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甄嬛傳》裡皇上準備廢后時,宜修為什麼要對皇帝說: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

三國逐鹿


真心話,她一直是以旁觀者清的心態看待純元皇后、熹貴妃與皇帝之間的愛情。

她在潛邸為妃時,一心一意對皇帝,而純元皇后的出現,奪了皇帝的心,她心有不甘,但卻始終無可奈何。最後將六宮之首的位置拱手讓與純元皇后,不甘,也無奈。

皇帝對於純元皇后始終認為他們之間的愛是純潔的,類似小年輕的純愛,沒有摻雜其他。但一個後族若不是認為有利可圖,認為當時身為皇子的他值得投資,怎麼可能在庶女嫁於他為妃後,再讓嫡女與他牽扯上。所以純元皇后的出現,明顯就是揹負了家族的使命。而不是皇帝所想的純愛。

這些皇帝不是不懂,只是他不願意去想,高處不勝寒。

宜修皇后對他是愛,但也充滿了恨,所以在最後要在他心上刺上一刀,把事實赤裸裸地剖開,宜修皇后才是這部劇中最可憐的人。一切都看透,冷暖自知,卻始終得不到她渴望已久的愛憐。而此刻她也看破紅塵,清楚無論她再如何委屈、再如何運籌帷幄都是比不上皇帝心中那顆永遠的硃砂痣,所以她累了,不再以面具示人。她要以自己之力與命運做最後的抗爭,哪怕她明知道是沒有用處的,但卻快意人生。



會說話的啞巴16723462


《甄嬛傳》第72集,已經窮途末路的皇后跪倒在皇帝面前,哭訴著自己多年來壓抑的委屈和不甘。尤其痛訴當年因為純元的介入,她的人生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皇帝一心護著純元,將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皇后失望之極,幽幽地道:你以為姐姐愛你很多嗎?

這句話不是痴話,更不是皇后因愛生恨的誅心之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了最後的關頭,說出來的往往都是真心話。

正如她所說,凡是深愛丈夫的女子,有誰願意看著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人恩愛生子。

皇后做不到,到死都不可能做到,因為她覺得自己將皇帝愛到了骨子裡。可是純元做到了,不僅做到了,還做的很好。

好到什麼程度呢?就像端妃說的,純元皇后對宮裡所有的嬪妃都是真心愛護的。那種愛護,不像是情敵能做出來的,反而像親姐妹。

親如姐妹,那是什麼概念?所以大家都愛純元,都當她是白月光。

在氣度上,純元確實比妹妹宜修更適合做皇后。可是純元太大度了,大度到像朵白蓮花。

其實,是她將正室的責任和愛情分的很清。

純元是烏拉那拉氏的嫡女,她的母親同樣是嫡福晉。純元從小一定是按將來正室的路線去培養的,妻子的責任(更多的是家族的責任)和丈夫的愛情,怎麼權衡,這些都是必修課。

對於純元來說,她既然是嫡福晉,那她就有義務去做好一個家的主母。至於丈夫的寵愛,就像是上天額外賜予的禮物,有則幸。但如果沒有,她也不能因為爭寵而敗壞門風,連累家族。

無疑,純元是幸運的,皇帝很愛她,所以他們夫妻恩愛、琴瑟和鳴。


可是宜修就很不幸了,也許是太缺愛,也許是本就心理有缺陷,她成了那個萬人嫌的妒婦。

在宜修的心裡,愛情,勝過一切。如果得不到愛情,那就毀了丈夫身邊所有的女人。

姐姐純元的賢惠,她永遠學不會。她嘗試過,可是那些不得已的賢惠卻讓她無比痛心和難過。


而純元,她可以很賢惠也可以很大度,一方面是因為她擁有的足夠多,另一方面,是她不夠愛,或者說深愛。純元一定是愛皇帝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否則也不會給他做那麼多件寑衣,但要說到深愛,那不可能,如果太深愛,就無法脫身,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如果是個戀愛腦,那就毀了。


