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在這一個特殊的時期,宅在家裡不僅可以為國家省口罩,也是一個難得的讀書學習的機會。

今天我把自己讀過又非常喜歡的書分享給大家,希望你能喜歡。

《閒暇處才是生活》 梁實秋

書單 | 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這本書是由一篇篇短文組成的,最長的一篇大概就是附錄部分梁實秋先生回憶自己與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從相識到相守的點滴了,文章語言簡單有趣易懂又不乏細節描寫。梁實秋先生對於食物的研究和描寫非常厲害,這本書裡雖然很多時候寫的不是食物,但還是會提及到,夏日朋友聚會時一準兒會吃怎樣的食物,畢竟我們的文化環境終究與食物緊密聯繫。

“所謂閒暇,不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之謂,是免於螞蟻、蜜蜂般的工作之謂。養尊處優,嬉邀惰懶,那是螞蟻、蜜蜂之不如,還能算人!”

這是梁實秋先生對於“閒暇”的定義,書中的文章都是梁實秋先生圍繞一個主題去談他的見解與看法,從棋書畫戲到禮儀、時間等等,非常廣泛。文章標題的這句“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便是摘自書中這篇文章,也是梁先生對於讀書這件事的看法。

摘抄一段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

“有時候,只要把心胸敞開,快樂也會逼人而來。這個世界,這個人生,有其醜惡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鳥跳躍啄食,貓狗飽食酣睡,哪一樣不令人看了覺得快樂?就是在路上,在商店裡,在機關裡,偶爾遇到一張笑容可掬的臉,能不令人快樂半天?”

可以理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消極/煩躁的情緒互相傳染,對於快樂的要求彷彿也越來越高,但我還是覺得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小樂趣並且為此而感受到快樂的樣子太美好太可愛了

這同時也讓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個觀點:一個人要學會休息。對於我來說還是有點震撼的,可能是我接觸到信息大多是要求大家成為時間管理者,高效利用時間,有多任務處理的能力還要合理利用碎片時間,彷佛閒聊兩句八卦都成了浪費時間阻礙你成功的元兇。

然而事實是,人不可能像永動機那般永遠保持高效,很多此類的觀點最終是讓人自己感動了自己,熬夜加班/學習可能大多是因為沒有充分利用白天的時間,導致無法在該休息的時間休息,既不利於健康也丟了自己生活的規律。

從我自己的角度我的感觸是也是如此,不是說一直處於很忙碌的狀態,而是自己在放鬆的時候太過於懶散,在時間緊又有任務的時候又不是那麼的能讓自己在該睡覺的時候停下來,進而導致每次遇到考試或者事情比較多的但是時間自由度高的時候就作息混亂,總之是既不算休息好了也沒有真的做到高效。

理想中的樣子大概是作息規律計劃良好,然後去享受安排合理時間


《Lean In:向前一步》 雪莉·桑德伯格

書單 | 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這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對我來說算是一本啟蒙類書籍。第一次瞭解到“女權”、“同工不同酬”以及對職場形成具體的認知都是通過這本書。作者雪莉·桑德伯格是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她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職業女性,女生能夠衝破“透明天花板”達到公司高管這一個層級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自身有了一定影響力之後,可以並願意站出來為“男女平等”發聲則更為難得。

書中內容非常的務實,她有從自身的角度去談職業女性應該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也有站在職場前輩的角度提出應該如何為自己尋找導師,如何進行有效溝通,這些方法不僅僅適用於工作場合。

“交流的最佳效果來自談吐得體且態度真誠,其關鍵點在於你不需要直愣愣地冒出大實話,而是適當修飾後的誠實表達。”

“有效溝通的起點在於明白‘我有我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絕對的真理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堅信自己的話就是真理的人實際上就是不讓別人講話。當我們承認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具有侷限性,就能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分享他人的意見。”

作者還在書中藉助許多自身看到的或者遇到的經歷,指出女性自身存在的問題,比如,女生遇到新的任務或者沒有90%把握的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會是拒絕,而不是說“我試試”;再比如,開會的時候,除了必須,女性一般會選擇在角落或者最後的位置,而不是盡力往前坐等等。

然而男性面對這些情況時往往比女性更積極主動也更加自信。當我從書中看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我就是這樣的!”,“男女平等”這個問題的存在不是單方面的,就如同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隻有女性努力就能夠做到。


《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東野圭吾

書單 | 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兩個都是劇情類的推理小說,感覺如果介紹了內容基本就是給大家劇透了。目前東野圭吾的小說,我才只看了這兩本,而關於東野圭吾以及他的小說的評價,零零碎碎看到了不少,可能有的人看了東野圭吾才發現原來還可以以第三人稱的形式來寫一個或一些故事。

我看的第一本是《嫌疑人X的獻身》,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觸是乾淨利索。所有書中的描寫都不是毫無意義的,無論是背景交代,用生活環境去暗示一個人可能的心理狀態,還是人物的細節描寫,除了故事本身的引導性與暗示性,沒有任何非客觀的描述,結尾的部分非常利落,揭開真相,全書完結。這種簡單會進一步放大結局帶來的衝擊,而這種風格至少在我看過的東野圭吾的兩本書中是一直延續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相比情節更復雜,作者想表述的關於人性的部分也更多,當然篇幅也長了很多。


寫在最後的話:

多樣化的觀點的傳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擁有一個開放的平臺可以讓更多的人思考和表達,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許多觀念與認知基本定型,尤其是也許有些人還沒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去了解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想法的時候,想要通過一個開放的平臺或者觀念的傳播去影響一些和自己觀念不算太合的人又顯得很徒勞,那些想改變別人的想法的人所做的大多是無用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雖然說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但害怕“被誤會”也是很多時候阻止一些人表達的原因。

謝謝讀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