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孩睡覺一定需要被哄嗎?

憶小黑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該不該哄小孩睡覺,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是選擇哄著孩子睡覺。

1、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快點睡覺,因為哄孩子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孩子睡了家長就可以做一些自己的工作和更好的去休息。

2、孩子還小,睡覺需要安全感。所以在睡覺是都需要家長的陪伴,這樣孩子才有安全感,才能夠安穩的睡覺,這就需要家長去哄著睡。

3、孩子睡覺還需要家長給製造安靜的環境,有的孩子怕黑,一直開著燈才能夠睡覺。

4、在孩子大點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考慮是否讓孩子自己睡覺,並與孩子分床睡了,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就不需要家長哄著睡覺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奮鬥的不倒翁


你好!首先我是一個四歲寶寶媽媽

對於是應該哄寶寶睡覺還是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睡覺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不用特別誇張的抱著寶寶哄睡!而是首先應該給寶寶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睡覺時可以給寶寶講故事或者太小的寶寶可以放點舒緩點的音樂,不要在過於吵鬧或光線太亮的環境下就行了!相信寶寶就會睡的香香的了!小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有助於智力以及個子生長髮育!還記得有一次我家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晚上家裡來了客人在客廳聊天然後我家寶寶就非要在客廳玩不願回房間睡覺💤然後我把他哄到臥室安靜了之後不到三分鐘小呼嚕就打起來了[捂臉]希望我的建議對寶媽有用!祝我們的寶寶都健康成長!


想要和你成為陌生人


我想題主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有老人說抱著哄小孩睡覺,以後小孩就只能抱著哄著睡,不然就不睡。

其實不必擔心,我家兩個孩子小時候我都是該抱著哄著睡還是抱著哄著睡,只是一切都順其自然,等孩子快睡著的時候就不抱,放到床上讓他適應床鋪柔軟舒適的感覺,到現在長大的時候,兩個孩子都是瞌睡的時候自己到跑到床上睡,而不是讓抱著哄著。

所以抱著哄著睡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順其自然。

第一,當孩子不瞌睡的時候,就不要強行抱著孩子哄睡。當孩子想玩耍的時候,他的精神是非常興奮的,而睡眠需要平緩舒合的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大人強行抱著孩子哄睡,只能讓孩子不停的哭鬧,帶孩子哭鬧了,累的時候也會睡著,但是這違背了孩子的意願,讓孩子產生不安全的感覺。當多次違背孩子的意願保護孩子睡覺,孩子不安全的感覺就會加重,當沒有被抱哄的時候就會驚醒,只能被抱著睡覺。

第二,平緩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的睡意。當孩子情緒非常激烈的時候,是不會想到睡覺的,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提前半個小時平緩孩子的情緒。這時候玩具是不能給孩子的,但是可以帶著孩子走來走去,或者給孩子用柔和的聲音講故事,唱兒歌,都可以平衡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平靜下來的時候,可以把孩子放在床上,這個時候家長 可以躺在孩子旁邊給孩子唱兒歌講故事,輕輕撫著孩子的背,孩子很快就會有睡意睡著。

結束語:當孩子不瞌睡的時候不要硬哄著孩子睡覺,可以溫柔的對待他:唱唱歌,講講故事。孩子感受到的不止是家長的愛意,還有安全感。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孩子會慢慢的,平靜的入睡。


曦寶和伊寶


寶寶睡覺要不要哄,這是很多家長都很煩惱的事情。哄著睡要怎麼哄,大多數人都是搖晃著哄睡覺的吧!這是很錯誤的行為哦!搖晃哄睡這一常見行為會導致孩子死亡。這個你知道嗎?