瑾湉mm


原話是:“你以為姐姐愛你很多嗎?你以為熹貴妃真的愛你嗎?”也就是說宜修是肯定純元對皇上有愛的,只不過沒有那麼深愛,應該夾雜了其他的原因。宜修愛權勢,難道嫡出的烏拉那拉氏純元就不愛嗎?純元初見四郎穿著頗有吉服儀制的衣服,不得不說是很有心機,如果只是看望妹妹,為何如此精心打扮?當時九王奪嫡快要塵埃落定,純元應該是被家族長輩有意安排的,而且所謂的一見鍾情在我看來應該是純元有意吸引血氣方剛的胤禛,從端妃和甄嬛講述當年的事的口氣覺出端妃也覺得這一見鍾情來的突然,細細思量絕非那麼簡單。純元再大度再善良,但作為一個女人,就像宜修說的,誰願意看著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人恩愛生子,即便是剛入宮的甄嬛一早知道他是皇上,他的夜晚從來不屬於她一個人,但是當皇帝去了別處,甄嬛不也一樣感到落寞和怨恨嗎?宜修說自己不得已的賢惠也是她最難過、最痛心之處,因為她身在皇后之位,她不能有任何嫉妒的言行,她得不到丈夫的愛,只能退而求其次。那麼純元呢?如果不死,她是無可置疑的正位中宮,她必須要賢良淑德,她是烏拉那拉氏家族精心培養的皇后人選,她的身上肩負著家族的使命,她不能不大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愛情似乎也顯得微不足道了。若說權勢,純元和宜修必定都愛,但若說對皇帝的感情,宜修絕不會比純元少。


大頭貼很方


臣妾做不到啊!

當一個女人無法做到阻止自己的丈夫娶其他女人時,往往不是恨自己的丈夫,而是把錯誤歸結到那些女人身上,古今都是如此(現在男人在外找了小三,不也總怪是那個女人狐狸精勾走了男人),其實自己和那些女人都是受害者!

宜修也是一樣,她不恨皇上,卻恨那些女人,恨那些得皇上寵的女人,恨那些給皇上生孩子的女人。她恨純元,恨華妃,恨甄嬛……她想盡一切辦法害她們,害她們的孩子,說她們不愛皇上,標榜只有自己最愛皇上!

剪秋下毒想害死甄嬛與六阿哥,結果孟靜嫻做了替死鬼。皇上盛怒徹查此事,酷刑之下皇后身邊的江福海招了個乾乾淨淨。別的皇上還能容忍,唯獨對宜修害純元一事恨的咬牙切齒,不能原諒!因為皇上覺得她們是親姐妹,純元臨終還求他善待妹妹宜修。

皇上審宜修也是他最後見宜修:

皇上:純元是你的親姐姐,要你入府是朕錯了!

宜修:皇上錯在不是迎臣妾入府,是不該迎姐姐入府,專寵姐姐,既生瑜,何生亮,皇上何等睿智,怎麼到了自己身上就這樣看不明白!

(看,宜修就是認為皇上迎娶自己沒錯,迎娶別人就不該,還把自己比周瑜生不逢時,還說皇上看事不明。其實是她自己看不透,沒有純元還有別的女人)。

皇上:是朕太看重你們的姐妹之情了,你就不怕午夜夢迴時,純元和孩子來向你索命嗎?

宜修:她要索就儘管來索好了!免得臣妾長夜漫漫總能夢見我的孩子向我啼哭不已。皇上你只顧姐姐有孕之喜,何曾還記得臣妾與你的孩子?不是她的兒子索了我兒子的命嗎?

皇上:你瘋了,是朕執意要娶純元,是朕執意要立她為福晉,是朕執意與她有了孩子,

你為什麼不恨朕?

