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國企現在流行一句話“覺得活多負荷重幹不下去了,可以辭職啊”,你怎麼看?

蘇sir21


我的一個朋友在煤炭企業下屬的電廠工作,這個煤炭企業屬於國企,也是比較大的礦業集團公司,每年的煤炭產量也有三、四千萬噸,而電廠就是利用煤礦洗煤廠洗出的煤泥進行發電,也相當於資源充分利用,屬於是中小型的火力發電廠。

我的這個朋友的父親是在煤礦上班,1999年他專科畢業以後就到他們企業的電廠參加了工作,但是由於他是礦務局的委培上的大學,參加工作以後只能是工人身份,永遠都當不上幹部,只能幹技術工人。


剛開始參加工作,他們單位的效益還不錯,每月工資加獎金收入也不低,在電廠工作雖然也比較忙,但勞動強度換出算太大,他是上三八班,主要是把煤泥用剷車裝到運輸設備上運到指定的使用地點,就這樣這個工作他一直幹了現在達到21年工齡,中間經歷了最慘烈2013年到2015面煤炭價格的大跌,雖然2016年煤炭價格又快速上漲,但是他們集團公司就是在這3年煤炭大跌階段虧損嚴重,很難恢復元氣啦,從此一蹶不振。

他們的收入也隨著這次單位的虧損大幅度降低,一直到現在才比2013年的最低收入稍微漲了一些,也就能達到以前收入的三分之二,目前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他這個高級工才能領到3500元左右,仍然幹著相同的工作,待遇卻永遠上不去啦!


我有時候和他一塊聊天,他也是很鬱悶,總是說,在這樣的傳統企業工作,把最好的青春都獻給了他們,之以前大學學的專業也廢啦,工作20年也沒有學到什麼專業性強的技術,更不要說學到什麼高新技術啦,有時候實在是感覺活多收入低不想幹啦,想辭職再找工作幹,但是仔細想想自己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三沒有資源,辭職了能幹什麼呀?萬一出去了找不到工作怎麼養家餬口呀!

他說他的不少同事這是和他情況差不多,這麼多年乾的大都是技術含量低的工作,雖然晉升上了高級工,但自己多少斤兩心裡有數,根本不敢出去到私企應聘,他們自己就感覺幹這麼多年工作算是荒廢啦!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啦,只有在單位繼續幹下去,雖然忙點、累點,收入低點,但至少有保障,不逼的實在沒辦法就不會辭職出去找工作,就這樣過一天算一天吧!這也是一些傳統國企員工的悲哀吧!


姜懷坦


這句話其實不同的人對鐵飯碗的解讀。鐵飯碗是指在一個好的單位或部門,工作穩定,收入無憂。

如果有三類人看國企流行的這句話,其實包含有三種意思。

1.領導說這句話,包含著一種對自身國企的優越感。

他的潛藏意思有兩種,一是國企福利好待遇好,你事情多壓力大是應該的,這樣鐵飯碗的工作上哪去找?二是如果覺得不能勝任工作就辭職吧,外面大把多的人搶破頭託關係都想擠進來,少你一個人沒事,地球沒了誰都還會繼續在轉。

2.有的同事跟你說這句話,你就需要好好斟酌。

有的同事和你一起工作,任勞任怨,覺得壓力大負荷太重幹不下去,可以辭職,這是他一時間對工作的抱怨,跟你說了也許是想一起和你找認同感,這樣兩人可以感覺很親密,但最終他到底辭不辭職,又是他自己的選擇了。

而有的同事背景強關係硬,跟你說壓力大負荷太重,做不下去可以辭職,有可能是僧多粥少,外面搶著有想進來工作的人裡面,有他的親戚家人,內部人辭職了,外面的人可以增加錄取幾率,有更多的機會能進來。

3.如果是自己工作時,心裡一直在冒出來這句話:覺得工作多,負擔重,做不下去了,想辭職,那麼這就需要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

仔細審視自己最近的工作狀態,工作壓力大負擔重,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是工作太多,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崗位,還是覺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沒有找到繼續工作的動力,感到迷茫?確定好目前的狀態,才能有的放矢,做出決策和行動。

在國企大環境下,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身為員工的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呢?

1.做好本職工作,調整好自身工作情緒,做好向上管理。

在工作中事情多、壓力大、負擔重,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一味抱怨,把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從而影響工作進度和工作效率,這是不職業的表現。

嘗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理順自己的工作思路,換個角度工作,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注意觀察身邊的領導和同事,看看他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怎樣的,他們的優勢優點在哪裡,對自身的缺點和短處進行調試和彌補。

我們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做好向上管理,就是管理好好自己的領導同事。

根據調查,75%的員工離職,就是沒辦法處理好上下級的關係,從而員工感到壓抑勞累,甚至受委屈。國企官本位思想較為濃厚,做好本職工作,進行向上管理非常有必要。

2.永遠保持危機感,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專業能力。

工作中要樹立危機意識,凡事做好事先規劃,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和執行力。居安思危,學會適當跨出舒適區,在工作中要積極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專業能力,任何事情都提前準備好 Plan B,這樣才能有備無患。不要老是想著工作輕鬆,朝九晚五,穩定有時候也是你隱形的大敵。

