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位於縣城東北的可樂山下,是一個群山環繞、溪水穿行、風景優美,以明清官宅建築為主的古村落,是號稱天官的明朝重臣王國光的故里。這裡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之鄉的美譽,當時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民謠“郭峪三莊上下伏、舉人秀才兩千五”,充分體現了人文的鼎盛。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上莊村至今約有600年曆史。根據清同治《陽城縣誌》、村中碑文、《王氏正派譜序》及村中歷史建築推斷,村落格局形成於明初。上莊村內最低處是“水街”,一條源於樊山的小溪經街流過入莊河。街道由條石鋪築而成,平時是街道,下雨時就成了河道。河兩岸是紫砂岩砌成的堤壩,明清兩代留存的青磚瓦舍沿溪而建,頗有幾分江南水鄉的味道,更有數座看家樓堡拔地而起,為山村增添了幾多威風。現在村中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院有四十餘處,體現了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王國光(1512年-1594年)字汝觀,號疏庵,明澤州陽城(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官運坎坷,幾進幾退,前後從政四十年,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財政家和文學家,萬曆年間輔佐張居正實行改革,對萬曆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上莊古村地處太嶽山南麓、沁河東岸,與蟒河、王莽嶺、珏山等景區近在咫尺,距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僅一嶺之隔。這裡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之鄉的美譽,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祿大夫、侍經筵、太子太保、吏、戶、刑兩京四部尚書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築群。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的“樊家莊園”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樊家莊園建於清末,現有規模成型與民國年間,是民國初期時任山西省綏靖公署秘書處副處長的樊次楓於1912--1920年修建的,該院落群容東西方建築於一身,充分體現了民國時期的民居風格。共由新院、樊氏宗祠、花園等處組成。整個建築群隨著地形北高南低,與地形良好結合,新院入口設在東南角,是四大八小的平面格局,正房三開間,有外簷廊,正方與耳房之間有樓梯可達正房二層,廂房與耳房間有樓梯可至倒座二層,廂房與倒座之間設有幾腿照壁門頭。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司徒第為王國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1546年)舉人,樊家莊園 官至戶部陝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第。

大門上方可以看到"奉政大夫戶部陝西清吏司郎中王道"的匾額,(注:官職相當於現在財政部分管陝西司的司長職位。)二門門額題有"司徒第"三個字。 後宅五層插花樓於早年拆毀,現存過廳及東西廂房均保護完好,廳前有雕刻精美的月臺一座,為明代原物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院內至今尚存明代栽植的古臘梅一株,每當冬季,滿樹黃花爭奇鬥豔,數十米之外尚能聞到陣陣清香。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爐峰院因建於村南香爐峰上而得名,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包括高媒祠、三教堂、關帝廟及馬房院四部分。

古時,這裡是上莊村社所在地,亦為村周文人雅士活動之所,王國光少年時曾讀書於此。王國光榮升吏部天官後回鄉省親,重遊此地,見庵後山峰峭立,松柏蒼翠,狀似廬山之香爐峰,遂將此庵命名為爐峰院,故民間對這座山有小廬山之稱。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明清兩代"南庵曉鍾"和"爐峰夕照"均為王府八景之一",為一方名勝。明代大思想家李贄被世人所排,寄居村內舉人王洽家時,曾遊於此地。清代詩人樊梅軒先生遊覽此地曾留下"雲房仙閣背山凹,山頂飛泉落澗斜。長日道人無個事,小松閒處種桃花。"的詩句。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據碑文記載,曾於明正德、萬曆,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等年間進行過大規模的補修與擴建。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在爐峰院可以領略到"爐峰三寶"。所謂的"爐峰三寶"就是----賢碑、白松、鐵圪道。此處也是三教合一的場所:儒教、釋教、道教三個教派的融合。

三教各自保持著獨立的形態,不過相互間在觀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斷地進行交流和融合,一定程度上從外在功能上的互補加深到內在思想上的融通。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韜光晦跡的略語。把鋒芒收斂起來,把蹤跡隱蔽起來。指深藏不露。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頓悟是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

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當然這不是唯一途徑,頓悟更主要的是通過靈感來完成,就時間來說可能是瞬間。

與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陽明的龍場頓悟。此行我最大感興趣的這六個字,也是收穫最大的一點:韜晦、慎獨、頓悟。

尋訪至今任活著的古村落……山西上莊古村

道家:韜晦,儒家:慎獨,佛家:頓悟 。如此生運用得法,必有大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