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過去一個人能在一天收多少畝地?

柒火


我是真實收過小麥的,我們五畝地,從大場到晾乾要二十天。

具體如下

1,打場,牛拉石墩壓場,需要兩天時間。

2,鐮刀割小麥,一畝地兩個人一天,割好拉倒場裡,有的地方離場遠,一天還完不成。(農村的地都是分好幾快)。

3,小麥均勻分佈場裡,用牛拉石墩碾壓,讓秸稈和小麥粒分離,

4,把分離的秸稈剁成頓

5,揚廠,把小麥裡面的雜質分離出來,(我現在也不會揚廠,太難了,)

6,把小麥晾乾,好一點的交公糧,次一點的就這吃,


從小玩泥巴長大地


我是一個北方人,我小時候有過下地收小麥的經歷,分享我們那裡收小麥的情況。從早上5點起床,要幹到天黑,中午吃飯要讓家人送,特別辛苦,中午到下午天氣特別熱,一般一個成年人手腳快的話,天氣好,交通便利,地行好,沒有什麼影響的話1畝半,我家那邊黃土高原,交通十分不便一人忙活一天1人頂多1畝,而且特別辛苦了。特別感謝國家的發展,現在用收割機,一天就可以把所有小麥一天全部收回來。





平凡的世界128162794


我是一名南方農村八零後,小時候在農田裡長大的。過去在農村收水稻的在有打穀機的情況下,一個青中年人一天能收約一畝田,告訴你,這人還得是勤快手腳利索的。那時收水稻全手工,從割水稻,拖機,脫谷,扎禾,打包,運輸,一個人從田裡到家裡得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作業十小時左右才能完成。雙搶時期就是收種同期時,更苦更累,記得那時早上五點起床要到晚上七點才回家,中午回家吃飯休息二個多小時。回家後收曬的谷,做飯。大人晚上飯後還得出去放水,天天如此半月至二十天吧!有人會說慢慢幹啊,那是不行的,得趕期種水稻,晚一天水稻都不一樣,影響收成。所以說農民真的苦,谷還不值錢,那時交公糧賣糧還得彎腰陪笑臉送煙,不然就說你家的三等糧。現在農村種田的就沒年青人了,每家就種點吃的。田荒了好多。





百無忌論


我家延安的,從小到大一直在種的玉米,等每年十月一前後開始掰玉米,很費勁的,像我這樣的一年也就能掰半畝的玉米。我老媽很快也就能掰一畝地的。和機械化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我家現在有些山地沒法使用收割機,還靠自己掰。

很多時候看著地空著,很不好,也就中了,現在主要精力都種蘋果了。收益高多了。玉米都沒人種了。

糧食價格過低,真心不想種了。



了凡一


在六七十年代,那時候沒有什麼農業機械,靠畜力、靠人工收割。沒有什麼化學肥料可用靠天吃飯,播的麥子很稀,行與行之間很寬,大約一尺左右一行,自然每畝產量很低,一畝約收二百斤,一人每天割二畝左右。到了八九十年代,機械化水平提高了,化肥、農藥也多了,小麥密植了,產量也高了,每畝約產七八百斤了,一個整勞動力起早貪黑的割麥子,一天也只能割一畝吧!




客來天山


我說說東北過去人工割黃豆吧

正常一個人一天4-5畝地左右,一畝地100長100米寬。收地很累,彎腰45-60度之間,黃豆要是都爬地上了,那彎的更低!

下面我介紹一下基本操作

右手拿刀,左手反手虎口朝下抓一把黃豆秧,鐮刀頭放在黃豆秧根部位置(不要貼地),左手抓住黃豆秧往前輕推20-30度,右手鐮刀往回拉,一氣呵成!

注意事項

新手要穩抓慢摟刀,整快了鐮刀容易摟腿上!

腰間盤突出,有腰病者請勿嘗試!





林區小丁


農村有句俗話,眼是孬蛋,手是好漢。

在我們村不是自誇,我媽媽收小麥砍玉米,絕對是一把好手,如果小麥種的厚而且倒了,她一天只能割個半畝左右,從早晨五點到下午五六點。她一個人把12壟小麥,別人少幾壟,都追不上。

我爸爸就不一樣,他慢性子不閒下來,但是幹不快。

用鐮刀割小麥的時候,非常燥人。幹了一上午窩都沒有挪,

媽媽有時候讓我們幹活,我們不願意,我們就問她寧願種地嗎?她說一年不停的讓我割,我也願意,只有閒死了,沒有累死了。

最近幾年歲數大了,機械化了,再問她,她說以前幹活真不是人乾的。

幹什麼都是熬,幹吧!


陽陽Baby


一說這話題滿肚子的心酸呀,我是70後,東北的,主要種植玉米。

一到秋天那個忙呀。起早貪黑就為了地裡那點收成。一個人要是割玉米在掰棒子的話大概半畝多些,那要是能幹一畝或者在多點的還說不累的那在我們村就是公認的鐵人了。

跟現在比不了呀,各種的收割機解放多少勞動力阿。一會功夫幾畝地的玉米進家了,真好呀。


73年人到中年


過去收地沒有機器,全靠人工。這要具體說收多少地,就要看你收的是什麼作物了。

我家是東北的,主要就是玉米和水稻。

玉米一個人連割代扒也就一半畝地左右。要是隻是扒的話大概一畝地吧。

水稻最快也就是一畝半那樣,慢點一畝地。




冰城媳婦


在過去我家老爸一個人能收一畝多地,那個時候我們還小,媽媽身體不好,一家人的地都是老爸一個人幹,那個時候,人年輕體力活動量大,一天,天還沒有亮就起來,去地裡幹活去了,現在想起來,老爸真厲害👍🏻,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很多,老爸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