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萬里長江奔騰入海。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江海交會地段形成過許多沙洲。沙洲此長彼消,逐步擴大,最終並接大陸,形成了今天富庶的江海平原。地理與環境是制約江海文化演進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南通先民在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和艱苦抗爭中繁衍生息。滄海桑田,是南通地區地理發育和歷史變遷的真實寫照。

南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文化演進,依賴於這裡的地理形成,這一過程持續了數千年。在經歷了四次沙洲連陸大並接後,最終形成江海平原。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隨著地方政治、經濟的發展,五代以後通州、如皋有了穩定的城址,先後建築城池,並在以後的保境抗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南通先民建城,構築頗見匠心,它講究山川形勝,關照風水氣象,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建城智慧,在中國古代建城史上也有一定代表性。

明代萬曆年間,為了防止沿海倭寇的騷擾,通州城南增築新城,因而形成“葫蘆城”格局。至清乾隆年間,新城漸漸荒廢,重新恢復原先的方城形態。城池使城市形態更顯完整,也障護著居民的生活。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5000年前的南通是這樣的......

內容繁雜,若有疏漏,

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期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