宜修:皇上以為臣妾不想嗎?臣妾多想恨你啊!可是臣妾做不到!皇上的眼裡只有姐姐,皇上何曾知道臣妾對你的愛意不比你對姐姐的少啊!皇上,你以為姐姐愛你很多?你以為熹貴妃真的愛你?凡是深愛丈夫的女子,有誰願意看到自己的丈夫與別的女人恩愛生子。臣妾多想恨你呀!臣妾做不到,臣妾做不到啊!皇上雖然以為臣妾悍妒,可是臣妾是真正真正愛著皇上啊!

宜修的可悲之處就在於她的:臣妾做不到啊!她意識不到自己的悲哀是男人造成的,是一夫多妻制造成的,你既然生在那樣一個社會,你就得適應,適者生存。男人的謊言與承諾你能較真嗎?他說等你生了孩子就立你為福晉,能當真嗎?如果你一開始各方面條件都符合,那你一入府就是福晉而非側福晉。你說純元與熹貴妃不愛皇上就不愛嗎?只有害死皇上與別的女人生的孩子就是真愛嗎?笑話,除了說你悍妒,殺人害命,還要治你不合制度,禮制之罪!


尋桂子


這句話,是宜修一直想對皇帝說卻又不敢說的話。此刻說出,是因為她自知這次廢后再劫難逃,沒有轉圜的餘地。她索性要活得痛快,把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再不說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劇中的宜修也是個愛而不得的可憐女子。

原本是她先嫁給了當時還是王爺的胤禛,被封為側福晉,並且允諾待她生個子嗣就正位為福晉。

雍正也是庶出,他的母親德妃是從一個普通宮女一步步坐上妃子的位置。因為地位低下,雍正幼年時甚至不能承歡母親膝下,以至於造成成年後的母子二人關係並不親密甚至有些疏離。

兩人都是庶出,成長過程中都有種種難堪和不得已,這樣的兩個人可以說是有相互理解、同情、愛慕的基礎。

事實上,兩人最初的感情確實也很好,宜修把一顆女子的痴心全部交付給了胤禛。

誰知,在她待產之時,姐姐來府裡探望,胤禛對她一見鍾情,鐵了心要迎她過門。因為嫡庶有別,縱然宜修先進門,也只能居後,連同她腹中原可做嫡子的兒子也被迫成了庶子,要重演她曾經歷的命運。

奪夫之恨加上兒子的早夭,讓她對姐姐充滿了恨意,並利用自己知道的藥理知識,殺姐姐純元皇后於悄然之中,害得她一屍兩命。

因為深知因姐姐的出現,她和胤禛之間曾經的感情早已煙銷雲散,為了家族的榮耀、為了自身的前途,她只能把對胤禛的真情壓在心裡,以去世的姐姐純元做保護傘,在宮裡步步算計,步步經營。

宜修借用皇帝對姐姐純元的一往情深,和她臨死之前將宜修託付給皇帝的臨終遺言,綁架皇帝對她一再姑息,顧念。

直到,她害死純元的真相被揭開,皇帝再也沒有姑息、顧念她的理由。

而她,迫不得已裝了這麼多年的隱忍、賢惠在此時終於可以徹底放下,無所顧慮。兩人再也不需要偽裝、掩視,她才敢發出那擊心的一問: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

她不甘心,試圖叫醒裝睡的皇帝。

不過是政治聯姻而已,誰的真心裡不摻雜權衡和算計,如果死可以讓愛更純粹,宜修寧願那一年死的是她自己。

她的愛極端、自私,幾乎算計的雍正皇宮子嗣不繼,但她是真的在乎這個男人。


茶心淺酌


她不過是認為自己才是最愛皇上的,到最後不但沒有換回皇上的真心,反而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心有不甘和不解,也為了給自己的行為找個合理的說辭才這麼說的。



她的原話大概是:你以為姐姐真的愛你很多嗎?有誰願意看著自己深愛的丈夫,與別的女人恩愛生子啊……

這句話說明什麼?