搖晃哄睡這一常見行為怎麼會導致死亡呢?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嬰兒腦部比成人的腦部柔軟、脆弱,劇烈的搖晃確實可導致意外發生。正常情況下抱著孩子搖兩下,或者放在搖籃裡面哄,這種幅度一般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因此有專家分析,上述案例中的小女孩可能是因為“嬰兒搖晃症候群”而喪命。所謂“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地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

 為何劇烈搖晃會導致女嬰死亡?1歲以內的嬰兒顱腦還在發育期,顱骨的生長速度遠遠大於大腦的生長速度。由於嬰幼兒的頭部約佔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為10%),且嬰兒腦部比成人的腦部柔軟、脆弱,加上頸部肌肉較柔弱無力,所以在被劇烈搖晃時會造成孩子大腦不停地和顱壁發生碰撞,從而導致腦部血管挫裂引起腦出血,甚至死亡。

所以,大家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一定不可以劇烈搖晃哦!

怎樣才能讓寶寶安全、快速入睡?

1、營造良好的睡覺環境

如果孩子在睡覺前情緒比較興奮、激動,就不容易有入睡的感覺,因此,想要孩子很好地學會入睡,家長必須要給他營造良好的睡覺環境。具體要怎麼做呢?比如說,我們希望寶寶能夠在八九點的時候入睡,那麼快到8點時,家裡要逐漸安靜下來。家長可以分別到自己的房間去躺著,或者是通過把燈關暗一些,把電視先關上等等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安靜下來並且很快入睡。

 如果是大人哄孩子入睡,那大人首先要有睡覺的行為。家長可以躺在床上給寶寶講一些小故事,或和寶寶做一些小遊戲。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講的故事或所做的遊戲應該是舒緩、平和的,不會讓孩子過度興奮的。待孩子安靜下來後,我們就可以逐漸引導他入睡了。

2、不要摟/抱著寶寶入睡

 其次,家長千萬不要摟著或抱著孩子睡覺。因為寶寶剛睡著的時候還沒有進入深睡眠,一旦你放下他時,他可能很快就醒了。而且老抱著寶寶睡覺,對孩子脊柱發育並不好,所以最好是能夠讓寶寶在吃飽了奶之後,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如果孩子已然習慣被摟著、晃著才能入睡,那我們應逐漸把這動作減少。比如說我們開始抱著孩子一邊走,一邊哄,然後逐漸過渡到不走、只晃,再到摟著、不晃,再到摸著他睡覺,最後到他自己安靜入睡。

每次我家寶寶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我會把家裡的電器,燈關掉,營造一個安靜的睡覺環境。在慢慢的哄著睡覺,一小會他就會自然睡著。


烏龜兒


打擾了,不請自來,當然要哄小孩睡覺了。不僅要哄還得注意怎麼哄。

寶不睡,危害很大。

長期睡眠不好的寶寶,會出現生長髮育落後、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的情況。

因此,白天儘可能不要讓寶寶邊吃奶邊睡覺,也不要讓寶寶形成含著安撫奶嘴入睡的習慣。當然,最好也不要每次都在寶寶入睡前又抱又拍又搖晃。

這些入睡前的幫助就如同寶寶的柺杖,你給的幫助越久,寶寶醒來之後,仍然會需要那麼多幫助才能繼續入睡,那麼寶寶學會自己獨立睡覺的能力就會越晚。

所以在寶寶入睡前清醒狀態時,就把寶寶放在床上哄睡,將更有利於培養寶寶自我入睡的能力。

當然我也知道,這一點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但是如果你堅持這樣去做,並且不要因為反彈就輕易放棄,不斷地鞏固,寶寶終究會在某一天給一個驚喜。


回叨過趣


因人而異

比如剛出生的小寶寶可以哄他入睡,這樣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會有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反之如果長期哄寶寶睡覺的話,這樣他會從本質上形成一種習慣上的依賴,比如那天沒人哄他睡覺了,他就不睡覺了。

解決方案:1.我們可以給予剛出生的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在這個時期哄睡當然是個不錯的辦法,隔一天哄一次,隔兩天哄一次這樣更替的方法既可以滿足寶寶👶所需要的安全感,也可以讓寶寶👶不產生依賴。

