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軍艦的錨鏈有多長?在深海的時候,船錨也可以觸到海底嗎?

秦皇見漢武


軍艦泊錨的目的是在海面上“扎穩腳跟”、避免在停止狀態下作業時因艦體搖動而出現安全問題,因此只要確保軍艦能夠平穩地在海面上停泊,就能夠達到泊錨的效果。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雖然軍艦的艦體內部空間有限、同時錨鏈的重量並不輕、設置過長也容易導致艦體配種失穩,但目前軍艦上的錨鏈長度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情況下的需求。目前驅逐艦級別的軍艦普遍具有超過300米的錨鏈、而巡洋艦的錨鏈能達到400米、重型航母的錨鏈甚至能超過500米,但通常情況下軍艦的任務海域水深基本不會超過300米,因此軍艦的絕大多數任務海域水深都不會超過錨鏈長度,錨鏈的長度通常來說是夠用的。

而在遠離陸地的遠洋深海海域,通常情況下軍艦又不會進行泊錨作業。而且,軍艦在航行前都非常注意任務海域的天氣狀況,在高海況、難以在海面停穩的狀況下不會穿越任務海域,或選擇海況較低的海域繞行。若需要在水深超過錨鏈長度的高海況海域停泊,可使用浮錨來增強在海面上的穩定能力、減少橫向搖動,而在低海況情況下軍艦可利用自身的抗浪性和減搖設計(如艦底的減搖鰭等)來避免艦體搖動。

需要注意的是,軍艦自身的減搖設計和浮錨並不能完全替代錨鏈,雖然錨鏈收放時間比較長、且適用海域有限制,但其為軍艦所提供的穩定性並非其他手段所能相比,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軍艦仍然會盡量採用泊錨來提供穩定性。


軍機圖


大學有個同學是船員,在貨輪上搞維護的,大學畢業就招去了,工資很高,當時還很羨慕!在吃飯的時候專門問過他這方面的問題:“深海幾千米深,下錨是不是就讓錨懸在水裡?停船下錨卡在岩石里拉不起來怎麼辦?”

雖然不是軍艦,但是對於船錨其實都是一樣的,也有一些借鑑意義!他的回答和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停船不一定就要拋錨的,一般港口外才有固定的錨位,這些都是探測好的,在海圖上有標註。拋錨前先和港口溝通,同意後才能下錨停船。錨區的選擇都在淺水區,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

對於船錨來說,不同噸位的船錨和錨鏈的大小不一樣,像航母這種大艦都是2個船錨的。錨鏈的長度以節為單位,一節27.5米,一般10節、11節左右,一共才300米左右。通常水深25米就算深水拋錨,超過50米就算超深水拋錨,在水深100米上下就不可以直接拋錨,下錨和起錨的方式如下圖:

圖:船錨的下錨和收錨的的過程,但是有一些錯誤,船錨要讓船停下不光是錨抓海底,其實鐵鏈子很重的,主要靠船錨和鐵鏈拖底來維持船穩定性

至於大洋中間幾百上千米,甚至幾千最深上萬多米地方,怎麼辦?答案更簡單,根本就不用下錨,那麼大洋中間要停船怎麼辦?答案會讓你失望的,直接關機停車,讓船在大洋中飄著就是了,飄幾公里遠根本不是事!如果要保證船不能亂跑,那就慢車航行!美國航母不也要時不時得停下來組織一下活動嗎?比如讓船員們盡情的洗個洗個海水澡!

如果不在錨地,又在淺水區或者暗礁區,需要停船又怎麼辦?難道還不下錨停船嗎?答案是不能下錨,因為海底是不可知的,隨便下錨有風險。比如錨真的就卡在岩石縫裡拖不起了怎麼辦?丟棄的話半年的利潤可就沒有了。如果運氣實在不夠好,勾住了海底光纜,這賣了大船也不夠賠,在這些區域只能採取慢車航行!

如果海航遇到颱風了呢?首先就是要關注天氣預報,儘量的躲開!但有時候“颱風”不聽話會改變風向的,躲不開了呢?那麼就調整航向頂風慢車航行,不能讓船的側面受風,這樣在顛簸的海面非常危險!