言外之意:我才是最愛你的,因為我醋意最大,不能容忍你跟別的女子恩愛生子,所以我要把她們都害死,開證明我對你的愛。


只能說,宜修的確很愛皇上,但她更自私,遠遠比不上純元。

我們在電視劇中,總能看到這樣的角色,為自己喜歡的人甘願付出一切,得不到回應或者覺得回應太少時,就會動各種邪念去害對方愛的人,到最後惡行敗露,就會說“我是因為愛你,才這麼做的啊,我多愛你啊,為了你做了這麼多好的壞的事情”!

這樣的人總以為愛就是佔有,就是把在自己手裡,當然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真正的愛卻是放手,是看到愛的人幸福,但這很少能有人做到,而純元做到了。

尤其是對於帝王的愛,更要學會放手,否則既得不到幸福,也會害了自己。身為皇后,要做到的就是即使再愛皇上也不能把他當成自己一個人的,因為皇后的職責更為重要,必須無私。

可以說,宜修是多數尋常女子都有的小愛,而純元卻又著少數人才有的無私大愛,她不是不愛皇上,而是更重視自己皇后的職責。

相較而言,純元才是聰明的,宜修不過是一個被愛衝昏了頭腦,被愛限制住自己的又傻又可憐的女人,所以到最後才會氣急敗壞地大吐苦水,既是不甘也有不解:她至此也不明白姐姐的愛為各種,只覺得自己的愛最偉大。



話嘮小橙子


愛上了一個人,就如同飲水,冷暖自知。自己失去了主動的權利,只等著那個人如何對待自己。

一如《甄嬛傳》裡面的果郡王,他愛慘了甄嬛,為了甄嬛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宜修也是愛慘了皇帝,為了皇帝把自己變成了最為人不齒的模樣。

宜修嫁進王府做側福晉時,兩人也曾甜言蜜語、如膠似漆,海誓山盟。本來宜修以為皇帝會一如既往的對自己好,像他之前說的那樣等自己生下皇子就把自己立為嫡福晉的。沒想到他見了純元之後就跟丟了魂似的,強娶了純元為嫡福晉。待純元有孕之喜時,宜修的大皇子高燒不治身亡,讓宜修怎能不恨?

於是宜修假借為純元照顧身孕,悄悄下毒害死了她。這個秘密直到甄嬛發現端倪,才讓事情暴露。一直視純元為摯愛的皇帝得知真相後,要與皇后對峙。宜修一邊說著自己的委屈,一邊卻對皇帝說了句: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呢?

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皇后說的這句話?

告訴皇帝,純元對他的感情並不真

宜修跟她的姐姐純元年歲相差無幾,只是宜修是妾室所生,為庶出,純元卻是嫡母所生,為嫡出。可別小看了當時的嫡庶尊卑,像宜修跟純元所在的烏拉那拉氏那樣尊貴的家族裡,嫡女生來就是比庶女高出一頭。嫡女長大會是皇親貴族家的嫡福晉,庶出的女兒大部分就只能當一個側福晉了。

既然純元是烏拉那拉氏的嫡女,那麼她就不可能像皇帝心裡想的那樣純潔善良。畢竟是一個家族裡嫡親的孩子,從小到大經受過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恐怕不比後宮裡的女人少吧。

所以純元在宜修懷孕期間去王府探望她的實際目的應該就是去勾引皇上的,因為那時的皇上已現繼承大統的徵兆,為了家族的榮耀,就把嫡出的純元安排過去,這樣將來的皇后之位就牢牢抓在自己家族人的手裡。

因而純元遇上皇上是烏拉那拉氏一族交給她的任務,純元本人或許對皇帝有些感情,但卻絕對不是像皇帝想象得那樣深厚。

在皇帝的心裡埋下一根刺,給甄嬛埋個雷

宜修在跟皇帝經歷了一番爭吵以後,脫口而出“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你以為熹貴妃是真的愛你嗎?試問哪個真心愛自己夫君的人會忍心看著他跟其他女人恩愛生子呢?”。

