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又有上市公司"公章"沒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李智

聚力文化再次上演“企業版宮鬥劇”,3萬餘名股東傻眼。

12月23日晚間,聚力文化發佈公告稱,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印章、證件材料已失控,對公司的正常運營造成嚴重影響。

又有上市公司

公告表示,聚力文化及其部分子公司印章、證照資料發生失控的情況。在公司總經理下達通知後,兩名負責保管相關印章、證照材料的工作人員拒絕移交相關材料,並連續脫崗不到公司上班。在多次聯繫、催促均無效之下,經公安備案後,聚力文化在12月13日對存放印章及資質文件的辦公室門鎖進行開鎖,發現保管上述印章、資料的保險櫃已不在辦公室。

公司方面已多次聯繫前任董事長,要求其指示保管公司印章、證照資料的人員按照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的規定將相關印章、證照交還給公司總經理,並配合公司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不過,截至公告發布之時,上述資料仍處於失控狀態。

對此,聚力文化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以各種合法合規的方式追討或補辦公司相關印章、證照等。聚力文化稱,上述印章、證照資料失控已對公司的正常運營造成嚴重影響,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並追究由此給公司造成的一切損失。

深交所下發函

12月23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第一時間對聚力文化下發函。其中要求聚力文化補充披露相關印章、證照資料出現失控的主體情況,以及對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產生的影響和擬採取的具體措施。此外,深交所還要求其說明這一事項對公司2019年年度財務報告編制的影響,並說明公司對相關主體是否具有控制權,是否仍將其納入公司2019年合併報表範圍。

又有上市公司

企業內鬥升級,股價反漲約3%

12月24日,聚力文化的股價低開2.73%,盤中一度跌至4.86%。截至收盤,聚力文化股價上漲2.08%,報2.94元,最新總市值為25.02億元。

又有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聚力文化自2016年跨界重組後股價便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相較於2016年12月22日的高點,目前的股價已經跌去逾8成。年初至今,聚力文化的股價下降37%,同期網絡遊戲指數上漲6.83%。

又有上市公司

公司內鬥似早有端倪

聚力文化的內鬥戲碼似乎早已“公開化”。

今年以來,聚力文化亂象頻生,三大股東上演“企業版宮鬥劇”,爭奪“獨立董事”、多位高管表示無法保證半年報內容真實性、監事會提請罷免前任董事長、三季報“難產”、債務危機爆發等事件的背後,都顯示出聚力文化內部暗流湧動。

7月24日,聚力文化發佈公告顯示,在董事會存在一個獨立董事名額空缺的情況下,公司第二大股東的提名人選與第三大股東的提名人選皆未獲包括公司第一大股東在內的提名委員會通過。未通過的理由為二股東是失信被執行人,而三股東的提名人選無法確定其是否為要求的會計專業人士。至此,前三大股東因為一個獨立董事的提名產生了分歧,同時也顯示出公司內部對於控制權的爭奪。

今年8月,在聚力文化發佈的半年報中,姜飛雄、陳智劍及三名監事表示無法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無法保證半年度報告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應對公司經營情況瞭如指掌的公司高管卻表示無法獲取子公司經營數據,對半年報“概不認賬”。而這只是聚力文化內鬥之爭的冰山一角。

又有上市公司

10月19日,聚力文化公告稱公司原計劃於10月24日披露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因公司子公司浙江帝龍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人員不配合上市公司編制定期報告,編制的現金流量表完全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勾稽關係混亂,公司無法在原定時間內完成三季報編制。公司財務總監已向相關財務人員發出通知,催收賬務處理資料和銀行對賬單、網銀U盾、營業執照等,對子公司資產和賬務處理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對。

10月23日,聚力文化監事會提請罷免前任董事長。據聚力文化監事會決議公告顯示,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提請罷免餘海峰先生董事長職務的議案》。隨後,餘海峰發佈公開聲明,控訴部分監事未盡責。

12月7日,聚力文化權力格局亦悄然生變。聚力文化稱已於12月6日通過現場和網絡投票相結合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建議改選全部董事會成員的議案》,並選舉出了公司董事和獨董。12月10日,聚力文化再次發佈公告稱,經過決議,聚力文化選舉陳智劍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然而此次會議有2名董事未出席,其餘四名董事一致選舉陳智劍作為董事長。就目前董事席位來看,未出席的董事張楚系由前董事長、股東餘海峰提名,林明軍則由股東紫田諮詢提名,均為美生元方勢力,另外四名董事則來源於帝龍新材一方。

12月23日聚力文化發佈公告稱,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印章、證件材料已失控,對公司的正常運營造成嚴重影響。

至此,聚力文化的高層之爭並未結束,但卻因此落下諸多笑柄。若追溯此番公司控制權之爭的根源,聚力文化的跨界重組為此番爭鬥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場跨界重組背後的“暗病”終於今年爆發。

跨界重組引發諸多問題

三季報業績引人擔憂

據瞭解,聚力文化的前身為帝龍新材,主要從事中高端建築裝飾貼面材料業務。2016年4月,帝龍新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34億元收購蘇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轉型為“裝飾+遊戲”的雙主業公司,並更名聚力文化。2017年12月,聚力文化召開董事會,選舉餘海峰為公司董事會董事長。

據悉,美生元的主營業務為移動單機遊戲,並非為遊戲行業的主流賽道,採用電信運營商短代支付的模式。另外,美生元的毛利率低於同行業整體水平,這為併購重組後的業務發展埋下隱患。

聚力文化在重組上市短暫嚐到甜頭後,業績便直轉急下,墜入深淵。2016年,聚力文化實現營業收入16.50億元,同比增長84.33%,歸屬淨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341.37%。2017年,營業收入和歸屬淨利潤分別增長85.61%和45.01%,雖然業績增長依然可觀,但業績壓力已經開始顯現。2018年聚力文化的營收急轉直下,業績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639.77%,歸母淨利潤大幅下降707.67%。

又有上市公司

2019年前三季度,聚力文化的業務並未出現好轉,危機繼續加深,營收與淨利再次實現“雙降”。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89億元,同比下降20.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729.22萬元,同比下降102.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4929.71萬元,同比下降115.31%;基本每股虧損0.01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5090.10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7960.43萬元。

又有上市公司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