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国医大师李佃贵说浊毒:浊毒共同致病特点

国医大师李佃贵说浊毒:浊毒共同致病特点

国医大师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01

  易阻滞气机、耗伤气血。因浊毒之性热、质浊,热可耗血伤气,浊可阻滞脉络壅塞气机。

02

  浊毒致病缠绵难愈,病情重,治疗难,疗程长。徒化浊则毒热愈盛,徒解毒则浊邪胶固不解。正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所说:“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浊毒致病也多有浊、瘀、毒互结之证,且后遗变证颇多,缠绵难愈,预后不佳。

  浊为阴邪,其性黏滞,最易困阻脾之清阳,阻塞气机,脾胃为人体气机平衡运动的枢纽,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气机平衡失常。如《灵枢小针解》云:“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若湿邪阻中,脾胃受病,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权衡在于中气。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中焦气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在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脾为浊困,湿浊内聚,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脾阳不振,湿浊停聚而胸闷脘痞、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不清。

03

  致病广泛。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病位广泛,指浊毒之邪可随气之升降无处不到。内而脏腑、经络,外达四肢肌腠,游溢全身。二是作用广泛,指浊毒为病,既可损气耗血、生风动血,又可损阴伤阳;三是致病区域广泛,常见脏腑、经络、四肢同时病变。

04

  症状多变。指浊毒致病,病变无常,变化多端,无明显的时间性和季节性,并根据所犯客体的状况而从化表现出多变的临床特征。

  浊毒之邪积聚体内,相互为用,日久必凝结气血,燔灼津液,致脏腑败伤,其病多深重难愈,病期冗长,病久入血入络,可致瘀血出血。许筱颖等认为:浊性黏滞,易结滞脉络,阻塞气机,缠绵耗气;毒邪性烈善变,易化热耗伤阴精,奎腐气血。“毒”之形成,与“浊”有密切的关系。若浊毒日久不解,深伏于内,耗劫脏腑经络之气血,而呈现虚实夹杂之证,在临床表现为缠绵难愈,变化多端。

05

  浊毒之邪多侵及内脏,尤易犯脾胃,且常入内毒害其它脏腑,导致疾病迅速恶化,《朱氏集验方》曰:“已毒即归于脏”。

  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脾胃同属中焦,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二者一纳一化,一升一降,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因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二者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临证指南医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土,脾属湿土,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燥湿相继,阴阳结合,才能完成饮食物的运化。《临证指南医案》“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反之,如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疏布异常,湿聚成浊,郁而成毒,浊毒由内而生。

06

  

排泄物、分泌物粘腻垢浊,舌苔多见浊腻黄厚,脉象多见弦滑或弦数。

07

  易挟痰挟瘀,浊毒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易阻滞气机,阻塞脉络,败伤血分,又善入津液聚集之所,酿液成痰,且浊、瘀、痰皆为阴邪,同气相求,故浊毒为病常有挟痰挟瘀之特点。

  浊毒为病,常与痰、湿、瘀、毒并存。浊毒较之湿邪,更为黏腻滞涩,重浊稠厚,因此,病势更为缠绵难愈,多久久不能尽除。较之痰邪,浊毒变化多端,可侵及全身多个脏腑、四肢百骸,同时又会随体质及环境因素寒化、热化,从而出现种种变局。浊毒的存在可导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产生,相兼为病,加重病情。浊毒困扰清阳、阻滞气机,可以导致津液停聚,加重痰浊;浊毒胶结,阻碍气血运行,更可加重气血瘀滞。浊毒伤人正气,蕴结成毒,或化热生毒,更可耗血动血、败坏脏腑。四者相兼,元气日衰,则病归难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