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市場只是一個會產生些許誤差的稱重器,誤差積累得太多了,會有人來修,但誤差總是會有的。他不是萬能的,如果你不上秤,他永遠也不知道你重多少斤,更無法預測你未來的體重波動。

文 / 滄海一土狗

瘋狂的2018年底

2018年底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2019年會是牛市的繼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當時,大家的想法很簡單,2018年是一個大牛市,臨近年底,攜著全年大牛市的餘威,收益率又快速下行了一波。趨勢真的很強。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也很多:1、11月社融數據大幅度不及預期;2、五十年國債招標超預期的火爆;3、PMI數據很差;4、美聯儲轉鴿;5、國內的降準預期高漲。

無論從經濟基本面來看,還是從國內外貨幣政策,以及投資者情緒來看,我們都有理由相信2019年會是牛市的延續。

還債的一季度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然而,2019年伊始,情況就開始發生變化,先是央行多日淨回籠資金,之後就是談判回暖,再後來,市場迎來了1月社融數據大幅度超預期。

此時,市場仍然不相信邏輯發生了變化,買盤源源不斷,所以,2月低於預期的社融數據又把利率給摁了下去。

之後大殺器終於來了,3月底公佈的PMI數據大幅度超預期,直接上到榮枯線以上,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悲觀信念不再牢固,於是,收益率大幅度上行。

從這個位置再回望2018年底,這波崩盤的隱患是在那個節點埋下的。那時,大家為了年底排名,順著牛市趨勢大幅度加倉,於是自我實現式的給了一個極其悲觀的經濟預期,而這個預期直到19年3月底才徹底證偽。

如果要給2018年底和2019年初下一個總結,那就是先上車後買票。

峰迴路轉的二季度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4月中旬,社融數據出爐,也大幅度超市場預期。PMI數據+金融數據的組合徹底地證偽了極其悲觀的經濟基本面預期。

市場一時間找不到北,十年國開收益率一度上行至3.87%。大家也終於從亢奮情緒中擺脫出來,開始陷入對債市的悲觀。

然而,市場沒悲觀個幾天,大洋彼岸傳來了消息,風險偏好急速回落,債市收益率又轉過頭一路向下。儘管中間有BS事件的擾動,但是,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和經濟數據的回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十年國開的估值終於又回到了3月底PMI數據出來之前的位置——大概是3.57%。

風雲突變的三季度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當風險偏好、基本面和貨幣政策所有的動能釋放完之後,債市進入了一個月的平靜期。整個7月份的行情真的很寡淡。

當時大家的一致預期是震盪上行或者震盪下行,總之是震盪。

我也是在那一個月才知道,大家嘴裡面的震盪是啥意思——就是那種每天上下1bp,一個月上下不超過5bp的行情。在這種行情裡大家都很開心,吃票息的吃票息,做交易的0.25bp玩得不亦樂乎。

然而,我們又犯了代表性偏見的錯誤,市場上真正的震盪花樣繁多。

7月底,風雲突變,大洋彼岸再次傳來消息,風險偏好繼續下行。伴隨著7月份較差的經濟數據,收益率一度殺到3.39%——年初買的債終於解套了。

然而,大家沒高興幾天,市場出了幾個傳言:一個是關於證金債的,另一個是關於基金免稅的。儘管中間降了個準,之後的風險偏好回暖、國開債換券等因素,慢慢地把十年國開估值推高到3.53%的位置。

整個季度來看,震盪下行4bp吧,但真是震得一手好蕩!

被通脹預期玩弄的四季度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國慶節回來之後,8月份殺掉的風險偏好慢慢回來了。市場又開始YY震盪,要麼震盪上行,要麼震盪下行。

事實上,也的確是震盪,但大家又犯代表性偏差的錯誤。

國慶之後,出了9月份的cpi數據,同比3%,市場毫無反應。大家都說,我們不擔心通脹。可是在後續的幾個周裡,豬肉價格環比快速上漲。一下子把市場打蒙了——我們還是關心通脹的。

於是,收益率快速攀升,到10月底,十年國開債的估值搞到了3.75%。大家又開始對債市悲觀,紛紛改報告,把2020年2月的通脹預期改得很高。

這時候,PMI數據解了市場的燃眉之急,10月底出的PMI數據很差,給市場剎了一下車。再後來,央行出來降息,11月5號降低MLF利率5bp,18號降低OMO利率5bp,通脹預期到長端收益率的傳導鏈條終於被切斷了。

收益率又開始稀里嘩啦地下行,最低殺到了3.55%,又回到了通脹預期大幅攀升之前。

10月和11月的行情的確是震盪的,也是震得一手好蕩,但跟三季度完全不一樣!大家玩了一把關於通脹預期的

博弈,波幅超過20bp,爽的爽死,慘的慘死。

繼續震盪的市場

在這個節點,如果我們再做一圈調研,想必大家的結論還是震盪。在這裡我們可以羅列一下近一個月來的事件衝擊:

