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的如意文化有何渊源?

凯风自南247182370


谈到“如意”二字,不得不提及南宋吴曾引用的《音义指归》中的解释:“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做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如意起初可能是挠痒的工具。但是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无论是就如意的功能还是其背后的文化涵义,都有值得细究之处。


一般认为如意作为解决身体不适的挠痒工具,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到了三国时期,如意开始通行于上层社会。如意被制造成华丽贵重的形态。上层人物手执如意,可作为显示身份之用。此外,如意的具体用途也日益丰富,包括:指示、指挥、御敌(铁质如意)、讲经时作为教具、吟诗作赋时打节拍、高兴时起身挥舞等等。



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名士在论经讲义时或者僧人讲经说法时,通常手执如意,原本多是执麈尾以“竖义”(提出问题并阐述己见),如意可代替麈尾,二者被赋予了基本相同的文化功能。如意上可以写小字提纲,以供演讲者参考。考古资料也显示了如意在当时的流行——南朝出土的砖刻壁画《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其中就有舞动如意的名士王戎。当然,魏晋士人们如果久坐不适,如意也可派上用场。



除了挠痒功能之外,如意二字也和佛教有关系。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翻译家借用“如意”这个词语来翻译梵文,如意对应的梵文是“阿娜律”。而且古人解释道:如意的形状与篆文“心”字相似,所以文殊菩萨会拿着它。我们在古代的石窟壁画中,看到与维摩辩论的文殊菩萨通常手持如意,如意也是佛教的法具。而道教文化中也有如意,如意是宫观和斋醮科仪坛场常用的法器之一。



唐代之后,如意讲经说法、谈玄论道的文化功能以及挠痒的实用功能都逐渐淡去。如意成了人们喜爱的家具摆设品之一,制作愈发考究。有研究者认为,大约在五代时期,云头如意开始出现,云头如意相较爪型如意更为美观和精致。到了明清时期,如意继续发挥陈列、装饰的功能,皇宫中极为盛行摆设和携带如意。


清代如意的制作材料也已经上升至金、玉、玛瑙、翡翠、水晶等级别,无疑可以作为贵重的礼品。每逢皇帝登基、婚礼、寿辰、节日等,王公大臣们会制作整套如意进献给皇上。乾隆皇帝60岁生日时,大臣们为他专制了60柄金丝编制的如意。

参考文献:

1、白化文:《试释如意》,《中国文化》1996年第1期。

2、马斐:《论“如意”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其作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范子烨:《六朝文化中的“如意”与清谈》,《文史知识》2016年第5期。


历史研习社


艺术化的“痒痒挠",灵芝造型较多,后来发展演变成衣服挂钩,蚊帐挂钩,书籍阅读支架(类似手机支架),云纹,灵芝纹,花枝纹,水花纹。如意,就是“老头儿乐",在影视作品中,一些高大建筑结构的窗帘,门帘,用手直接够不着,用窗帘衣服勾延长一下,够不着不如意,够着了就“如意"了,古代的晾衣杆,晒被子,拉帘,不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