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國醫大師李佃貴說濁毒:濁毒共同致病特點

國醫大師李佃貴說濁毒:濁毒共同致病特點

國醫大師

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01

  易阻滯氣機、耗傷氣血。因濁毒之性熱、質濁,熱可耗血傷氣,濁可阻滯脈絡壅塞氣機。

02

  濁毒致病纏綿難愈,病情重,治療難,療程長。徒化濁則毒熱愈盛,徒解毒則濁邪膠固不解。正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所說:“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濁毒致病也多有濁、瘀、毒互結之證,且後遺變證頗多,纏綿難愈,預後不佳。

  濁為陰邪,其性黏滯,最易困阻脾之清陽,阻塞氣機,脾胃為人體氣機平衡運動的樞紐,脾不升清,胃不降濁,氣機平衡失常。如《靈樞小針解》雲:“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故命曰濁氣在中也。”若溼邪阻中,脾胃受病,氣機升降之樞紐失靈,人體之氣機升降,權衡在於中氣。三焦升降之氣,由脾鼓動,中焦和,則上下順。陽明為水穀之海,太陰為溼土之髒,胃主納谷,脾主運化,脾升則健,胃降則和,所以中焦氣和,脾胃升降皆得適度,則心肺在上,行營衛而光澤在外;肝腎在下,養筋骨而強壯於內;脾胃在中,傳化精微以溉四旁,人體保持正常的氣機升降運動,是為無病。脾為濁困,溼濁內聚,使脾胃納運失職,升降失常。脾陽不振,溼濁停聚而胸悶脘痞、納谷不香、不思飲食、肢體困重、嘔惡洩瀉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洩物如淚、涕、痰、帶下、二便等穢濁不清。

03

  致病廣泛。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病位廣泛,指濁毒之邪可隨氣之升降無處不到。內而臟腑、經絡,外達四肢肌腠,遊溢全身。二是作用廣泛,指濁毒為病,既可損氣耗血、生風動血,又可損陰傷陽;三是致病區域廣泛,常見臟腑、經絡、四肢同時病變。

04

  症狀多變。指濁毒致病,病變無常,變化多端,無明顯的時間性和季節性,並根據所犯客體的狀況而從化表現出多變的臨床特徵。

  濁毒之邪積聚體內,相互為用,日久必凝結氣血,燔灼津液,致臟腑敗傷,其病多深重難愈,病期冗長,病久入血入絡,可致瘀血出血。許筱穎等認為:濁性黏滯,易結滯脈絡,阻塞氣機,纏綿耗氣;毒邪性烈善變,易化熱耗傷陰精,奎腐氣血。“毒”之形成,與“濁”有密切的關係。若濁毒日久不解,深伏於內,耗劫臟腑經絡之氣血,而呈現虛實夾雜之證,在臨床表現為纏綿難愈,變化多端。

05

  濁毒之邪多侵及內臟,尤易犯脾胃,且常入內毒害其它臟腑,導致疾病迅速惡化,《朱氏集驗方》曰:“已毒即歸於髒”。

  脾主運化、主升清,胃主受納、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為和。脾胃同屬中焦,通過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裡關係,二者一納一化,一升一降,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因此,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二者相反相成。脾氣升,則水谷之精微得以輸布;胃氣降,則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臨證指南醫案》“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胃屬燥土,脾屬溼土,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溼,燥溼相繼,陰陽結合,才能完成飲食物的運化。《臨證指南醫案》“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即可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反之,如飲食失節,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響脾的升清與運化,脾失健運,水谷精微疏布異常,溼聚成濁,鬱而成毒,濁毒由內而生。

06

  

排洩物、分泌物粘膩垢濁,舌苔多見濁膩黃厚,脈象多見弦滑或弦數。

07

  易挾痰挾瘀,濁毒以氣血為載體,無所不及,易阻滯氣機,阻塞脈絡,敗傷血分,又善入津液聚集之所,釀液成痰,且濁、瘀、痰皆為陰邪,同氣相求,故濁毒為病常有挾痰挾瘀之特點。

  濁毒為病,常與痰、溼、瘀、毒並存。濁毒較之溼邪,更為黏膩滯澀,重濁稠厚,因此,病勢更為纏綿難愈,多久久不能盡除。較之痰邪,濁毒變化多端,可侵及全身多個臟腑、四肢百骸,同時又會隨體質及環境因素寒化、熱化,從而出現種種變局。濁毒的存在可導致痰、瘀、毒等病理產物的產生,相兼為病,加重病情。濁毒困擾清陽、阻滯氣機,可以導致津液停聚,加重痰濁;濁毒膠結,阻礙氣血運行,更可加重氣血瘀滯。濁毒傷人正氣,蘊結成毒,或化熱生毒,更可耗血動血、敗壞臟腑。四者相兼,元氣日衰,則病歸難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