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文|末小北

01

有個婆婆經常當人的面說自己兒媳的壞話,她說:“你們可不知道我那兒媳,壞得很。從進門開始,就奪了我的家權,事事都搶先,脾氣不對付就打砸東西。沒事的時候還嫌我橫,說我倚老賣老。”

她邊說,邊裝得一臉無辜,看起來甚是委屈。

“自從我那兒媳進門以來,我兒子就再沒給過我錢,平時吃飯也都不跟我在一張桌子上吃,嫌我話多,唾沫星子亂飛。我啊,攤上個這樣的兒媳,真是上輩子造了孽。”

每次在街上遇到人,這些話她都會重複一遍,有的時候有了“新料”她也會加進去。

比方說,她在拉著我媽聊天的時候,就又添加了“新料”。

她說:“現在啊,我兒媳又打算讓我搬出去住。我就這麼一個兒子,這讓我去哪兒住呢?她還非逼著我兒子,在她跟我之間做選擇。真沒見過這樣的女人,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父母,才會養出這樣的女兒。”

說實話,對於那些不瞭解她的人,聽了她這一番說辭之後,再加上她那一臉的委屈樣,應該都會同情她,甚至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一句“就是啊”。

但是,瞭解她的人,沒有一個會同情她。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其實,上面說的這個婆婆,是我伯母的親姐姐。

我伯母是那種張揚跋扈的人,她姐姐跟她性格類似。不過,我伯母遇到了我奶奶,她不敢造次,再有就是,我奶奶不是我大伯這一個兒子,我奶奶也從來沒想過讓我伯父養老。

而伯母的姐姐,雖然也嫁到了我們村上,但是她因為自己性格的問題,先前懷的幾個孩子,全都沒保住。最後在30多歲時,生下了最後這個兒子。

伯母的姐姐從嫁進門後,就直接給公婆立了自己的威嚴,還說她姐姐也在這個村上,誰敢欺負她,她就叫上我伯母,一塊跟人吵。

她婆家人本來就性格軟弱,她進門口,立了這麼一個威嚴,自然是很管用的。從她進門開始,家裡的所有事情都歸她管。

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婚嫁喪娶,只要她不點頭,誰擅自拿主意,她都會鬧到上房揭瓦的程度。

以前,我伯母還跑去城裡賴在她兒媳的房子裡之前,她那個姐姐就經常來找她聊家常。兩個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大都是在聊各自的婆婆。

我伯母是沒什麼可說的,雖然她也性格剛烈,但是我奶奶根本不吃她那套,我奶奶曾經就跟她說過:“你們自己的日子,自己過,我不參與。我呢,你也少管我。大不了,我老了不指望你們。”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02

我奶奶的底氣,來自於我媽和我三嬸。她們兩個都是遠嫁來的,小時候雖然家裡窮,但是她們都上過學,也明白很多道理。更知道,善待老人就是給自己的兒女,樹立榜樣的道理。

所以,我伯母跟我奶奶之間,也不算有多少婆媳矛盾,因為從一開始,我奶奶就跟她劃清了界限。我不難為你這個兒媳,你也別來找我的事,哪怕你不善待我都沒關係。

可是伯母的姐姐不同,她婆婆雖然也是三個子女,但是其中兩個是女兒,並且也都遠嫁去了東北。

她就指著唯一的兒子生活,可是她兒子性格怯弱,自從伯母的姐姐進門以後,家裡所有說了算的,就只有她了。

剛開始,她婆婆還能做得動農活時,她們婆媳之間相處得還算融洽。

其實,所謂的“融洽”也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因為她自己有手有腳能自食其力,可是當她年邁了之後,伯母的姐姐就開始不善待她了。

如果從她進家門之後,婆婆各種難為她,那她不善待婆婆那是心裡有委屈,也算情有可原。可是,從她進門開始,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說了算,並且誰也不敢給她委屈受。

這她依然不知足,不是嫌丈夫沒能耐,就是嫌兒子不爭氣,或是嫌她婆婆礙手礙腳。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尤其她婆婆生病不能動了之後,那時候兩個女兒特地從外地回家來,每個人守在身邊伺候了半年。可是當女兒們走了之後,她便像是脫了韁繩的野馬一般,用各種“手段”不善待她婆婆。