如果我所說的對你有所幫助

幫忙點個贊加關注呀~感謝各位看官大人[祈禱]



0一個普通的高中生0


必須的



那天這地有我


孩子睡得不好的話是會對他的身體的成長以及智力發育是有影響的,那麼怎麼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特點來哄寶寶睡覺。接下來為大家講解了科學的睡眠知識,幫助家長在管理寶寶的時候應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只有先了解寶寶的睡眠特點,才能培養出會睡覺的金寶貝。
不同月齡寶寶的睡眠特點
1. 睡眠週期


剛出生的寶寶睡眠週期非常短,每個週期大概是50~60分鐘,所以寶寶睡覺非常不安穩。我們把新生兒的睡眠分為兩類,一類稱為quiet sleep,安靜睡眠;另一類稱為active sleep,活躍睡眠。新生寶寶的活躍睡眠大概佔50%,3個月之後睡眠的生物節律才逐漸形成。這時候睡眠週期也會逐漸變長到90~120分鐘。夜間睡眠是不斷循環的,睡著之後並不都是深睡眠,而是有深淺、高低起伏之分的,往復循環。正常的寶寶晚上都會有2~6次短暫的覺醒,如果寶寶是睡神寶寶,那麼在短暫覺醒後,依靠自我調節和自我安撫能力,很快就能睡著了;如果是睡渣寶寶,在每一次覺醒的時候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過渡過去,總是需要家長的幫助,就會造成夜醒的次數比較多,持續時間較長。這也就是了解睡眠週期的重要意義。
2. 寶寶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推薦,0~4個月的寶寶睡覺的時間推薦量是14~17小時,4~12個月的寶寶睡眠時間推薦量是12~15小時,1~2週歲是11~14小時,到了學齡前,睡覺的時間也要在11~13小時,到了學齡階段要睡11個小時左右,到青春期要睡8~9個小時,成人要睡6~8小時,老年人要睡6小時左右。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睡眠需求,無論是寶寶睡眠不夠還是媽媽睡眠不夠,都會造成情緒上的煩躁不安,所以保證媽媽和寶寶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但是,要強調一點,每個寶寶的睡眠需求差別很大,有些人天生是long sleeper,長時睡眠者,也就是要比普通人多睡兩個小時;也有一些人是short sleeper,短時睡眠者,可能比普通人少睡兩個小時,但是身體功能、生長髮育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情緒也是好的。值得注意的是,推薦的睡眠範圍比較寬,只要寶寶睡覺的時間接近這個範圍就可以了。有的家長會抱著這樣一個信念:我的寶寶必須睡夠10個小時。如果睡不夠10個小時家長就非常焦慮,非常擔心,想著早點把寶寶放床上,能讓寶寶有機會多睡一點,但這樣反而弱化了睡眠與床的關係,降低了睡眠效率,增加了入睡困難或夜醒的問題。此外,寶寶睡得不好,媽媽非常焦慮、擔心,這樣會使寶寶很有壓力,睡不好好像對不起媽媽一樣。

