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宋朝之前還沒有鐵鍋,那古人是怎麼做飯的?

微影悼紅


你好。我是中正醫學。很高興為你解答。在宋朝之前是沒有鐵鍋,但是卻有鐵器。不過這類東西屬於珍貴的物品,普通百姓是沒有辦法使用的。在春秋就已經有了冶鐵技術,可是因為條件有限,技術也非常落後的問題。導致鐵的生產量極低,只能給皇親貴族們供應,而平民百姓們就只能看著羨慕。但是沒有鐵鍋就沒有辦法做飯嗎?那肯定不是,人類這麼聰明,總會有很多替代方法。

就像現如今,不少人在外面去野炊,即使不帶鍋,也能想辦法煮熟食物。最初原始社會的人們,通常都是用火直接來燒烤肉。隨著發展,又開始有了陶器,這些物品也是很耐高溫的,所以用來煮東西是完全沒有問題。再到後來又開始出了青銅鼎這類物品,這也是可以用來燉肉做飯,不過這類東西也算是比較珍貴的物品,通常都是有錢人家才會使用得起。

到了宋朝之後,鐵鍋也就出現了。不過這種東西仍然沒有被普及使用,很多平民百姓依然是用其他物品來替代鐵鍋。比如說甑,這就是一種陶製的鼎,不過這種東西通常都是用來煮東西,很少會用來炒菜。除了這種之外還有釜、鬲這類物品,這些也都是陶製物品,都是用來煮東西,很少會用來炒菜。

不過平民百姓中,能吃得上肉的人很少,油都看不到一兩滴,又怎麼可能炒菜呢?所以百姓家中用這些陶製的廚具就足以滿足日常的生活所需。而那些富貴人家們,肯定是喜歡吃炒菜,喜歡炒肉,所以他們的家中就會備上鼎、鐵鍋、鑊這類廚具。想要做飯燒菜、炒菜都是可以的。

由此看來,即使沒有鐵鍋,聰明的古人們也可以找到替代的物品。不管是能燒製食物的金屬,還是隻能用於煮湯熬菜的陶器,總之他們是不會讓自己看著食物餓肚子的。

在看完了古人們的這些廚具之後,我也是忍不住感嘆一下如今的好生活。現在的人們真的是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時代中,有著各種實用性超強的廚具。以前的大鐵鍋現在都很少有人用,大家都開始用更輕便的不鏽鋼鍋,不粘鍋之類的。這些鍋重量更輕,炒菜還更方便,導熱性還特別強,安全性同樣也很高。所以說,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高科技帶來便利的時代中,真的是我們所有人的幸運。



中正醫學


這個問題就是錯的,宋朝之前當然有鐵鍋,漢代就有鐵釜,只是由於漢人多有用陶器做明器的傳統,所以真正的鐵釜出土較少,但並不是沒有。

而所謂的宋以前古人用青銅釜的說法,實在讓人看了頭疼,哪兒用得起,銅器的價格遠遠超過鐵器,怎麼可能大規模普及到老百姓那裡去做炊具?

事實上,宋代之前沒有的是“淺底炒鍋”,注意這個描述,就是整個鍋的形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淺底”使得鍋的受火面增大,同時,鑄造也減少了厚度,使得熱傳導更好,也就可以實現“大火爆炒”。

在宋之後,炒菜開始大規模普及,而在這之前,只能是蒸煮烹之類的手法,而炒菜鍋也和“做飯”沒有關係,只和“做菜”有關係。

事實上,古人的做飯,曾經用過的炊具材質,有青銅器(極少),有陶器,有鐵器,既有蒸飯、也有煮飯,具體的器型不少,比如甗類似於釜甑的作用。甗的下半部是鬲,上半部是甑,這種蒸食器一直沿用到漢代。

綜上所述,畫個重點,就是作為做飯的炊具,鐵鍋早在漢代就非常普及,宋代新出現的只是“淺底炒鍋”,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