最讓人氣憤的是,她後來因為兒子年齡大了要娶妻的事情,直接把婆婆送到了空宅子上的“羊圈”裡生活,每天晚上只給一頓前一天的剩菜剩飯。

她兒媳剛進門那天,她就跟她兒媳顯擺,說:“你看我,為了迎你進門,我連那個礙手礙腳的早老太太都送去羊圈住了,我可是把你當寶貝一樣寵著,所以你得好好孝敬我,好好伺候我們家裡的人。”

殊不知,她兒媳跟她性格類似,她性格張揚強勢,她兒媳也不是個善茬。

剛開始,這對婆媳並沒有太大沖突,因為各自都有各自的位置,都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可是,隨著她兒媳熟悉了她在村子裡的名聲後,她兒媳覺得自己像是上了當一樣。

因為,每次出門,她都會別人從背後議論她,說她婆婆不是個好兒媳,把自己的婆婆扔當羊圈去住,每天只給一頓剩飯吃。

聽得次數多了,她心裡就不舒服了。雖然不是說她,但是每次都是指著她,說她婆婆不好,她自然就受不了了。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03

後來她生了一個女兒後,本來“安分”的婆婆突然不安分了,沒事就跑來跟她抬槓。什麼話尖酸刻薄,她就說什麼。

甚至後來,她就直接捲鋪蓋跑到了兒媳家去住,怎麼趕都是那句話:“你要趕我走,我就在你們家門口喝藥,讓你們背個不孝順的名聲。”

嫌她兒媳奪“家權”,就是她卷著鋪蓋住到兒子家之後開始的。

本來,她是跑去兒媳家住,在兒媳家裡,兒子疼兒媳,自然願意讓她多管事情。可是她這個婆婆去了之後,愣是想要參與,要管家裡的大小事務。

她還跟兒媳說:“當初,我進了婆家門,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管。你看看,這幾十年來,我婆家能過這麼好,都是我的功勞。所以,這個家裡,還是我來當家!”

她兒媳又不跟她兒子一樣軟弱,聽她這麼說,兒媳直接懟了一句:“我可不會慣著你。”

就這樣,因為兒媳“忤逆”了她的意思,她就開始撒潑耍賴,每天都想各種辦法找事情。今天摔個盤子,明天摔個碗。

她嘴裡所謂的“兒媳一生氣就打砸東西”,其實全都是她自己的傑作。

對於兒子兒媳不給她錢花,這更是她平白無故地造謠。兒媳雖然跟她性格差不多,但是她是個要面子的人,不想讓人說她不孝,於是每個月都會給婆婆800塊錢的生活費。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其實,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她跟她丈夫兩個人每個月加起來,也就3千多塊錢的工資。給婆婆八百生活費,雖然算不上多,但是在農村生活,也是綽綽有餘了。

可是,她卻是個不知足的主。

以前,兒子沒結婚前賺的所有錢都給她管著,結了婚以後錢就交到了兒媳的手裡,她心裡不舒服,所以就造謠詆譭兒媳。

自從我伯母跑去城裡賴著她兒媳之後,伯母的姐姐就很少找人聊天了。不是她收斂了,而是根本沒有人搭理她。

那次我媽去商店買東西,回來的路上在衚衕口碰到了她,於是她就跑上前跟我媽聊了她那句“新料”。

她兒媳之所以要把她趕出去,是兩個原因。

其一,她扔下自己的老伴不顧,就擠著要跟兒子兒媳一起生活,並且在兒媳家裡,每天還橫著走,各種跟兒媳主動“過招”,兒媳嫌她煩,所以想趕她走。

其二,她對自己的婆婆不好,讓兒媳的名譽也不怎麼好,所以她想用同樣的方式,讓婆婆收斂,或是讓她明白什麼是“因果報應”。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04