狼煙火燎


作為一個前商船的駕駛員,從我們商船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商船的標準錨鏈的長度使用節(shack)來表示,和航速節(knot)是不同的。錨鏈一節27.5M.而航速一節約為1.85km。一般情況下商船會有10多的錨鏈,例如我以前的有13節,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拋錨最多也就放到9節,抗臺的情況下會放到10多,不會全部放出去,放出去太多了,真的會收不回來,我們公司就遇到過!所以最多放到11節加著錨本身長度才300多米,大洋裡一般情況下都500+,所以在大洋裡是不回放錨的。

第二,我們在大洋裡有時候停車等候ORDER,就是隨著洋流漂航,不過也不是隨便哪裡都可以停車漂航,一般會選擇航行密度小的地方,水文條件好點的的地方。

第三,我們一般拋錨,也不是隨便選的,在等待泊位的情況下,一般會拋在VTS給的位置上,我們自己也好通過助航儀器來判定是否符合,地質如何,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一般情況下拋錨的好幾個小時。

以上就是我的拙見!


馬傑


軍艦就不清楚了,不過一般的船也就1000到2000米左右已經是極限了(1000米或以上的大部分都是鋼絲錨),再長收錨的時候,起錨機是吃不消的。超負荷運轉爆油管的比比皆是。再說太長的話,成本畢竟擺在那嘛。也不一定拽得住船隻,如果錨勾到礁石的無法起上來的話,也只有拋棄錨和鏈。一般遠洋漁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拋錨是不會拋鏈錨的,拋的是水錨,原理有點像降落傘的原理(但是還是有區別的),不過大很多。也不是原地不動,有水錨的情況下,一天漂走幾節是沒事的,也是在可控範圍內。如果遇到超大風浪(當然沒有達到颱風級別)是不拋錨的,直接開船用船頭頂浪,發動機超負荷運轉,輪機長,大管輪,二管輪,三管輪,加油工(極個別船有四管輪)是24小時在機艙輪流巡視不出來的,吃飯都是輪替或廚師送飯下去。走兩節被浪推回來三四節都是常有的事。駕駛室都是所有人輪班執勤,3個人一組。剩下的只能交給老天爺了。


黎明前的黑夜9194


現如今世界各國的各個軍事領域不斷研發新型的武器裝備,其中海軍就是重要發展之一,各個國家力求將自己的海上裝備發展為世界頂尖行列,軍艦就是海軍必備裝備,來了解下軍艦錨鏈的特性吧!


眾所周知軍艦在海上航行,是需要在海上進行停泊的,錨鏈最長也就300米,根據船隻需求也有不同長度的,所以船隻一般都停在淺水區。在深海區域,都是選擇將軍艦漂浮在海面上。


錨鏈的工作原理就是,錨鏈長度大於水深,就會因為錨鏈自身的重力插入海底,依靠自身重量與海底產生摩擦,讓船隻得到相對靜止的程度,而且為了防止走錨,船上動力系統會全部關閉,反之,需要船隻動力系統恢復才能起錨,不先恢復動力的話,船隻會隨著風浪漂流,十分危險。

可能有的人會說,加長錨鏈不就可以了嗎?其實不然,因為錨鏈本身很重,若加長,本身對船體也是一種負擔,而且錨鏈都是靠著起錨機收起錨鏈,如果錨鏈太重,就會導致無法將錨鏈收回,因為這樣而拋棄錨鏈也是不可行的,錨鏈的價格可不便宜,在深海區選擇漂泊是最好的選擇。



風雪二頭


錨鏈長度有限,一般比自身船長稍長(航母等大型艦除外),也就是200米以內。因為拋錨需要在規定的錨地,一般是泥質海底,30米深以內,錨鏈長度夠用了,再長也沒用,白白浪費了裝載量和艙容。深海一般漂航,正常是不能拋錨的!


溪水流沙1


我是貨輪船長,軍艦對錨鏈有什麼規定不太清楚,但是貨船對錨重和錨鏈的尺寸(粗細)是根據船舶大小來規定的。

至於錨鏈長度,一般商船左右各配13節錨鏈,每節鏈長27.5米;拋錨的時候,一般選擇水深20米以下海域,超過25米就是深水拋錨,操作上需要當心。當船舶在深海中時,是不需要拋錨的,直接停車漂航就行了。具體內容可以參看我發過的文章“拋錨那點事兒”

謝謝!


Logbook航海日誌


錨鏈的長度一般是艦長的1.5倍,錨地的深度一般都在40來之內,不會太深的,錨鏈的長度太長,強度就減弱了,長了沒用,錨鏈櫃也是有限度的,軍艦在深海是不允許拋錨的,艦艇條令規定軍艦在公海(深水)不允許停車,必須動,不然就是靶子(死目標)。


潛望鏡kangjixiang


看軍艦的型號,一般都會有備用的,肯定能到海底啊,只是淺海地區,不到海底怎麼固定啊


全世界誰傾聽你222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