宜修這樣說應該不僅是在發洩自己積攢已久的不甘情緒,更有可能是故意而為之,畢竟純元已經死去多年,皇帝心裡卻還想著她,她就是想撕下她偽善的面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甄嬛了,從甄嬛剛進宮宜修看到她那張臉的時候,就已經對甄嬛十分厭惡了。她知道皇帝肯定會寵愛甄嬛,就憑著她那張酷似純元的臉皇帝都不會不心動。所以宜修假意對甄嬛好,後設計讓純元故衣時間,斷了她的念想逼其出宮。

等到甄嬛重新回宮以後,兩個人的關係已經到了至死方休的地步。宜修就算是死,也想拉甄嬛下水,在皇帝心裡埋下懷疑的種子,給甄嬛下絆子。

試圖保全自己的性命跟皇后之位

在家族裡,嫡出的純元就處處高她一頭,自己嫁人王府後還是沒能擺脫掉純元的陰影。她的出現奪了宜修夢寐以求的嫡福晉之位,奪走了夫君的愛,也難怪宜修會那麼討厭純元了。

但是她也明白純元對皇帝有情但卻愛得不深,更多的是想保全烏拉那拉氏一族的榮耀,所以她設計害死了純元,純元或許猜了出來,卻還是讓皇帝立宜修為繼後,保住烏拉那拉氏皇后的位子。

這次她謀害純元的事情暴露之後,宜修明白皇帝應該不會再放過自己了,但她還是提起了姐姐純元,應該也是想要讓皇帝想起純元死的時候皇帝立下的承諾,來保全自己的性命跟皇后之位的吧。

不得不說,宜修真的是愛慘了皇帝。就像她說的一樣,哪個深愛自己夫君的女人能夠看著他同其他女子恩愛生子呢?臣妾做不到!

宜修一句“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戳破皇帝心裡對純元皇后的美好幻想,讓皇帝明白純元對他更多的是家族的責任而非真愛,順便扯一下甄嬛後退,再儘可能為自己贏得一點生機。一箭三雕,好深的心機。


姒莞萱


不愛就不愛,何必誅心。宜修那句“你以為姐姐是真心愛你嗎”實在是誅心。雍正知道宜修做的種種喪心病狂包括殘害純元的事情後,怒不可遏找到宜修想尋求真相,宜修知道自己氣數已盡,垂死掙扎。

宜修的愛瘋狂而畸形

她是愛雍正的,十五月圓之夜皇上竟然去了碎玉軒,皇后一個人在床上默默流淚,用手撫摸著旁邊的枕頭,卻也只是個冷冰冰的枕頭。

皇上在和她同房的時候,她緊緊的依靠在皇上身邊,很溫馨幸福的笑了。可見在宜修心中,就是愛皇上的,就是把皇上當成自己的丈夫來愛。只是她的愛很畸形,哪怕你是皇上,你也不能愛別的女人,更別說生孩子。

皇上是天子,皇家哪有什麼愛,只有恩寵,皇家需要的是枝繁葉茂,所以宜修從開始想法就錯了,用“獨佔”的想法和皇上一起生活,內心悍妒卻還要裝的得體大方,這樣只會使宜修越來越畸形,心裡越來越變態。

宜修十分自我

從她越來越心狠就能看出來,那些和善都是她的偽裝,她根本就不大度,庶出的女兒,在家不受寵,從小就在一個很不好的環境里長大,怎麼能有大度容人之心?她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麼看都是小心眼。

她覺得一個女人要是真的愛自己的男人,那是必然看不下去皇上和其他人親近的。她本質上和華妃對愛情有著差不多的認知,這種認知是每一個女人對愛情的認知。只是她們愛的人是皇上,是全天下最不可能專一的男人。

華妃還好,只是妃嬪,可以使小性子,可以撒嬌不讓皇上寵幸別人,甚至公開爭寵都是可以的。但是宜修是皇后,皇后要有德,還要有責任,哪怕看著皇上在她眼前寵幸別人,也只能點頭微笑。

這對宜修來說是折磨,這種折磨只會讓她心裡更加陰暗,這種嫉妒只會讓她更加堅信自己的想法:假如一個女人真的愛一個男人,是見不得她和別的女人親近的,所以我對皇上是真愛,其他妃嬪對皇上只是想從皇上身上得到恩寵,好飛黃騰達。

