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打造“20+1”羊產業運行模式,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增強產業造血功能,帶動農民群眾穩定脫貧。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劉溝村是會寧縣大溝鎮的一個貧困村,當地村民收入主要以養殖、種植和技能務工為主。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大溝鎮劉溝村村民 冉宏剛:我以前就在外面打工工資太低,我們劉溝村2018年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我2019年就在劉溝村給村裡養羊,在合作社打工,給我們兩口子一年付5萬5千元的工資,在合作社打工比外面打工的要輕鬆。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8年,會寧縣引進了與甘肅中天羊業的產業合作項目,根據投羊收羔養殖協議規定,按照“20+1”的運行模式,中天羊業公司向貧困戶每戶投放湖羊品種的基礎母羊20只、種公羊1只,農戶需向中天公司繳納保證金34000元,按照“2+1+0.4”的融資模式,由政府擔保貸款2萬元,扶貧專項配股資金1萬元,農戶自籌0.4萬元,以3年為期限,中天公司每年以保證金10%的比例向農戶進行固定分紅,農戶則需在兩年內向中天公司上繳一定標準的羔羊42只,其餘繁殖羊只由農戶自行出售或由中天公司進行保底回收。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大溝鎮劉溝村黨支部書記 李鵬:今年我們村貧困戶肉羊養殖自養的,每家至少出欄20-30只羔羊,平均一隻羔羊賣到500元以上,每戶肉羊養殖戶今年的養殖收入至少都要達到1-2萬元的標準,從而為我們村今年整村脫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緊抓羊養殖支柱產業,在與甘肅中天羊業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又讓一部分村民在家門口有了收入。

張志雄是會寧縣土高山鄉紅灣村村民,在當地的養羊專業合作社裡打工,每天的的活就是鍘草、餵羊、放羊。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土高山鄉紅灣村村民 張志雄:每天還給我們夫妻二人付100塊錢的工資,我們一天要掙200塊錢,比我種莊稼的收入還要好,活輕鬆,人也輕鬆。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這家合作社的負責人伏建強兩年前也還是一個一年收入不足兩萬元的貧困戶。正是因為有了“2+1+0.4”的羊產業發展貼補政策,才讓他引進了湖羊,不僅自己發展起來了,還帶動周邊貧困戶共同脫貧。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土高山鄉紅灣村村民 伏建強:通過政府培訓和中天公司各方面培訓,這些胡羊也確實挺好,現在慢慢的,通過這一年基本上走向了正規化。湖羊羊羔今年出欄了120幾隻,現在基本上都懷有羊羔,快生產小羊羔了,今年的行市也比較好,一隻羊羔能賣700塊錢左右。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通過 “脫貧抓產業、產業抓覆蓋、覆蓋抓達標、達標抓效益”的發展思路和“定時定量抓產業,強力推進全覆蓋”的發展舉措,確定了產業達標標準,制定出臺了貧困戶產業達標補助政策。牛、羊、蔬菜、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全縣貧困戶主要增收產業。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20+1”羊產業模式,讓這裡貧困戶發“羊”財

會寧縣農業農村局產業辦主任 尚學森:全縣貧困戶肉牛飼養量達到5.7萬頭,肉羊飼養量達到70.1萬隻,瓜菜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目前全縣依託牛、羊、蔬菜、中藥材等產業已脫貧13134戶,實現了戶均增收2萬元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