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新春伊始 一個基層市場監管人踐行他的食安夢

大年三十,襄陽市南漳縣的各大餐館的團年宴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這一家家餐館的後廚,有一個年過半百,兩鬢斑白的食品安全守護者正在檢查著團年宴的食品安全,他就是南漳縣食品藥品綜合執法大隊隊長龔達國,這已經是他守護漳城人團年宴的第九年。

新春伊始 一個基層市場監管人踐行他的食安夢

自2012年4月12日從衛生系統劃轉到食藥監繫統,直到後來的市場監管系統,他已經經歷了三次改革,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他所從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在龔達國筆記本的顯著位置寫著他的一百零八個夢想。農村集體聚餐沒有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學校和幼兒園食堂沒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市場上的豬肉沒有瘦肉精,餐館裡的用油沒有地溝油,風景區、重大活動、櫻花節、櫻桃節、年貨節等各種集會食品安全平安無事,社會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人民群眾吃的放心、安心、舒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接到一個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為了這一百零八個夢想,龔達國一直馬不停蹄地行走在監管的路上。

正是由於龔達國的堅守,讓南漳縣少了許多食品安全的事故。 南漳縣曾經是一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縣。2011年初春,在該縣武安鎮的一個小集鎮,一次農村集體聚餐的喜宴上,由於燒火鍋用的酒精容器與裝酒的容器是一樣的,客人們誤飲了酒精,4名老人險些失去了生命,38名就餐人員送進了醫院進行搶救。現在的南漳縣已經將燒火鍋的酒精添加了紅色或綠色的色素。

2011年夏天,在該縣城關鎮的一個小山村,一戶喬遷之喜的農戶在鎮上買了一籃子滷雞爪招待來賀喜的親朋好友,由於雞爪在購買後回家的途中受到了汙染,讓70多名食客上吐下瀉。

為了從根本上堵住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事故多發易發的問題,龔達國掏空了心思、用盡了腦子、想盡了法子,為此龔達國一頭扎進了紅白喜事聚餐的現場。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思考,他從實踐中摸索出了"兩免一規範",即:免費給農村廚師健康體檢,免費培訓食品安全知識,規範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白事當天報告、紅事提前三天報告,由村食品安全信息員現場檢查,符合食品安全條件,與農村廚師和事主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保證書,20桌以上的聚餐由當地市場監管所派人現場監管。

經過龔達國的不懈努力,2015年南漳縣政府將農村廚師體檢的費用21.2萬元納入了財政預算,近千名廚師每年按期到所在地醫院免費體檢,295個村(社區)將農村食品安全信息員的務工補貼35.4萬元納入了財政預算,每個信息員月平均100元;每年定期分兩次對農村食品安全信息員進行考評,考評結果在縣政府信息網站上公示;每年定期組織農村廚師在所在地政府舉辦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班,並進行考試,將成績在縣政府信息網站上公示;每年夏天來臨之前,我們在十二個鎮(區)農村廚師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班上,都能看到他講課的身影。

在他和所有市場監管人的努力下,南漳的農村集體聚餐冒險的少了、風險小了、危險沒了,近年來,每年雖然申報備案的聚餐達5000多次,但沒有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在每年春秋兩季的開學之際,在南漳縣86所學校和107家幼兒園的食堂總能看到龔達國的身影,他會身體力行地檢查所有學校食堂的原材料、食材購進的索證索票、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食堂設施設備的完善配套、食堂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他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了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日記臺賬的重點,並在南漳全縣推廣,讓學校主要負責人、食堂管理人員、食堂從業人員做到了"六個明白",即:一餐從業人員該幹什麼?一日食堂安全管理人員該幹什麼?一週學校分管領導該幹什麼?一月學校主要領導該幹什麼?一季度市場監管所該幹什麼?一個學期縣市場局該幹什麼?

每年的春秋兩季,他都會與當地教育、衛健等部門組成專班,多次深入每一所學校查隱患、堵漏洞。在他的努力下,該縣的學校食堂再也沒有剩菜剩飯,沒有辛辣刺激菜了,每個菜都煮熟煮透,學校食堂全都實現"明廚亮灶"。

每一年的中高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我們總在各個考點考生就餐的後廚見到汗流浹背的龔達國在仔細地開展食品安全檢查。

他歷來都把中高考作為自己的大考,自2012年劃轉到現在的工作崗位上,龔達國已經值守了八個夏季。每一次考試他都是顫顫驚驚、如履薄冰,因為中高考每年全縣都有5000名左右的考生,牽扯到5000個家庭。

每次開考前幾天,他都要早早地來到食堂,看有沒有發芽的土豆、四季豆、黃花菜等,看菜是不是煮熟了、煮透了,是不是沒有辛辣刺激的菜。他將食堂後廚當作自家的廚房一樣,把購進的食品原料如同自己食用的一樣,把考生們用的餐具用具消毒如同自己用的一樣。