宜修在宮裡日復一日的堅定這樣的想法,她日復一日的畸形下去,包括揣測去世的純元,她也認為純元不是愛皇上,是政治聯姻,她認為甄嬛不愛皇上,甄嬛愛的是熹貴妃的位置。全天下只有她對皇上才是真的愛。

宜修這麼說,是最後的掙扎,想用愛來喚醒皇上對她的喜歡和在乎。可是皇上不愛她,她只是皇后,她是一位責任履行者。


入行娛樂


甄嬛傳整集中,純元皇后從未露面卻始終貫穿其中。皇帝對她多年來唸念不忘,這是所有妃嬪都知道的事情。純元皇后與皇帝相處的時間不長,卻在府邸時期度過了一段最美好的日子。

宜修陪伴了皇上幾十年卻換不來皇上的聯繫,在雍正要廢后時,宜修問皇上:你以為姐姐愛你很多嗎?你以為熹貴妃是真的愛你嗎?

她為什麼要這樣問皇上呢,因為她是才是真心喜歡皇上的,在王府時,皇帝和純元的兩情相悅對她來說就是日日剮心般的痛。如果不是純元,她的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正因為自己的這個親姐姐,她一步一步,越走做錯,直到再也無法回頭。所以這也是她的報復。

在宜修問皇上這句話時,皇上愣住了,她要在自己臨死時在皇上的心上紮根刺,純元已死,皇上得不到答案,那這根刺就會一直在皇上的心上無法拔出。

從端妃口中不難看出,純元無論是美貌還是才情都遠在宜修之上。皇帝會愛上她一點都不奇怪。還是王爺的皇上,作為庶出登基的希望並不大,但純元是嫡女身份尊貴,娶了純元就相當於得到了純元背後整個烏拉那拉氏的支持。

而純元進入王府後,身上便時刻記著自己作為嫡福晉所應當有的氣度。她善待府邸的每一個侍妾,寬厚仁慈。雖還不是皇后,卻已然有母儀天下的樣子。但如宜修所說,一個女子若是真心愛著她的丈夫,又怎能容忍其他的女人呢?

純元之死是宜修所為,太后一直都知道,而後宮的嬪妃也都猜到一點,那作為姐姐的純元會毫無察覺嗎!在臨死時還拉著皇帝的手懇求他照顧好她唯一的妹妹,應該是宜修也是烏拉那拉氏女兒的原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若宜修當時就被拆穿,則烏拉那拉氏之女再也不會有機會坐上皇后寶座。

所以宜修才這麼問皇上,心思縝密的皇上只要稍微一想就會察覺,純元對他更多的家族的責任,所以宜修就是要報復皇上,讓他的心裡也不好過。


娛樂前線多爆點


“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這句話是在甄嬛徹底的剝掉了宜修母儀天下的畫皮,將她害死姐姐純元皇后,以及眾多的皇嗣的罪惡公之於眾,雍正皇帝大怒決定廢掉她之後,在絕望了以後才喊出來的絕情之語。

我覺得到了那個地步,純元是不是真愛雍正,對於宜修根本就不重要了。宜修真的想要告訴雍正的是:酷似純元的甄嬛熹貴妃不愛你!

雖然滴血驗子之事宜修輸的挺慘,可做為女人宜修不可能不認真研究對手甄嬛:甄嬛的父母曾經因為莫須有的罪名入獄,之後又發配寧古塔,幾次險些喪命,甄嬛在生女兒三天之後就被髮配到甘露寺,在那裡受盡折磨,後來因為要保護家人,設計懷“龍種”,重新回到皇宮,雖然被封為貴妃,但是對皇帝的感情怎麼可能回到過去呢?

以上這些疑問在宜修皇后心裡不知道過了多少回了,所以她說姐姐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最後一次設計離間疑心本來就很重的雍正皇帝與甄嬛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