型的,有B2B型的,有純防守型的。但是中場必須要有防守力度,這也是一個最基本的足球規律所以,在後腰類型的搭配上,必須要有會防守的後腰坐鎮在球隊中,不然容易門戶大開。這也是足球戰術的基本規律!而基米希+格雷茨卡(或者託利索)的後腰配置,從本身的個人防守能力和硬度上,無疑也是不足的。尤其基米希,他雖然能打邊後衛,但邊後衛的防守要求和後腰不同,同時他還要負責組織。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基米希

所以拜仁的中後場首發配置,其實壓根不符合足球運動的基本規律。但是在中後場人員嚴重不整的情況下。這的確也是一個無奈之舉。就像弗裡克說的那樣,最初排出這麼個組合,就是為了演練打多特時候練博阿滕都停賽而做的選擇。

同時不得不給弗裡克之前的指揮點個贊!!因為他是在後防線人員配置如此糟糕的情況下,用出色的戰術設定,在之前的幾場比賽中,有效的彌補或者說掩蓋了防線人員配置本身的問題!!弗裡克的安排特別強調高位逼搶,特別強調無球隊員的積極前插。而這兩者結合,如果球員執行到位的話,能起到的效果就是對於對手有足夠的壓迫。高位逼搶可以將對手的進攻在對方半場就扼殺在搖籃裡。積極的前插又能迫使對方必須深度退防,不敢在進攻端投入更多。這樣的話,對方很容易就被摁在自己的半場出不來。弗裡克正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對方大兵壓境,進而減輕本方防守的壓力。避免本方這條人員配置並不符合足球基本規律的防線暴露在對方火力面前。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弗裡克指揮訓練

但其實這場比賽,博阿滕已經復出。弗裡克依然還是將博阿滕放在了替補席,還是沒有改變中後場的人員配置。這其實和他最初是為了演練缺少博阿滕的情況下該如何踢多特才排出這麼一套中後場配置的“初心”已經相違背了。

但你也不能說弗裡克錯了。因為足球比賽裡還有另外一條規律,那就是贏球不變陣。更何況,球隊在之前的幾場比賽中,在弗裡克的戰術佈置下,不光贏球,而且贏得非常漂亮,贏得摧枯拉朽,贏得無懈可擊。不是那種靠運氣的勝利。

之所以贏球不變陣也是足球比賽的基本規律。這是因為“節奏”的重要性。經過了連續幾場通過無懈可擊的場面優勢和比賽內容所獲取的勝利,這批球員配在一起本身已經逐漸找到了一些感覺,找到了比賽的節奏。這個時候如果貿然去改變陣容。這等於是主動破壞之前比較良好的節奏。這無疑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這就是一個矛盾之處,你的後防人員配置本身不合理不符合足球的基本規律。但你通過良好的戰術設定在一些比賽中將這些問題掩蓋和彌補了。所以在博阿滕已經復出的情況下,你改變或者不改變,其實都說得通。畢竟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所以弗裡克選擇不改變原有的節奏。你不能說他的選擇是錯的。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弗裡克指揮比賽

只可惜,本場比賽,雖然弗裡克的球隊還是在執行著原先的技戰術設定,依然堅持高位逼搶,依然堅持積極的前插。但這個戰術本身的冒險之處就在於,你是通過壓上,通過整體的高位逼搶和前插將對手摁回去來減輕後防壓力,但一旦你壓上失敗,被對手拿到皮球,對手又有速度型球員的話,你身後的空當就會被利用

而且你的後防人員配置又不是很符合足球比賽的基本規律。更何況。前幾場比賽這套戰術能奏效,不代表對手不會研究你,也不代表每一場都能奏效。

拜仁的第一個丟球就是最典型的。首先是源自於戴維斯出現了失誤,在對手逼搶下丟失了球權。然後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下當時的場上局面。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哈馬上搶失敗瞬間

如圖所示。當時哈馬的第一選擇是上搶。這就是後腰的防守習慣。因為後腰的職責就是斷搶。反正就算沒搶下來,後面還有其他後衛。但是哈馬這場比賽的位置卻是中後衛。而真正的後腰基米希之前壓的比較靠前,並沒有在這次防守中起任何作用。所以,這就是在中後衛的位置上,錯誤的用了後腰的防守方式,同時又因為陣型壓的太靠上,中後衛用錯防守方式之後,被人打身後。而後腰出身的哈馬,本身縱向回追就不是後腰的崗位要求,所以他的速度,回追能力也不強。撲搶失敗之後根本也追不上。

