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为何科学家还没有打穿地球?是不敢还是不能?


小编从小的时候,就喜欢打洞玩,互相攀比,看谁挖的洞更深。有的时候,挖过的洞还要留着第二天接着挖。


长大后,我们逐渐忘记了这个游戏。不过,虽然我们忘记了,有些人还没忘记,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丰富,打的洞也越来越大、越深,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家们。

为何科学家还没有打穿地球?是不敢还是不能?

可是,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没有打出一个像样的洞来。前苏联的科拉钻孔,目前依然保持着世界纪录,大约是12公里,后来被封存。我国的地壳一号,大约也仅仅挖了8000米,目前还在钻探中。

可是,地球的直径可是有12756公里,我们才打了大约1/1000!我们为何无法将地球打穿呢?还是说,科学家不敢将地球打穿?

原来,地球的结构,并不是均匀的,而是越靠近地心就越密实。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越靠近地心,压力越大,所以地球的密度也就越高。

这个现象,仅仅在地壳就可以体现出来。

在地下几公里的地壳,地球的密度就已经非常高了。密度代表着物体的密集程度,密度高意味着同样的体积含有的物质更多,这个物体也就更坚硬。

在地下几公里的位置,岩石已经变得非常坚硬了,对于钻探的仪器来说就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同时,从地表挖起,越深的地方,温度也越高。在地心出,地球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差不多。即使是我们仅仅挖了8公里,那里的温度已经高达200摄氏度了!

因此,对于我们目前的科技来说,挖穿地球还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如果人类具备了挖穿地球的能力,我们就会真的挖穿地球吗?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为何科学家还没有打穿地球?是不敢还是不能?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挖出来的石头放在哪?

要知道,想要挖这么大的洞,首先要打得足够宽广才行。即使这个洞的直径仅仅有100米,想要挖穿地球,需要挖出来的石头也有4000亿立方米。这么多的石头,几乎可以填满半个长江!所以,如何处理这些石头,就是一个足以让科学家头疼的问题。

同时,在地壳以下,还有大量的岩浆。这些岩浆平时在地壳下就蠢蠢欲动,伺机而出。如果我们打一个洞给它们“提供便利”,很难保证它们不借机爆发,让人类吃尽苦头。

而且,这样巨大的洞,可能会对地球的结构产生影响。万一导致板块运动频繁,就会带来更加频繁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在确保这些问题可以被避免之前,科学家都不会轻举妄动。

另外,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地心可以产生出热量。而这些热量的来源,不排除地心核裂变反应的可能性。如果这种可能性是真的,那么当人类挖穿地球时,核辐射就会穿过地心来到地面,对人类造成危害。

为何科学家还没有打穿地球?是不敢还是不能?

为何科学家还没有打穿地球?是不敢还是不能?

所以,挖穿地球这件事,目前来说,还是不太现实的。科学假设要大胆,但是实施起来要稳健,不能漫无目的地瞎搞。

因此,即使我们真的具备了挖穿地球的能力,也不意味着就要动手去挖。人类的安全,高于一切科学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