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又一“內鬼”被查!曾批“雙規”落馬官員無固定場所

撰文|餘輝

週一反腐。

12月9日上午10點半,廣東省紀委監委發佈重磅消息,廣東省國資委黨委原副書記、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原組長張小剛被查。

燈下黑的又一例!

記者出身

張小剛,男,1959年1月出生,今年60歲,漢族,廣東廣州人,在職研究生,1976年9月參加工作,199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又一“內鬼”被查!曾批“雙規”落馬官員無固定場所

公開資料顯示,他早年在媒體工作,擔任過廣東電視臺、中國新聞社記者、編導,後到了湛江市政府任職。

1996年1月,37歲的張小剛任湛江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半年後成為市政府副秘書長,之後擔任過霞山區區長、區委書記,2007年1月躋身市委常委,任湛江市紀委書記。

自此,進入紀委系統任職。

在湛江任紀委書記7年後,2014年4月,張小剛成為廣東省紀委委員,任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6年6月任駐省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後調整為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

今年3月,張小剛退休,半年後被查。

一開始都沒有“雙規”的地方

“我剛到國資委紀委的時候,相關負責同志找我簽字實施雙規。我問雙規在什麼地方,說還在找,地方都沒有怎麼能雙規人呢?”張小剛曾這樣對媒體表示。

政知君注意到,在張小剛擔任廣東省國資委紀委書記時,國企反腐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國企紀委書記,紀檢幹部要想保職保位,最好就不發聲不監督,很多國資紀委監察系統甚至都沒有固定的聯繫點和工作場所。

2014年,廣東省國資委紀委開展了一系列反腐改革,比如獨立考核省屬國企紀委書記,組建巡視督查組等。

《廣州日報》的一組數據顯示:

截至2014年12月底,省國資國企系統立案50件(78人),是上一年度同期立案數的10倍,是此前10年的立案總和(50件56人)。最嚴重的一個貪腐案件造成國資潛在風險6個多億。

“爬起來想再站穩都難”

這幾年來,作為經濟強省,廣東國企反腐一直受到外界關注。

政知君注意到,在張小剛卸任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之前,2018年4月24日,他曾出席“廣東省國資國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

那次會議透露,廣東省國資國企紀檢監察機構五年來共立案966宗,其中省屬國資國企紀檢監察系統立案615宗。

他提到:五年來,廣東省紀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組查處了廣州白雲機場股份公司原副總經理徐向東、廣晟有色金屬集團原總經理鄧建球、廣弘國貿公司原董事長餘小波、廣弘鋁業公司原董事長王新賓等一批國有企業重大腐敗案件。

那次會議召開時,中央巡視組正在廣東——2018年2月23日至5月23日,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對廣東省進行了巡視。

在2018年7月的反饋情況時,中央巡視組特別指出:

工程建設、國土資源、國企國資等重點領域腐敗問題較多,“小官大貪”、黑惡勢力背後“保護傘”等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比較突出。

回到2014年前。

《廣州日報》當時曾報道稱,廣東省國企反腐的很多案件,都是集體作案,甚至整個領導班子參與作案。作案手段肆無忌憚,光天化日下作案。由以前的檯面底下偷偷數錢變成現在擺上檯面公然分錢:“連點鈔機都免了,分好錢後(贓款)直接劃到銀行賬戶上。”

在那篇報道中還有這麼一句話:

廣東省國資委紀委負責人告誡國企領導人不要亂揩企業的油:“有油水的地方最滑,爬起來想再站穩都難!”

言猶在耳。

資料 | 廣州日報 南方日報 羊城晚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