有了這個球的成功經驗之後,勒沃庫森的第二進球如法炮製,仍然是打哈馬這個點,用速度生吃哈馬的身後。而按照道理,兩名中後衛之間彼此是要協防保護的。但阿拉巴也不是中衛出身,協防意識,該怎麼替哈馬補位其實也沒有概念。所以這兩個丟球中,哈馬都是那個最狼狽的背景帝。他本身後腰的防守習慣以及不快的回追速度都被對手加以利用,而隊友也沒人能幫他補一把。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無奈沮喪的哈馬

所以從拜仁的這兩個丟球,又要談到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平衡。前文說過,這場比賽的上半場,拜仁是攻守失衡的。而如果將攻手失衡展開說,是追求速度和穩住節奏之間的失衡,是追求無球和追求控制之間的失衡,是前壓幅度和回收幅度間的失衡。

這裡的平衡,絕對不是簡單的50%-50%。而是基於自身特點以及對手特點,找到一個合適的比例。舉個可能極端一些的例子。你一個超級強隊打一個超級弱隊。你在攻守兩端,在節奏的快慢之間,用60%-40%的比例,可能都屬於攻守失衡,因為你完全可以用70%-30%的比例。

弗裡克的拜仁追求高位逼搶,追求陣型的壓上,追求積極的前插。這都沒錯。而且前幾場比賽也都那麼踢,踢的也很順。但本場比賽回過頭來複盤的話,在比例和尺度的選擇上。在上半場的確有失衡之處勒沃庫森也是進攻推進速度非常快的球隊,很會利用對手身後的空當而陣型壓上,高位逼搶,身後會有空擋又是必然的。

所以又要說回到拜仁戰勝多特的那場比賽。在一開始多特的高位逼搶更嫻熟的情況下,拜仁並沒有再貿然壓上,而是回收,既限制了多特的前插空間,同時又利用更快的推進速度打了多特的身後,最終贏得了勝利。這就是在前插和回收之間,在進攻和防守之間更好的平衡

!這場比賽,贏球的一方用的方式相同,只不過使用者,從拜仁,變成了藥廠。

所以對於拜仁來說,如果不把陣型壓的那麼靠前,稍稍回收一些,不要讓身後的空間那麼大,或許就能限制勒沃庫森的反擊。如果不那麼講究無球,而是使用像蒂亞戈這樣有球能力更強的球員,在無球前插和有球控制的比例上做一個微調,讓球隊打的節奏稍微慢一些,擺下來打一些。那勒沃庫森缺少大中鋒,只能用小個隊員的速度優勢去打快,不擅長擺下來打陣地的缺點可能也會被暴露出來。

所以說,本場比賽尤其是在上半場階段,拜仁在攻守兩端,在前壓和回收,在無球和有球之間的平衡,其實做的並不好。但回過頭來說,畢竟贏球不變陣,所以弗裡克堅持之前的節奏,你也不能說他錯。而下半場比賽,其實勒沃庫森的平衡也出了問題。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整場比賽的數據統計。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整場比賽數據統計

上半場數據統計和整場比賽數據統計中,變化最大的地方就是在於射門。前文中曾列舉過,上半場雙方各自7次射門,拜仁2次射正勒沃庫森5次射正。而全場比賽拜仁射門23次射正11次,代表下半場拜仁射門多達16次,其中9次射正。而藥廠下半場只有4次射門2次射正而已。這主要是藥廠自己做了改變。我們來看幾張圖。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藥廠上半場防守狀態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藥廠下半場防守狀態

如圖所示,上半場,基於拜仁的實力,藥廠的高位逼搶雖然說力度不大,但一定在前場會給與拜仁一定的干擾。包括前文所提到的藥廠的第一個進球,也是在中線附近撲搶戴維斯成功。

但是下半場比賽,博斯選擇了更多的回收。讓拜仁通過中場變得更加輕鬆,可以直接圍繞藥廠的禁區去做文章了。這就是為何拜仁下半場的射門次數遠多於上半場,而藥廠的機會反而比上半場少的原因。

