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5G來了,AR眼鏡還會遠嗎?

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了增長停滯階段,移動領域接下來將何去何從呢?各家也在尋找下一個主流計算平臺。5G到來,設備的連接性會有進一步的加強,這正是AR產品重新散發活力的好機會。AR眼鏡自誕生起,就是為了人類能更直觀地理解看到的世界。

5G來了,AR眼鏡還會遠嗎?

我們走在城市的街頭,下一個街口有哪些建築,目的地該如何準確到達,路口是否有什麼車輛安全危險,通過AR眼鏡都能直觀地展示在我們的眼前。在智能手機時代,蘋果可以說成了最大的贏家,但無數人等待著翻盤的機會。AR眼鏡有望成為下一個主流計算平臺嗎?沒人盲目自信,但也沒人敢放鬆警惕。

巨頭強勢佈局,但現實應用不如樂觀

最近,科技巨頭關於AR眼鏡的動作頻頻也讓AR圈有些熱鬧。去年10月,蘋果負責AR/VR項目的蘋果副總裁邁克·羅克韋爾向員工分享了蘋果AR產品路線圖,預計2022年,蘋果將推出第一款頭戴式設備,而至2023年,蘋果將推出體積更小、可長時間配戴的AR智能眼鏡。除蘋果以外,Facebook和雷朋母公司也在合作開發可獨立於手機的AR眼鏡,計劃在2023-2025年推出;Snap也正在開發代號為Hermosa的第四代AR眼鏡。

國內的IT巨頭也不甘示弱,vivo和華為也都有相關佈局。在12月舉辦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表示將涉足CPE、AR眼鏡品類,並展示了旗下首款AR眼鏡,將於明年第一季度發佈商用版本。從這方面來看,AR眼鏡產業似乎正朝著好的方向走去。然而在這熱火朝天的另一邊,一些企業也透露出了行業的艱難。已經成立10年的Daqri宣佈倒閉,ODG、Meta等老牌AR創業企業也相繼倒閉或破產…

在硬件上,微軟的HoloLens作為AR眼鏡中的明星產品,卻因為定位為開發工具包而價高偏重,在應用市場上難以適應大多數場景環境與輕鬆配戴要求。MagicLeap七年研發後的首款產品也跳了票,體驗稱不上顛覆,過於“朋克”的外觀顯然不適合日常使用。而且除了美觀問題,高成本高價格也將C端用戶拒之門外。

因此目前AR的實際應用十分有限,多應用於B端,工業製造、教育培訓、智能安防成為主流方向。作為一款移動設備,AR眼鏡仍然需要通過PC、手機的協同來獲取網絡連接、數據存儲以及AR應用所需的處理能力。且相較於手機而言,體驗感、交互性並沒有明顯提升,類似打字、遊戲等簡單交互,手機觸屏體驗仍要優於AR眼鏡。AR眼鏡成為大眾消費品還需要一些時日。

AR眼鏡真正步入正軌,還需要哪些努力?

從一些落地應用來看,AR眼鏡帶來的便利和高效是得到認可的。但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普及也存在著諸多原因,導致現在的局面。AR眼鏡真正步入正規,還需要一些努力。

1)突破大規模應用的技術難點

AR眼鏡技術整體仍處在早期階段。例如在4G時代,因為傳輸數率還不足以很好地解決信號延遲問題,人們在佩戴AR眼鏡之後偶爾會出現噁心和眩暈等症狀。5G落地後,視頻傳輸的高帶寬、高速率的特性能夠帶來流暢不卡頓的內容體驗。但隨之而來,伴隨的5G傳輸的功耗優化問題是難點。另外,AR眼鏡的外觀、初始空間定位、追蹤精度和魯棒性、顯示設備重量和佩戴舒適度、電池以及應用開發方面都存在種種問題,距離大規模應用仍有較長的道路要走。

2)急需現象級產品進行市場教育

IPhone的出現讓普羅大眾關注到了智能手機這個產品,蘋果創新性推出無線智能藍牙耳機,之後谷歌、亞馬遜、華為等廠商的接連入場也為這一市場加油助力…一個產品市場的火熱必然需要一款現象級的產品進行市場教育,來獲得消費者的關注從而打開消費市場。

3)完善產業鏈

依據產業鏈來看,目前AR的上游為芯片、傳感器、光學軟件、顯示屏等元器件,中游為頭顯、眼鏡、手機、車載終端等各類硬件設備,下游則為視頻、遊戲、工業應用等內容及平臺。因此,在產業鏈相互關聯的企業都需要得到發展,才能幫助AR眼鏡生態的建立。

AR眼鏡未來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15-2018年,中國AR智能眼鏡行業市場規模(按銷售額)由0.8億元人民幣增長至55.6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331.1%。未來五年,中國AR智能眼鏡行業規模將以53.4%的年複合率持續增長,並於2023年達到472.7億元人民幣規模。技術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市場教育也無法一蹴而就。近期,我們可以看到很多AR眼鏡的市場教育和應用。例如萬聖節時,深圳歡樂谷舉辦了AR潮玩節;大興國際機場應用AR眼鏡進行旅客識別和引導等等。AR技術的長足發展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隨著5G商用和人工智能的落地,萬物互聯近在眼前。視頻作為核心信息和功能載體的移動互聯網新入口——視聯網,也孕育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生態。視聯網加速發展下,將有利於AR眼鏡產業的成熟和升級。伴隨智能硬件的不斷升級、應用生態的蓬勃發展、大眾認知度的不斷提升,相信AR智能眼鏡行業會迎來快速爆發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