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區分草原上的流浪雄獅與獅群裡的獅王?

用戶65969511


千尋君來回答。

獅子是雌雄兩態性最明顯和唯一大群體共居的貓科動物,因此它擁有非常特殊的社會結構和社會行為。

一個獅群通常由8-30只獅子組成,平均為17只,最低要有一隻成年雄獅,稱為獅王或者地主雄獅,有時會有兩隻及以上的雄獅組成聯盟共同奪權和保衛領地,還有數只成年母獅和未成年幼獅,幼獅都是地主雄獅的後代。兒子接近成年時就會被父親趕走(《獅子王》中木法沙傳位給辛巴現實中是不可能的),而女兒可以留下。被趕走的雄獅只能在外面遊蕩,稱為流浪雄獅。

▲雄獅聯盟

等到它完全成年(一般為5歲以上),體格強壯之後,就會選擇一個獅群,去挑戰統治者雄獅,挑戰成功之後它就會成為獅群的新任統治者。如果前任統治者留下了未成年的雄性後代,它會毫無猶豫的殺死它們,母獅失去了孩子就會逐漸接受新的統治者。母獅負責捕獵,獅王負責巡視領地,有時也會幫助捕獵和趕走入侵者,或是帶頭搶奪斑鬣狗的食物,獅王對斑鬣狗具有很強的威懾性。地主雄獅會努力維持自己的統治,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挑戰者。

奪權之戰

5-10歲算是雄獅的巔峰期,超過10歲的地主雄獅體能就開始衰退,挑戰者就會隨之出現,被打敗的地主雄獅即使當場不死,也會重傷死亡,或者被草原上的其它食肉動物如斑鬣狗和非洲野犬圍攻而死,因此,野生雄獅很難活過12歲。而母獅10歲仍處於最佳生育期,15歲前都有生育能力,最長能活到18歲以上,可以說是“鐵打的母獅,流水的獅王”

那麼流浪雄獅和地主雄獅在外貌上有什麼區別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區分。

體型

▲不愁吃喝的地主雄獅,既有腱子肉又有啤酒肚

可以說,能夠成為統治者的雄獅其體型一定不小,否則無法擊敗前任獅王並維持統治,而流浪雄獅多是未成年獅子,身體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因此體型較小。

鬃毛

雄獅的鬃毛看起來很多餘,實則有著巨大的裝飾和威懾作用。

▲正值巔峰的地主雄獅

雄獅的身體越強壯,營養狀況越好,它的鬃毛就會越濃密,顏色越深,地主雄獅有大量的時間來整理養護自己的鬃毛,使其看起來潔淨而蓬鬆。

流浪雄獅

而流浪雄獅多是未成年,在外面風餐露宿,忍飢挨餓,它們的鬃毛顏色較淺且稀疏,而且亂糟糟的,流浪雄獅經常食腐,鬃毛看起來也髒兮兮的。

整體神態與氣質

地主雄獅神采奕奕,威風凜凜,這是它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光,儘管這段時間只能維持幾年,但它依舊安然享受這份榮耀。

▲被斑鬣狗圍攻的流浪雄獅

流浪雄獅日子很難受,它們在各個獅群的領地之間流蕩,時常會遭到地主雄獅的驅逐,而母獅為了保護幼崽,也會攻擊流浪雄獅。流浪雄獅還會遭到斑鬣狗的圍攻,所以它們經常結盟,抱團取暖,單獨行動死亡的概率很大。