不是不能理解博斯,畢竟上半場藥廠雖然取得了領先,但拜仁幾次快速推進也都形成了得分良機,博斯可能會擔心下半場的拜仁找到射門靴。所以選擇了回收。但還是那個問題,尺度!上半場的藥廠,雖然拜仁的幾次身後反擊給藥廠製造了不小的威脅,如果不是射術不佳進球應該不止一個。但藥廠同樣也可以給拜仁製造威脅。所以藥廠的攻守失衡的並不算厲害,基於拜仁機會更好,藥廠最多算是略微偏攻了一些。考慮到拜仁的推進速度,考慮到藥廠比分的領先。下半場更回收一些不是不可以,但藥廠顯然回收的有些過多了。屬於守的比重過大,攻的比重過小。而以拜仁的實力,如果你只想擺大巴,完全不給拜仁任何的壓力。那場面一定會很吃緊。

而且弗裡克一看藥廠過度回收了,馬上也做出了針對性的調整。而且在平衡的掌握上做的非常的不錯!!這也給拜仁的進攻端帶來了更多幫助。

具體來說,因為藥廠回收之後,留給拜仁球員無球跑動的空間會變小。所以弗裡克立刻選擇換上有球能力出色的庫蒂尼奧,換下無球更出色的穆勒,通過庫蒂尼奧的組織能力來策動球隊的陣地進攻。這就是在追求無球速度和有球技術上,針對場面的不同做出了平衡性和側重點上的調整。而且尺度上拿捏很到位。為了避免換上庫蒂尼奧之後球隊節奏過慢,所以還用速度和突破出色的科曼換下了名義上是邊鋒,但是其實並不以突破和速度作為自己最大武器的佩裡西奇。這樣的話,就能保證球隊在需要快的時候,邊上還是有人能快的起來的。而在最後10分鐘,當藥廠龜縮的更深的時候,順勢換上蒂亞戈,進一步增加陣地進攻時候的控制力。可以說針對性相當不錯。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無球能力更強的佩裡西奇和穆勒被換下

所以,藥廠回收過度帶來的結果,就是讓拜仁能夠瘋狂的獲得射門機會和進攻機會,只不過,真的射術不佳+運氣不佳+門將開掛。下半場拜仁依然有2次擊中門框,好幾次好機會直接打偏。而射正的9次卻沒有進球,就代表赫拉德茨基在做著瘋狂的撲救。如果拜仁射術好一些的話。下半場那麼多機會是足夠幫助球隊逆轉的。

所以回過頭來說,下半場弗裡克的臨場指揮在平衡性的掌握上做的非常出色,下半場沒進球,和他下半場的指揮半毛錢關係沒有。


所以總結弗裡克的過去5場比賽的話。前4場比賽他在防線人員結構極其不合理,被迫只能排出不太符合足球比賽基本規律的人員組合的前提下, 用無可指摘的戰術體系彌補了防線人員結構不佳的問題。表現值得點贊。

但是人員結構的問題畢竟擺在這裡,能夠被出色的戰術掩蓋和規避,但不代表這問題本身不存在,而輸給藥廠的比賽剛好是一個轉折點,不願意主動破壞節奏因而選擇贏球不變陣的思路無可厚非。但既然最終還是輸了,這個節奏已經被打破了。而博阿滕又已經復出了。所以如何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對手的特點,找到合適的前插和回收,有球和無球,速度和控制之間合適的比例和平衡來重新安排人員結構和比賽思路,讓陣容本身更符合足球本身的規律,這是擺在弗裡克面前的考驗。

而且下一場比賽,拜仁的對手將是門興。而門興是比藥廠更注重進攻端推進的隊伍。本輪門興4-2大勝了弗賴堡。而門興的4個進球中,除了第一個是任意球之外,另外三個都是快攻進球。從奪回球權到最終進球的時間分別是11秒,10秒,4秒!! 絕對堪稱恐怖。門興的快攻進球總數,排名本賽季德甲第一!所以,這場對陣藥廠的比賽,真的值得拜仁去好好總結!

從“規律”和“平衡”出發,談拜仁輸給藥廠的比賽和弗裡克的執教

門興前鋒小圖拉姆的衝擊力不容小覷

不過就在這兩天,作為拜仁歷史上最偉大主帥之一的海因克斯已經表示:拜仁在科瓦奇下課後很短的時間內踢出了完全不同的、富有吸引力的並且以團隊為導向的足球。拜仁現在有很大的機會,能在更長的時間裡擁有一名能夠開創新紀元的教練,弗裡克註定是要成為拜仁的主教練,他也是這個位置的理想人選,特別是在19/20賽季的這個時候。那既然海公公都認可了弗裡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對他報以更多的期待呢?期待著他將本場比賽暴露出的問題,用他的頭腦和智慧去加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