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宗祠修建始末

據林氏七修宗譜卷首一109面(贅語)記載,“要將林氏家族歷代先祖們的偉業豐功,高尚情操,勤善美德,播揚於世,傳給子孫,給後人以激勵和鞭策……”,據現年68歲的林鐵先生回憶說,其父親林承菼生前多次向他提起大別山林氏宗祠修建的來龍去脈。

林氏子常祖十世孫即此地林氏的始祖林生豪公於清代雍正年間,闔家從湖北羅田古羊山朴樹灣遷至南溪花園椅子圈。因家道中落,貧病交加。為了勤勞致富,林生豪公儉樸節約,含辛茹苦,力創家業。終因勞累過度,於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不幸去世,享年41歲。其子孫後輩們艱苦創業努力奮鬥到了嘉慶年間,歷經六十餘年慘淡經營,終致家道興隆,人丁興旺,家業鼎昌。林生豪祖之孫林啟貴公長子林之信公,國學生,生於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此時正是清代乾隆朝到嘉慶朝這一過渡階段,社會穩定政通人和。仰仗國家安泰,祖宗庇佑,林之信公於嘉慶元年以身躬行,親手創建林氏宗祠十德祠。林之信公雄才大略,目光遠大,高瞻遠矚,決心在此建設一座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靈魂建築,更方便宗親結社聚會,興學儒教,祭祀禮拜祖宗。他親自選址,精心測繪,事必躬親,鼎力傾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於在廣大宗親們傾力盡心的資助下開工建設,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他嚴把建築質量關,一顆釘子一個桁架,都要摸一摸看一看,下地基上房梁。直到祠堂竣工建成,林之信公以其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精心策劃,夙夜在公,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秉公立業,勵精圖志,歷經六年多的艱苦卓絕,矢志不渝的艱苦奮鬥,終於在這方圓十里八鄉的,為人民群眾奉獻出一座古樸典雅落落大方的林氏宗祠,這座雄偉的建築歷經滄桑,歷數百年風雨洗禮而巋然不動。堪稱鄂豫皖大別山金三角接壤地區首屈一指的公共場所建築。尤其是在1929年大革命時期,林氏宗族祠堂被徵用為紅28軍總醫院,為戰時搶救治療大批紅軍指戰員挽救紅軍戰士生命恢復身體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解放後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革命文物保護單位。林之信公秉公立信,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僅僅是林氏宗族的德功楷模,亦是當地人民群眾讚不絕口的慈善恩公。

1903年林氏宗族在林氏十德祠以“明恥所以教戰,強身即以興邦”之義,創辦了全縣第一座完全新式的全日制六年級小學明強學堂。鄂豫皖地區青少年踴躍報名入學近200人,一時間盛況空前。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大革命武裝鬥爭起義興起,林氏宗祠被紅軍徵用作紅28軍總醫院。紅軍戰略轉移撤退後,此地遭國民黨商城縣縣長、匪首顧敬之瘋狂報復,他叫囂誣衊攻擊林氏十德祠是共匪窩,下令民團縱火焚燬。直到1940年初,由林生豪祖長子林啟壽公七世孫林雲峰先生,其子林志祿、林志溥。他動員號召十德祠族眾再次修建。林雲峰先生儒雅隨和,厚道賢良,人品篤忠,深得族人信服。雖多年兼管祖賬,從不貪婪挪用。在林雲峰先生的苦心力主下,由林生豪祖支下林啟壽公、林啟才公、林啟明公、林啟富公、林啟貴公這五大房系(嫡親五兄弟)裔孫鼎力重修,於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恢復重建峻工至今,經過戰火洗禮的古老林氏宗祠又煥發了青春。

解放後一直是南溪糧站的經營場所。改革開放後林氏後裔以人民幣8000元取得所有權,恢復了林氏宗祠的本來面目。以明強小學舊址和紅28軍總醫院舊址成為安徽省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後,吸引著每天前來參觀瞻仰的大量人群絡繹不絕,成為世人景仰的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聖地。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林傑【我行我述】革命遺址紅28軍總醫院大別山金寨林氏祠修建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