從以上三個方面基本就能區分流浪雄獅和地主雄獅,這只是粗略的辨別方式,實際情況可能要複雜很多。

我是百科千尋君,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百科千尋君



獅王有領地和雌獅可供選擇。但是當兩個單身漢(流浪雄獅)入侵他的地盤時,這個獅王將不得不與它們兩個戰鬥以保住它的王位。

獅王似乎已經成功了。

很少有動物敢和如此強大的掠食者打交道。

它是一個獅群的主人,這個獅群包括雌獅和它們的孩子。

雌獅會接受它作為它們的伴侶和保護者,直到另一個更強大的雄獅將它推下王位。

對這隻獅子來說,這只是時間問題。

一對流浪雄獅將目光投向了雌獅。

這些雄獅交配的唯一方法是打敗獅王獲得領地和雌獅。

如果它們成功了,它們很可能會殺死獅王孩子和獅王的未成年年輕雄獅。

但這位老將軍不打算投降。

這一次,他擊敗了對手。

但最終,還會有更多。

對於獅王來說,沒有退休這回事。

它必須為王位而戰,否則就會被拋棄成為流浪者。

通常,它的統治不會超過兩三年。

獅子是所有貓科物種中最社會化的,和它們的後代生活在相關的個體組成的群體中。這樣的群體被稱為獅群。雄獅群體被稱為“聯盟”。雌獅群體形成穩定的社會單位,不容忍外部雌獅的進入。成員資格只隨著母獅的出生和死亡而改變,儘管一些母獅離開併成為流浪者。平均而言,獅群由大約15只獅子組成,包括幾隻成年雌獅和多達四隻雄獅以及它們的雌雄幼崽。已經觀察到由多達30只獅子組成的大型獅群。這種模式的唯一例外是察沃獅群,首領只有一隻成年雄獅。雄獅在大約兩三歲時成熟,就被趕出獅群去流浪。



有些獅子是“流浪者”,它們分佈很廣,偶爾成對或獨自四處活動。被流浪雄獅擊敗趕出獅群的獅王更為常見。獅子可能會改變生活方式,流浪者可以成為王者,反之亦然。獅群和流浪者之間往往是敵對的,儘管發情的獅群雌獅允許流浪雄獅接近它們。雄獅在獲得獅群之前,要在流浪階段度過數年。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流浪雄獅通常在3.5歲至7.3歲之間獲得獅群。在克魯格國家公園,分散的雄獅離開它們出生的獅群25公里以上尋找自己的領地。雌獅離它們出生的獅群更近。因此,一個地區的雌獅比同一地區的雄獅彼此關係更密切。



獅群佔據的區域被稱為“統治區域”,而流浪雄獅佔據的區域是“範圍”。與獅群相關的雄獅傾向於停留在邊緣,巡邏它們的領地。雌獅社會性發展的原因——在所有貓科動物中最為明顯——是許多爭論的主題。狩獵成功的增加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協調狩獵允許更成功的捕食,但也確保非狩獵成員減少人均熱量攝入。然而,一些雌獅承擔起撫養幼獅的角色,幼獅可能會長時間被單獨留下。獅群的成員通常在狩獵和磨練技能中扮演相同的角色。獅王的健康是獅群生存的首要條件,獅王是第一個在獵物被捕獲的地方吃掉獵物的獅子。其他好處包括可能的親屬選擇——與相關的獅子分享食物比與陌生獅子分享食物更好——保護未成年獅子、維護領地和防止傷害和飢餓。



雄獅和雌獅都保護獅群不受入侵者的侵害,但雄獅更適合這一目的,因為它的體型更結實、更強壯。獅王總是帶頭防禦入侵者,而其他獅子則落在後面。獅王往往在獅群中扮演特定的角色,行動較慢的獅子可能會為團隊提供其他有價值的服務。或者,作為一個擊退入侵者的領導者,可能會有回報。這些反映了獅群中母獅的等級。與獅群相關聯的一隻或多隻雄獅必須捍衛它們與獅群的關係,確保王位不被流浪雄獅篡奪。


亞洲獅的獅群在群體構成上不同於非洲的獅群。亞洲雄獅是獨居的,或者最多與三隻雄獅聯繫在一起,形成一種鬆散的聯盟。成對的雄性在一起休息和捕食,並在相同的地點展示標記行為(撒尿)。雌獅和多達12只其他雌獅聯繫在一起,和它們的幼崽一起形成了更強的獅群。它們互相分享大型獵物屍體,但很少與雄獅分享食物。雌獅和雄獅只有在交配時才在一起。雄獅聯盟比單獨雄獅佔據地盤的時間更長。三隻或四隻個體組成的聯盟中的雄獅表現出明顯的等級,其中一隻雄獅支配另外幾隻。佔優勢的雄獅比它們的聯盟夥伴更頻繁地交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