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的如意文化有何淵源?

凱風自南247182370


談到“如意”二字,不得不提及南宋吳曾引用的《音義指歸》中的解釋:“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做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背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如意起初可能是撓癢的工具。但是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無論是就如意的功能還是其背後的文化涵義,都有值得細究之處。


一般認為如意作為解決身體不適的撓癢工具,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而到了三國時期,如意開始通行於上層社會。如意被製造成華麗貴重的形態。上層人物手執如意,可作為顯示身份之用。此外,如意的具體用途也日益豐富,包括:指示、指揮、禦敵(鐵質如意)、講經時作為教具、吟詩作賦時打節拍、高興時起身揮舞等等。



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清談名士在論經講義時或者僧人講經說法時,通常手執如意,原本多是執麈尾以“豎義”(提出問題並闡述己見),如意可代替麈尾,二者被賦予了基本相同的文化功能。如意上可以寫小字提綱,以供演講者參考。考古資料也顯示瞭如意在當時的流行——南朝出土的磚刻壁畫《竹林七賢和榮啟期》,其中就有舞動如意的名士王戎。當然,魏晉士人們如果久坐不適,如意也可派上用場。



除了撓癢功能之外,如意二字也和佛教有關係。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後,佛經翻譯家借用“如意”這個詞語來翻譯梵文,如意對應的梵文是“阿娜律”。而且古人解釋道:如意的形狀與篆文“心”字相似,所以文殊菩薩會拿著它。我們在古代的石窟壁畫中,看到與維摩辯論的文殊菩薩通常手持如意,如意也是佛教的法具。而道教文化中也有如意,如意是宮觀和齋醮科儀壇場常用的法器之一。



唐代之後,如意講經說法、談玄論道的文化功能以及撓癢的實用功能都逐漸淡去。如意成了人們喜愛的傢俱擺設品之一,製作愈發考究。有研究者認為,大約在五代時期,雲頭如意開始出現,雲頭如意相較爪型如意更為美觀和精緻。到了明清時期,如意繼續發揮陳列、裝飾的功能,皇宮中極為盛行擺設和攜帶如意。


清代如意的製作材料也已經上升至金、玉、瑪瑙、翡翠、水晶等級別,無疑可以作為貴重的禮品。每逢皇帝登基、婚禮、壽辰、節日等,王公大臣們會製作整套如意進獻給皇上。乾隆皇帝60歲生日時,大臣們為他專制了60柄金絲編制的如意。

參考文獻:

1、白化文:《試釋如意》,《中國文化》1996年第1期。

2、馬斐:《論“如意”藝術的起源、特點及其作用》,《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3、範子燁:《六朝文化中的“如意”與清談》,《文史知識》2016年第5期。


歷史研習社


藝術化的“癢癢撓",靈芝造型較多,後來發展演變成衣服掛鉤,蚊帳掛鉤,書籍閱讀支架(類似手機支架),雲紋,靈芝紋,花枝紋,水花紋。如意,就是“老頭兒樂",在影視作品中,一些高大建築結構的窗簾,門簾,用手直接夠不著,用窗簾衣服勾延長一下,夠不著不如意,夠著了就“如意"了,古代的晾衣杆,曬被子,拉簾,不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