在該縣南一中採訪時,我們剛好碰到了學校校長汪明虎:"我們每次發現有二三個孩子發生上吐下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總是第一時間請他上來給我們檢查,直到查清原因是感冒病毒、諾如病毒不是食物中毒為止。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要請他帶隊上來對食堂進行檢查,這樣我們睡的才安穩、踏實"。

創衛的路上,不讓一個餐飲食品經營者掉隊"。這是龔達國在創衛動員會上扔下的一句鏗鏘有力的誓言,在創衛攻堅半年的時間裡,他跑遍了全城729戶餐飲戶,最少的一到兩次,對那些釘子戶、難辦戶他得跑不下五六次。

發放宣傳單、召開培訓會,南漳縣市場監管局打出了治理髒亂差的組合拳,通過實行"餐巾紙不落地,讓南漳縣更美麗"等有效措施,我們看到以前早餐店遍地的餐巾紙,現在都扔進了垃圾簍,沒有了白色汙染。

龔達國帶領早餐業主前往襄陽學習早餐示範店創建經驗,回來就提檔升級,很快在南漳颳起了早餐店美化、亮化、淨化的旋風,"明廚亮灶"達到了50%以上。

他通過向政府爭取獎補資金50萬元,分兩年對239家早餐店中優秀的100家,每家獎補5000元,使漳城的早餐店的餐飲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春伊始 一個基層市場監管人踐行他的食安夢

創衛那年,龔達國父親的病情突然加重。因為他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他父親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大。照顧父親的責任落到了龔達國的媳婦和兒子身上。每天下班後,龔達國的兒子要驅車25公里去照顧爺爺。因為感覺自己的父親把事業看得比爺爺的命還重,龔達國的兒子曾有一段時間因此疏遠了他。

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匆忙送走了病逝的父親後,龔達國化悲痛為力量,迅速投入了創衛的主戰場。正是他這種舍小家為大家,身先士卒的帶動作用,當年的南漳順利通過了省級衛生縣城驗收。

2019年,又是南漳縣的創衛年,是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升級版,創建國家衛生縣城。龔達國作為創衛的老隊員,由於經驗豐富,成為了該局黨組首先考慮的前線指揮員和主力攻堅隊員。

面對創衛資金缺口大、風險壓力大、監管責任大的難題,龔達國將該局執法大隊的"支部主題黨日"搬到了創衛現場,全面剖析創衛與食品安全的關係,用創衛的行動提升監管的質量,讓創衛成效增加食品安全的成色。

在龔達國的建議下,該局開展了回頭看,對創衛隊員履職盡責情況進行了回頭看,刀刃向內,見血、見肉、見骨頭;見人、見事、見思想。

他以身作則,頂烈日、冒酷暑、走街串巷,深入到每個經營業者家中,針對部分門店半天營業半天閒、夜晚營業白天閒、上午辛勞下午閒的情況,他及時調整戰略戰術,晨到早餐店、午守小吃店、夜襲燒烤店,幫助經營業者亮照亮證、索證索票、建立臺賬、完善制度,帶領同事們與經營業者一起開展"大清掃、大清洗、大清理",使餐飲店店容店貌煥然一新。

針對個別生意特別好、人手不夠而沒有辦證的經營業主,對年老體弱不方便到窗口辦證的經營業者,龔達國對他們採取了特事特辦:送《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小餐飲許可證》上門,受到了經營業者的高度讚揚。僅2019年創衛期間,龔達國和他的同事們就送證19份。

一位來自湖南的經營者拉著送證上門的龔達國說:"大隊長,南漳的經營環境真的好,有的地方對我試營業期間的收入要沒收和罰款,而你們卻送證上門。你們說需要我改正什麼?我一定帶頭改。"

同時,在龔達國的建議下,該局對屢查屢犯、問題不斷、髒亂差的經營者開展了治內傷、治外傷、治硬傷、刮骨療傷。該局先後處罰了多次警告不辦理從業人員健康證,兩次以上抽檢餐具用具不合格,消毒設施不全,使用過期調味料和超範圍超劑量非法添加添加劑的7戶經營者,尤其是對五戶菜品質量抽檢不合格進行了嚴管重罰,一舉震懾了不守法的經營者。

有一個違法經營者想減輕處罰,拿著紅包找到龔達國,被他毅然拒絕,這名小老闆說,你們吃著窩頭,還要對我們揮舞拳頭,不如拿著紅包找個枕頭。龔達國擲地有聲的回答說:"這就是我們的覺悟,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在龔達國和該局所有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南漳縣餐飲業以高分順利通過了創衛暗訪。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龔達國的初心,在實現一百零八個夢想的途中,他一直堅守著做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守護者的初心。(記者胡毅、通訊員趙興宇、鍾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