其實對於這個嫂子,我也算了解一些。當初我結婚的時候,她一直忙前跑後的,很是上心。

她性格確實跟她婆婆類似,但是她知道進退,知道收斂,也知道給丈夫面子。可是,她婆婆卻十足是個尖酸刻薄的人,誰都不管不顧,只顧著自己。

她也是在聽說了婆婆不善待老人之後,特意去看了老人生活的環境,一床破被子,兩三個破碗,四面都漏風的塑料布圍起來的“牆”。

她剛進門時,並不知道丈夫還有個奶奶,因為婆家人誰都沒跟她提過。

聽外人說了,她就回去質問丈夫,丈夫如實回答後,也是一臉的無奈,說自己管不了,也不敢管,因為母親太能鬧。

知道了這件事後,她心裡很不舒服。就算她是個孫媳婦,可是也算是有了家庭關係。尤其看了奶奶生活的環境後,她更是心疼。

本來她是打算把奶奶接回去住的,可是丈夫和奶奶本人都勸她別衝動,因為他們瞭解她婆婆是個怎樣的人,所以只能受著。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其實,當時如果她把奶奶接回去,後面肯定會出現她跟婆婆“大戰”的事情。她瞭解自己和婆婆的性格,所以思前想後,她就打算讓婆婆親自經受經受不被善待的後果,希望她能親自把自己的婆婆接回家。

“我婆婆不善待老人,讓她婆婆吃剩菜剩飯,沒事還在我家裡耍橫,我可不慣著她這壞毛病。我一定得讓她吃吃苦,一定的讓她明白什麼是因果循環。”

前不久,我回家後,跟嫂子聊天時,她就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其實,她也算不上“不善待”婆婆,她婆婆本就有自己的宅子,跟老伴一起生活。可是她那種性格,就是屬於沒事找事的人,非要擠著跟兒子住。

所以,只能從不讓她“稱心如意”上,讓她明白不善待老人的行為,也會報應在她自己的身上。

這個嫂子的行為,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不理解,可是我覺得對於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女人來說,她也算是很聰明的了。

雖然她的辦法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卻是最能讓她婆婆感受到“不被善待”的辦法。

她明白婆婆的性格,如果性子上來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實現不了,便就會一直不甘心。她能抓住婆婆的這種心理來“敲打”她,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我婆婆不善待她婆婆,讓她住羊圈吃剩飯,我可不慣她的壞毛病”

05

誠然,在這件事中,四對婆媳關係都是不同的。

我媽和三嬸跟我奶奶是一種,她們能做到互相善待對方,她們都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更清楚她們能生活在一起的不容易。

我伯母跟我奶奶是一種,她們兩個互相不干涉,雖然有“婆媳”這個稱呼綁著,但是她們依然把彼此當陌生人,井水不犯河水。

伯母的姐姐跟她婆婆是一種,尖酸刻薄的兒媳欺負性格軟弱的婆婆,不僅“作妖”不斷,甚至還“虐待”老人。

嫂子跟她婆婆又是一種,兒媳和婆婆都強勢,你在家裡耍橫,我也不是一個善茬。你敢對我不好,我就敢用同樣的方式還到你身上。

其實,還有一種婆媳關係,那就是婆婆強勢,兒媳軟弱的。這一種關係中,就是兒媳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婆婆的認可,最後會被婆婆氣得結束婚姻。

婆媳無論怎麼相處,我依然覺得同樣都是女人,沒必要把自己最低劣的一面,展示出來。就算對方尖酸刻薄,只要自己不去招惹,大不了躲著就好。

婆媳之間的不善待,不僅是相互的,也是能影響到兒女的。

尤其我伯母的姐姐跟她兒媳之間,如果我這個嫂子跟她婆婆一樣蠻不講理,我想她就會成為跟她婆婆一樣的女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幸運的是,她雖然性格也很強勢,但是她知道把控自己情緒的度,知道經營婚姻和過日子。

請記住,性格強勢從來都不是你壓迫他人的理由,尤其是自己的家人。只有那些經常把自己低劣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看,還引以為傲的人,才會做這種丟臉的事情。

所以,請不要輕易地把自己低劣的一面,擺在別人的面前。

-END-

今日話題:

如果你遇到強勢的婆婆,你是示弱還是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