10月通脹預期推動收益率大幅度上行。
10月31日,PMI數據較差,緩解利率上行勢頭。
11月5日,央行降低MLF利率5bp,利率開始回落。
11月7日,談判趨暖,利率反彈。
11月9日,通脹超預期,週末不交易。11月11日,上午,消化談判趨冷和cpi數據,收益率下行。
11月11日,下午,金融數據公佈,很差,收益率繼續下行。
11月14日,經濟數據小幅下滑,收益率先下後上。
11月18日,央行意外降低OMO利率5bp,收益率大幅下行。
11月20日,LPR利率降低5bp,收益率無變化。
11月28日,財政部下達1w億專項債額度,利率微幅反彈。
12月1日,PMI數據意外調升,利率大幅度上行。
12月3日,談判繼續趨冷,利率大幅度下行。


總結,影響利率的因素包括:1、經濟數據,先差後好,總體淨影響為負,推動收益率小幅下行;2、風險偏好,先升後降,總體降低,推動收益率小幅度下行;3、央行貨幣政策,MLF、OMO、LPR分別降低了5bp,徹底切斷了通脹預期向利率的傳導,是利率下行的主要因素。眼花繚亂的衝擊,讓我們無所適從,面對債市的靈魂之問——後面市場怎麼看,我們不得不用平緩而堅定地語調溫和地吐出那兩個字——震盪!如果覺得信息含量太低,有些對不起聽眾,我們可以再加一個動詞——震盪下行(或上行)。總而言之,那些瑣碎的無序的衝擊都包含在震盪當中。

坑人的看長做短

如果你做的是配置,這篇文章應該跟你沒什麼關係,按照全年現金流入的節奏均勻的配置下來就很好,因為這是震盪市。

但是,如果你做的是交易,這真的是很痛苦的一年。如果你輕信了債券市場全年震盪下行,重倉長債,一定會熬得很辛苦,也會被做反了的交易折磨得抓狂。

2019年前兩個季度看是震盪,三季度單獨看也是,四季度的前兩個月合起來看也是。既然每個小區間段看起來是震盪,把他們加總起來,全年看也是震盪。

年初看震盪的人的確是對的,但他們也並沒有預料到實際的路徑如此複雜,既有慢速的震盪,還有快速地震盪,更有相互嵌套的震盪。

所以,當一個人跟你講,未來的市場震盪上行或者震盪下行的時候,他對於震盪的準確定義應該是:

1、我不知道未來收益率會上還是會下;

2、如果上得多了,他自然會下來,但他什麼時候下來,我的確不知道;

3、一年上10bp或者下10bp只是少許的誤差;

更通俗的講法是,他沒有確切的觀點,不比你知道的更多。

聽著他的建議做,你最好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扛過時間和空間對你內心的蹂躪。

當你坐了一年的過山車,拖著疲憊的身軀,如飢似渴地聽著新一輪路演,猛然發現收益率只是震盪下行了1bp時,你剛要開口質問,他會興奮地對你說,看吧,正如我們年初所說,收益率全年震盪下行。

他們總是對的,但他們無法跟你一起走過那些溝溝坎坎。

展望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如果比較不同年份的gdp增速和不同年份的利率中樞,我們會發現二者的確保持了某種神秘的相關性。

2019年債市總結——震盪

2017年增速6.8%,降低到2018年的6.6%,降低了20bp,可是,2018年的利率中樞反而上了10bp左右。

2018年的增速是6.6%,2019年的6.1%+,增速的確大幅度下滑,如果跟2017年比,更是下行70bp左右。事實上,2019年的利率中樞和2017年的利率中樞也差70bp左右。

在這裡我並不是強調這種相關性或者數量關係。我只是想說,我們除了要關注經濟增速變動的方向之外,似乎還應該關注它的變動幅度。

如果明年的經濟增速是6%,那麼,經濟增速的變動幅度只有20bp上下。然後,我們就可以拍手稱快,立馬得出債券牛市繼續,收益率震盪下行的結論?

誠然,利率會圍繞中樞變動,但是,經濟數據的波動、風險偏好和貨幣政策對短期利率的影響會更加迅速和直接。我們永遠搞不清楚,這三者會以何種方式演繹,以及他們最終會給我們上一道什麼樣的大餐。

長期的確會有均值迴歸,但是,交易戶的考核區間只有一年。也就是說,它們的生命是以一年為週期,所以,

長期來看,它們都死了,等不來均值迴歸。


結束語

我相信市場是定價有效的,他會對每一個衝擊進行定價,這次定錯了,下次他會再改回來。

但是,我的確不相信他的有效性意味著他具有很強的預測能力。

市場只是一個會產生些許誤差的稱重器,誤差積累得太多了,會有人來修,但誤差總是會有的。他不是萬能的,如果你不上秤,他永遠也不知道你重多少斤,更無法預測你未來的體重波動。

最後,我想用一個隱喻結束這篇文章,稱重器的確可以測量出貓的重量,但是,你永遠無法通過秤砣知道貓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那麼,知道貓的重量重不重要呢?那還是很重要的。

此外,面對錯綜複雜的市場,的確還有一種更省勁的辦法:與其苦心孤詣地預判、定價和理解每一個

邊際衝擊,還不如學學用更堅定、更讓人信服的口氣說出震盪下行(或上行)吧。

ps:數據來自wind,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