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資源如何分配?先秦諸子、近現代各國學者都有怎樣的觀點?

讀一世界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許多哲人學者窮其一生研究該問題,相關著作汗牛充棟,但遺憾的是,至今也沒有誰能給出一個讓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因此,要想在很短的篇幅內講清這件事,那我們只能取幹棄枝,掛一漏萬了。本文主要介紹古今中外四種分配思想。

古代主要有儒法兩家學說。

一是儒家“各得其分”論。孔子曾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聽起來孔子好像是主張“平均主義”,其實不然。孔子的世界實際上是一個尊卑貴賤長幼嚴格分明的禮制社會,直白地說,也就是等級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大家各安其位,並根據各自所處的地位,分得稀缺資源,卑不得逾尊,賤不得越貴,幼不得凌長,大家各得其分。如此一來,大家都安分守己,也就相安無事了。

二是法家的“利出一孔”論。這一派的代表人物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和韓非子了。他們主張,一切生殺賞罰大權,統由君王掌握,“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切資源統由君王支配,利出一孔。用王安石的話來說就是:“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賦予皆自我,兼併乃奸回。”在這種情況下,臣民只有戰戰兢兢,唯君命之是從,一切仰賴皇上的聖明和恩澤,苟活於世。

中國古代的分配學說,千變萬化,大體不離上述兩說。近代以來,關於分配的學說,當然主要就是市場分配論和計劃分配論。

先說市場分配論。最先以相當縝密的理論形式論述通過市場來分配稀缺資源的學者當然是亞當斯密。他認為,利用人們的自利心理,鞋匠不必求助於麵包師的仁慈就可以獲取麵包,正如麵包師不必求助於鞋匠就可以得到鞋子一樣,大家通過自願的市場交易完全可以各取所需。而這中間的秘密,就在於有一個價格機制在自發地運作,這就是所謂的“看不見的手”。數百年來,西方經濟學家皓首窮經,汲汲於論證、讚美的就是這個神奇的“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看起來確實相當不錯,但實際上它若想達到理論家所描述的那種理想狀態,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而這些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基本上不可能滿足。例如,廠商上下游之間、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又如外部性難以解決(典型例子是汙染由社會承擔,利潤卻由廠商獨佔),再如壟斷問題。因此,市場經濟長久運行下來,就積不可避免地累了無數的問題,最終以對社會造成極大破壞的經濟危機的方式爆發。

再說計劃分配論。馬克思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以皇皇鉅著《資本論》論證了資本主義一味靠市場機制運作所帶來的弊端,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一言以蔽之,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義正如《共產黨宣言》所宣示的那樣就是“消滅私有制”,即由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掌握一切生產資料。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根據社會需要國家,運用科學手段,對稀缺資源進行分配,從而杜絕資本主義社會無政府主義式的盲目生產。當然了,現實生活中,由於存在種種複雜的情況,計劃經濟並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資本主義國家鑑於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吸收了計劃經濟的合理內核,不僅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力度,也積極地參與到“二次分配”活動中,以矯正市場經濟形成的“初次分配”所帶來的嚴重分配不公。

總之,瞭解了古代的儒家“各得其分”論、法家的“利出一孔”論和近代以來的“市場分配論”、“計劃分配”論,則幾千年來關於稀缺資源如何分配的爭論,也就粗知梗概了。


環球覽勝


稀缺資源分配不是先秦諸子討論的,稀缺資源在古代社會,從來都是首先敬神,然後就是交給地上的實際統治者,流及特權階層。這個實際統治者來決定是否分配,分配範圍,如何分配。玉器、青銅、寶物,這些東西,不是討論分配、擁有的東西。土地、人口、財貨,這些是可以討論擁有的,怎麼來分配擁有,就是王道、帝道、君主治國之術等等,都是由實際統治者來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