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安全飲水篇:攻堅克難,讓“幸福之水”流入千家萬戶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農村飲水安全在脫貧攻堅戰中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多年來,我縣把解決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加快推進水利精準扶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著力點,重點聚焦農村水源分散不穩定、供水工程規模小、水量水質保障程度不高等難題,全面打響了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讓脫貧之水、幸福之水、小康之水流進了千家萬戶。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寒冬的一個午後,連兒灣鄉三原村村民馮雪蘭拾掇出洗衣機,準備洗一家人的衣物。擰開水龍頭,不一會兒就盛滿了一盆清亮亮的自來水,眼下的日子,對馮雪蘭來說就像做夢一樣:“孩子們讀書條件很好,老伴修養身體也很方便,水通進了院子,這是我們莊稼人過去想也不敢想的事。”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連兒灣鄉地處臨洮縣東部山區,乾旱少雨,自然環境嚴酷,經濟基礎薄弱,馮雪蘭說:“原先的老家裡有兩眼水窖,一家人和牲畜用水全靠蓄集的雨水,乾旱時節還得拉水澆苗抗旱,兩眼水窖勉強夠用。”在馮雪蘭的老家,溝連著溝,山連著山,貧瘠的土地因乾旱缺水拴住了鄉親們致富的腳步。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百姓期盼就是施政所向,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思想。以此為起點,臨洮縣把目光聚焦到農民最基礎的需求——安全飲水問題上,2015年12月3日,臨洮縣東部農村引洮供水工程在馮雪蘭的家鄉開工建設,此項工程是為了解決包括馮雪蘭在內的8.7萬東部農村群眾飲水困難而實施的,項目開工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先實現了主體工程建成通水,讓馮雪蘭這樣的“旱包子”們第一次享受到了“水靈靈”的生活。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在洮陽鎮雙聯村,農村自來水入戶工程的實施給這裡帶來了新變化,雙聯村距離縣城2公里,是一個漢族、回族、東鄉族聚居村落,儘管住在洮河邊,但是群眾飲水一直靠井水和小型飲水工程。

“我們以前吃的井水是鹹水,鄉親們一直盼著能喝上乾淨的自來水”。在村民張玉琴心裡,以前吃井水的那段日子滿是辛酸和無奈。

轉機發生在2017年4月,臨洮縣南部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所配合洮陽鎮人民政府實施了雙聯村自來水入戶工程建設,實現了4個組184戶自來水入戶,並完成蘇家陽窪社96戶小型飲水工程的併網工作。張玉琴邊從水龍頭取水邊說:“現在大家都吃上了自來水,有的鄉親還靠村上打造的旅遊項目做起了農家樂,現在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黨的十八大以來,臨洮縣將解決貧困地區農村群眾吃水問題作為主攻方向, “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水為先。通過投入資金、科學規劃、逐戶推進,臨洮縣相繼建成了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東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引洮一期東峪溝農村供水工程、東部農村引洮供水工程等5處跨鄉鎮集中農村供水工程,實現了全縣18個鄉鎮323個行政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144個,43個深度貧困村)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一項項精準施策、一步步全力推進,貧困地區農村群眾吃水實現了從無水到有水、從渾水到清水、從挑水到自來水的轉變。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全縣農村自來水用戶有10.58萬戶,集中供水人口比例達到97%,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2%,安全飲水率達到100%。克難攻堅,艱苦鏖戰,換來的是一處處飲水工程的建成,一戶戶自來水汩汩流淌,還有洋溢在老百姓臉上質樸的笑容。

安全饮水篇:攻坚克难,让“幸福之水”流入千家万户

記者|吳 瑾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