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很多90后都不愿意承认的一点:你读了个没有名字的大学

--除了没用的肉体自杀和精神逃避,第三种自杀态度是坚持奋斗

中国应试教育下,谈到考试,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高考,而谈到高考我们不容忽视的高中有两所,一 衡水中学,二 毛坦厂中学。前者是学霸的加工厂,后者是失败者的修理厂。这两所中学几乎缩影了整个中国的对于考试的各种理解和期待。

很多90后都不愿意承认的一点:你读了个没有名字的大学

衡水输出学霸,出手必是精品,对于这样的强校很多人是既羡慕又鄙夷,为什么这样说呢?羡慕在于衡水大批量的集中全国优秀生源,个个根正苗红。鄙夷的是学霸高产的情况下,使得北大清华在河北省的分数线年年攀升,同省中学的其他学生鱼越龙门的名校资格多次被挤兑,毕竟录取生源资格有限,择优录取,在学霸的世界高手如云,机会只会留给更优秀的人。如果抱怨有用的话,在低层生活的泥淖中,起起伏伏的人们早成功八百回了,过上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人生处处是考试,爱拼才会赢#

很多90后都不愿意承认的一点:你读了个没有名字的大学

哪么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优秀,为什么不更加努力呢,相反选择去过得浑浑噩噩?我认为原因有一,甘为凡人,越知道真实差距越理解所谓的无法超越,难道做一条咸鱼不好吗,瞎折腾不白费力气?可悲的是连试一下的努力我们都不打算开始。《新喜剧之王》的女主如梦,长相普通家境一般,却勇敢做着总有一天会成为大明星的痴梦,她的梦想被路人无情嘲笑十几年,她都能依旧坚信,直到梦想照进现实的那天。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普通人出生的我们为什么连做梦的权利都不要了呢?不要奢望世界对你公平,我希望自己对自己公平,任何时候都不要剥夺掉和世界对抗的勇气,和高考奋斗到底的决心。区域教育资源不均等是严峻的现实,人才济济是事实,但我们作为普通人,需要的不是多大的能力,而是坚定的信念,这信念足以让我们熬过所有考试,赢下想要的一切。

#大学如何定义,全看你努力程度#

很多90后都不愿意承认的一点:你读了个没有名字的大学

衡水学霸圈有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通往北大清华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学霸尚且如此,普通学子又如何能避免这种宿命呢?当初如果能读懂高考的游戏规则,你我和他们其实又能有多大的差距呢?这个世界天才是万分之一的存在,剩下能和天才抗衡的人是亿万分之一持续努力的人。

经历了四年本科教育的我,有一点很后悔,可能很多90后都不愿意承认的这一点,我读了个没有名字的大学。明明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过上前所未有的生活,可大多数人选择了安逸,而这些都是输在了内心的不坚定。进入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为了分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复习优势科目,我彻底放弃拖后腿科目——数学,因为我知道努力没有用,我和数学学霸就是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无法跨越的数亿光年。过早的给自己下定义,以至于最后高考数学成绩创历史最低以不及格惨淡收场,最终直接导致我上了这个不配拥有名字的大学。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原来普通二本和一本的差距绝不是名气上的呢?

大三准备报名参加全国记者从业资格考试时,发现连专科都有名字的栏目哪块我们学校被消失了。这种被忽略绝对不是第一次。考上这个不配拥有名字的二本院校时,我就读的专业在超级课程表上从始至至终都被其他专业所代替,其实我们有名字,而且很高大上,它叫广播电视学新媒体方向。可学校不以为然的同时还收着高昂的学费,我们俨然变成了人傻钱多的存在。二本院校真这么差吗?很多人会问,不是差不差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底气,值不值得被尊重的问题在家乡电视台实习哪会,是我第一次和社会正式对话,台长问我大学院校时,我很自信大声的告诉了他,可他却一再喊错我的大学名字,不是记不住,而是大家只愿意记住名校,学院和大学的差距就是这么现实又残酷,很多人可能又会说名校出来的人不也有干水泥工,卖猪肉。哪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精英高才低就看似平庸的身份的背后是他们领导了这些普通行业。知识创造财富,绝不是空口无凭,看热闹也不要浮于表象,名校这颗葡萄你吃过才有说它酸的发言权。

一个没有名字的大学和清华北大的差距,不是社会对你的偏见,是对知识层次的等级划分。所以趁还来得及,我们为什么不奋力一博,减少和你想要成为的自己的差距。

我们不和别人比,首先你别输掉你自己,输掉年轻爱做梦的勇气。你可以不上名校,但你不能丢掉和自己斗争的心,创造自己开发自己是你身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亦是最大幸福。

身为这个时代的人,每天受着信息大潮的冲击,三观未定义,备受曲折,读书无用论的传播是多少人的无知和阴谋。我们过早的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勤奋却不过三天,热血透不过屏幕,梦想止于游戏和回忆,像一群没有根的孩子,在别人的经历和精神里吵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