有的家長會擔心寶寶一晚上醒很多次是不是有問題,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思考睡眠週期的知識。寶寶的睡眠都是分週期的,正常的寶寶每個晚上都要醒來2~6次。會睡覺的寶寶自己翻一翻身、動一動,很快就睡著了,所以他即使醒過來,家長也可能不知道。但不會睡覺的寶寶,每次醒來之後都會拉響警報,讓媽媽來當消防員,幫助他睡覺。因為他不能自主入睡,缺乏自我安撫的能力。
所以,如果寶寶夜醒頻繁,家長就要想一想入睡的時候寶寶是怎樣睡著的。對夜醒問題的處理,要回到晚上入睡時,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和自我安撫的能力。等寶寶這兩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夜醒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 睡眠結構
我們的睡眠分為快速眼動睡眠(也就是做夢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新生寶寶的睡眠包括兩類,稱為安靜睡眠和活躍睡眠,各佔50%。到了3~4個月寶寶安靜睡眠就變成了非快速眼動睡眠,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也就是說,到了4個月之後通常寶寶的睡眠就包含淺睡眠、深睡眠和做夢睡眠這三個部分。
做夢睡眠對寶寶的腦發育、認知功能非常重要。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做夢睡眠佔到了50%,到3歲時才減少到33%,從兒童到成人以後大概佔25%。為什麼新生寶寶,或者說在生命的早期做夢睡眠的比例如此高呢?因為做夢睡眠和寶寶的認知功能、記憶、學習,特別是對情緒信息的加工有關。做夢時寶寶有時候會表現出抽搐、呼吸不規則,或喃喃自語、哼哼唧唧,來回翻身,這都是正常的做夢睡眠表現,但很多家長就會誤認為是睡眠不安穩,想要去幹預,反而干擾了寶寶正常的睡眠狀態。

深睡眠屬於非快速眼動睡眠的一部分,非快速眼動睡眠還包括了淺睡眠。深睡眠的比例總體上大概只佔35%,且深睡眠的比例在前半夜比較高,一般出現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深睡眠階段,所以深睡眠對寶寶的體格發育非常重要,因此寶寶不能睡得太晚。
有的一兩歲的孩子到10點、11點才睡覺,像青少年、小學生一樣,甚至比成人還睡得晚。在骨骼、肌肉發展的快速期,寶寶睡這麼晚,就把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錯過了。長期如此,可能會對寶寶的體格生長帶來損害。對寶寶來說,睡覺不能睡太晚,一般在8點或9點之前,就應該要睡著了。
到了青春期之後,生物鐘傾向於往後延遲,孩子傾向於起得晚,但是因為上學比較早,所以孩子也不能睡得太晚,一般情況下青少年也不要晚於10點睡覺。我們對學齡兒童的睡眠推薦量是10個小時左右,青少年是8~9個小時,要保證足夠的睡眠量。
淺睡眠對記憶、學習也非常重要。寶寶一天中會接觸無數的信息,淺睡眠時候的腦電波和清醒狀態的腦電波非常相似,提示寶寶在淺睡眠當中還忙於加工這些信息,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會進入長時記憶,不重要的信息就像剪草坪一樣被剪掉了,減輕了我們的認知負擔。

家長不能期望寶寶一整晚都是深睡眠,因為深睡眠只佔35%,家長也要重視淺睡眠和做夢睡眠的重要作用,不能把淺睡眠和做夢睡眠中正常表現當成問題去處理,也不要過度打擾,以便寶寶獲得需要的完整睡眠。如果寶寶每次做夢不安時家長都拍抱,淺睡眠的時也拍抱,會干擾寶寶睡眠的正常過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480003b1fa0b04122a\

鄉村潮爸


問題隱隱透出一些焦慮,不知道父母因為什麼擔心。

通常關於孩子的養育,有個焦點就是孩子,孩子需要哄往往意味著孩子感到不安全,哄是個陪伴的需要,很多成年人失眠就因為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很小,這個陪伴是必須的,如果孩子上學了,有可能遇到什麼事情,孩子感到不安,陪伴可以讓孩子放鬆下來,通常內心的不安消除後,孩子就不再需要哄和陪伴。

有時候父母會給孩子膽小的評價,這個評價會讓孩子感到羞恥,但絲毫不會減輕內心的不安,反而加劇,因為孩子自己處理不了這個不安,又不敢跟父母講,會很害怕,情緒會不穩定,表現出行為上的問題,這時候要注意,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意味著內心有無法處理的焦慮,父母要能容納這個焦慮,孩子就會安定下來。


心的海


您好,我是68陌上花開,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夠有所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8829c812e584fb5b550687cba14968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