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金融圈迷惑行為大賞:40歲基金經理4300萬老鼠倉內幕交易


基金版《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疑似上演。

先來介紹一下這對情侶的背景吧。男方,吳某,1979年生,研究生,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女方,侯某,1969年生。

2015年,吳某在打球中,認識了比自己大10歲,當時已年近50的侯某。

在你來我往中,這位基金經理對侯女士動了心,也瞭解到對方炒股虧了很多錢。為了追求這位大自己10歲的女士,討得她的歡心,以便發展一段美好而浪漫的戀愛關係。吳某告訴對方,自己可以幫其解決虧損的問題。

基金經理在股票投資中的優勢,成了他接近侯某最好的藉口。對股市板塊及大盤分析的侃侃而談,成為聯結二人感情的紐帶之一。

吳某利用自己基金經理的身份,向女友透露基金交易股票的未公開信息,幫助女友使用其母親的馬甲賬戶,先後買入或賣出吳某管理的基金相同股票52只,交易金額高達4300萬。

金融圈迷惑行為大賞:40歲基金經理4300萬老鼠倉內幕交易

犯案的時間,是在2015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15日,當時吳某擔任“某成長先鋒基金”、“某卓越製造基金”的基金經理。在任基金經理期間,成長先鋒基金由其決策下單,擁有下單決策權,能實時看到基金下單持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因A股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市場,價值投資理念開始引導投資者,內幕信息交易在A股市場開始逐步失靈。

雖然散戶投資者普遍認為掌握了內幕信息,就能從中獲利,但這種舊思維已不再能反映當前的新情況,內幕信息交易導致虧損的事件在最近幾年頻頻出現。

“內幕信息交易在A股市場早期階段比較多”深圳地區有基金經理談及該現象時曾認為,早期A股市場理念不成熟,概念和主題是投資獲利的來源,因此打探消息就成為賺錢的工具,為內幕消息獲利提供了土壤,現在的A股市場受益於監管政策,已經逐步成熟,若與業績無關,消息對股價的影響正在降低。

金融圈迷惑行為大賞:40歲基金經理4300萬老鼠倉內幕交易

在此背景變化下,即便掌握第一線內幕消息的A股上市公司老闆、內部人員,也未必能在內幕信息中獲利。

2018年8月,A股上市公司春興精工發佈公告,公司實控人孫潔曉涉嫌內幕交易春興精工股票一案,被證監會採取25萬罰款和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據證監會披露的調查結果,孫潔曉在春興精工重大資產重組之前,通過個人和信託賬戶總計近3億元購入公司股票。然而結果很尷尬,一番操作之後,孫潔曉控制的上述賬戶總計虧損額逾2800萬元。

2020年1月,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公佈了一則內幕交易處罰決定。A股上市公司引力傳媒戰略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張劍銳,將公司即將收購珠海視通超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內幕消息透露給丈夫杜興前,杜興前在收購期間利用內幕消息購買引力傳媒的股票,不僅虧損了3.74萬元,這對夫妻還因此被罰款30萬。

有市場人士也認為,從收割散戶,到收割基金經理,以及收割上市公司老闆和內部人員的這一過程演變看,也足以說明A股市場的內幕信息正在逐步失靈。顯而易見的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掌握了更多的內幕信息,但上市公司老闆被A股市場收割的也不在少數,這也使得那些對上市公司情況一知半解的基金經理,更容易因為內幕信息交易出現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