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上海市工商聯:系統梳理髮展政策,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一枝一葉總關情,營商環境顯初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上海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舉措。如何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讓更多民營企業有實在獲得感?市工商聯在本次政協會議上提議,對本市十八大以來涉及民營經濟的產業、專業性政策,進行系統梳理,清理過時的政策,整合分散的政策,補充有用的政策,讓相關政策發揮最大效果。

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是上海在多項歷史任務進入衝刺,三大新任務全面鋪開的關鍵一年,實現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怎樣查漏補缺,健全政策體系?市工商聯認為應儘快出臺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首先,上海應參考遼寧、河北、黑龍江、陝西等省份經驗,起草形成《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立法層面優化營商環境。其次,應制定《培育龍頭骨幹企業的政策意見》,對進入世界500 強、中國500 強的民營企業給予獎勵,加快培育百億、千億級民營龍頭企業。並採取企業白名單制,產業、科技、規劃、環保等部門形成合力,對優質民營企業支持加碼。其三,應加快完善新興產業行業標準的制定,加速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機構,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持。

怎樣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策高地?市工商聯認為,首先要進一步落實國家各項減稅政策。研究完善本市更好落實國家各項減稅政策的相關制度設計,規範操作流程,確保取得實效。建議借鑑“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在長三角示範區、自貿試驗區等地域探索對高端人才、緊缺人才實施個人所得稅補貼及返還。其次要,進一步加大清費力度。研究企業部分社保繳費基數的調整機制。並通過競爭性領域的國資國企混改等途徑,將所得收益補貼社保資金缺口。其三,要保障募投項目用地,提高經濟密度。從而完善“先租後讓”試點,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加快舊工業區改造,放開工業用地容積率上限。

怎樣促進公平,優化政策設計?市工商聯認為,首先要積極向國家層面反映,對刑法相關條款進行修正。針對刑法中關於民營企業的差別化待遇,建議通過適當途徑向立法部門反映,以平等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其次,要探索出臺市場競爭專屬政策,有效釋放競爭空間。規範透明政府採購和招投標流程,在政府採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等公開招標中,不得以企業所有制性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護公眾安全等為由,對民營企業設置特殊條款。最後,要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及時清理和廢止阻礙民營企業參與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都要進行公平競爭審查評估。

如何加強解讀,推動政策落實?市工商聯認為,首先要編制《上海市民營經濟政策服務手冊》。進一步梳理散落在政府各部門的相關政策要點,形成民營經濟政策服務手冊,並將手冊的電子版發至“上海市企業服務雲”平臺。其次,要優化政策信息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上海市企業服務雲”平臺,對現有政策進行及時整合、分類推送、集成推送。最後,以常態化做好政策宣貫。充分發揮工商聯及商會、協會組織在政策宣講、政策諮詢、信息溝通、情況反饋等方面的溝通橋樑作用,打通政策“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