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宋朝皇帝趙構為椒江撰寫“廣告語”


宋朝皇帝趙構為椒江撰寫“廣告語”

圖源於網絡

趙構是何許人也?他怎麼會給椒江寫“廣告語”?這句“廣告語”又是怎麼寫的呢?

說起趙構,他的名頭可是大得很。他是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人。他生於公元1107年,卒於公元1187年,享年81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此人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自成一體。不過,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幾經逃難最後於紹興二年(1132)定都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被後人稱為宋高宗。但是,他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罪名”,那就是與時任宰相秦檜聯手,陷害抗金名將岳飛,讓岳飛父子等英雄屈死於杭州風波亭。

趙構怎麼會到椒江?還給椒江寫下了“廣告語”呢?說來話長,不過可以簡單一點說是這樣的: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但迫於北方的戰爭形勢,不久他就主動放棄中原,改遷揚州。建炎三年(1129)舊曆二月,金兵奔襲揚州,趙構狼狽渡江,經鎮江府到杭州。九月,金兵又渡江南侵,趙構即帶領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紹興),隨後又逃到明州(今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今舟山),然後到昌國縣(今象山),繼而準備逃往溫州。就在昌國縣到溫州的途中,被一陣強勁的北風吹進了台州港(今椒江口),第二天(即建炎四年舊曆正月初三)登上了章安金鰲山(今屬椒江)。這就是史上記載的趙構建炎南渡“駐蹕金鰲山”的故事。

據史載,趙構是在正月十八日離開金鰲山移舟溫州的,這樣首尾算起來,駐蹕金鰲山共計17天。後來(也就是在停留溫州3個月後),趙構取道海路從溫州去明州,途經台州時,又在金鰲山停留了3天。因此,趙構在金鰲山活動的時間一共有20天。在這20天的時間裡,趙構先後為金鰲山寫過1首詩,還渡江到了南岸遊清修寺(位於今楓山頂上),寫下了2首詩和1副題聯。

趙構為清修寺寫的2首詩,內容分別是這樣的:第一首“古寺青山春更妍,長松修竹翠含煙。汲茶擬欲增茶具,暫就僧房借榻眠。”第二首“久坐方知春晝長,靜中心地自清涼。人人圓覺何曾覺,但見塵勞盡日忙。”趙構為清修寺題寫的楹聯是這樣的:“清修風景千年在,滄海煙嵐一笑開”。

就在趙構第一次到金鰲山時,他有感於當時被風吹進台州港然後登上金鰲山的情景,寫下了一首《阻潮金鰲》的詩。詩是這樣寫的:

碧天低處浪滔滔,萬里無雲見玉毫。

不是長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鰲。

意思是說,要不是受台州海潮之阻,他趙構不可能登臨章安金鰲山;他趙構這一次之所以“駐蹕”金鰲山,完全是因為台州海神相挽留的結果。詩寫得不錯,既點明瞭自己為什麼到金鰲山的原因,又寫出了海浪滔滔、月色分明的金鰲山之美。

我在想,是否可以把趙構這首詩的最後兩句稍加改動,變成“但願長亭多幾宿,海神留我看椒江”,不就成為對今日椒江最好的禮讚嗎?雖然,我們對趙構這位皇帝的評價可以爭論,但是,他畢竟寫過讚美椒江的詩篇,可以為我們所珍藏,還可以為我們今天的人所用。因此,我們為什麼不能把趙構當年寫的這兩句詩作為今日椒江宣傳的“廣告語”呢?

我相信,它完全可以為今後的椒江文化旅遊增添一抹亮色。


台州晚報2020年讀者訂閱已經開始

訂報熱線:13515761363

訂閱價:268元/年

台州晚報,台州市民的都市生活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