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臘月二十六,割年肉,還要掃“福祿”!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人們上街置辦著過年的貨物,乾鮮果品、大魚大肉,都是人們集中採購的目標。

燉鍋肉,對於舊時的窮苦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奢侈的願望,但是在過年的時候願望終於實現了。

在民俗中,還有“臘月二十六,裡外洗一洗”“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的說法。

臘月二十六,割年肉,還要掃“福祿”!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送灶神、掃塵等活動結束後,到了二十六就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其意思是說,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要進行洗浴,這樣來年的“福祿”就會更多。

這兩天的洗澡,總的來說,是洗去陳舊氣,迎來新喜氣;洗去倒黴運,天天逢好運;洗去憂愁和煩惱,來年快樂身邊繞。洗淨迎福祿,福祿更長久。

同時,這一階段,人們都要剪指甲、理髮、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乾乾淨淨,辭舊迎新。

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的富裕十足。

因此,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多少人在臘月二十六這天期盼的。

即使是到了現在,家家的日子都越過越紅火,但是在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成為了許多人都沒有忘記的老傳統。

那麼,為什麼年前要燉豬肉,而不是其他牛羊肉呢?

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說:“宀為屋也”;“豕為豬也”,兩字合寫為“家”字。說明有家就有豬,無豬不成家,可見我國古代人民養豬非常普遍。

古代肉食資源也不足,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一年到頭很少吃肉,過年了,把家裡養的豬殺了吃肉,也就算慰勞一年的辛苦。

而在古代,農耕社會,牛有重要的社會地位,甚至一頭牛命比人命還值錢,所以不會把勞動生產工具宰殺了。

民間有俗語說:“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這句話體現的正是最普遍的生活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