永遠保持危機感,積極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專業能力,多考取相關專業證書,提高抗風險能力。繡花要得手綿巧,打鐵還需自身硬,鐵飯碗不再鐵時,擁有足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讓你在重新找工作時,心不慌,眼不亂。

3.辭職前請千萬做好準備,擁有隨時可轉身掉頭的能力。

在工作時,感到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錢少事多時,心中跳出了想辭職的想法。但是可千萬要忍耐住,做好辭職的準備再辭職,這樣才能防止遇到各種不可抗力的意外時,能扛得住,熬的起。

首先,要為自己準備一份辭職後的應急儲備金。應急儲備金能幫助自己在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保障自己的生活來源,確保好社保、醫保、公積金等不斷繳。

其次,做好求職準備,瞭解當前行業狀況和薪資水平,確保找到心儀的職位和工作。

最後,做個理智的職場人,得體離職,做好交接,言辭有禮,留有餘地。

你離職的樣子,體現了你職業化的程度,與年齡無關。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這種說法,別去計較、思考對錯,只要清楚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就好。若想實現凌雲之志,先需積蓄回天之力!當你身為草根時,不能改變環境,就先去尋找、塑造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就好。生存都保障不了的前提下,請不要談什麼對錯、好壞。

一、職場就三個選擇,除此三點之外其他都是瞎耽誤時間!

理性的來談,一個人在職場、企業中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1、坦然接納,乖乖的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多數人,沒有機會進入一個完全理想,完全合乎自己心思的企業。裡面會有各種讓自己看不慣、不舒服、不爽、不如意、壓力大的人事物。這就是職業生涯的常態。

一個選擇就是坦然接納!因為這才是社會的常態、職場的常態。

2、暫時忍耐前提下的努力適應/融入環境--積蓄力量--改變環境--甚至以實力改變一切東西!從而逐漸讓自己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面對社會、職場,內心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心懷正義、公平的一面。但是身為草根,明白自己目前的實力、地位、能力、處境。因此選擇暫時的忍耐與堅持。

在此過程中,通過自己一系列的職場智慧,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更有利的成長時間,從而積累實力、能力、業績、資源。

很多職場精英,就是從最基層一步步熬出來的!他們所在的企業環境不會比其他人更優越。即使是進入同一家企業工作的人,也會在若干年後出現能力、職位等等方面巨大的差異。

哦,對了!有些人一談起這個事情來,會氣不打一處來的。會認為那些混的好的,要麼是變壞了,要麼是變成小人了,要麼是走運了,反正得出的結論沒一樣是承認人家的努力。不壞成不了事兒!反正這個社會、職場,就是一個好人混不好、好人沒好報的社會、職場。老鬼對於這些人的觀點,懶得評價!

3、忍不住、受不了,走人!重新開局!

身在職場,並不見得非常“在哪裡跌倒必須在哪裡爬起來”,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可以重新尋找自己心儀的企業,甚至可以自己去創業或者做自由職業者。

這也是題目中所說的言論的另一種表述而已。

題目中所說的言論,本身是沒錯的!受不了可以走人!可以重新選擇、重新開局!


除了上面三種選擇,其他的沒有了!如果陷入負面情緒、陷入抱怨、委屈、迷茫之中,只是原地踏步、自艾自憐,一毛錢用處都沒有!

太多人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老鬼不喜歡去辯解、去爭論。只知道一樣東西:你每天有沒有在長本事?有沒有在積累自己的實力?有沒有在聚攏資源?有沒有為了未來的發展而做各種儲備?

別去找任何理由來辯解自己很懶惰的表現!別拿外部的原因為自己的懈怠、不努力、不學習找理由、找藉口!因為,沒什麼意義!最終害的人只是自己而已。


二、別把牢騷、吐槽等毛病包裝成呼喚正義的行為、包裝成擁有社會責任感的形象!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他能夠肩負多大的社會責任,能夠為社會做些什麼。

網絡時代確實人人都可以發聲,人人都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讓別人看到。但不能要將“傳播負能量、負面情緒、對社會諸多負面看法”包裝成正義的化身、正確觀點的傳播者!包裝成自己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引起社會、他人的共鳴,在激起正能量!太多人沉浸其中,洋洋自得了。

正如題目中所述的言論,一定會有一些人看到之後,條件反射式的開始吐槽、大罵甚至感慨國企這裡不對、那裡不好、這個領導不負責任、那個領導素質低下,不把國企說的狗屁不是都感覺不解氣。甚至延伸到說出這種言論的傢伙是多麼的爛!多麼的沒水準!感慨身為員工、基層的民眾多麼的水深火熱。

老鬼只能說:這種延伸,純粹浪費時間,純粹在自己耗費自己的精力。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負面情緒。讓自己毫無動能去做自我積累、提升的事情!

別以為老鬼在鼓勵別人隨波逐流!!!那些現象你以為別人都不知道?都認同?都麻木不仁?不吐槽就是沒有社會責任感?不跟著亂罵就是投機者?

.............................

真正理性的人,怎麼可能看不懂、但不到呢?

請務必清楚:自己既然心懷正義、公平,那就玩兒命提升自己、積累實力,讓自己獲得改變現狀的資本!才能讓自己發揮出自己更大的正面價值!而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只會讓自己天天浪費時間,根本沒心情、精力、動能去提升、改變自我!

三、天天呼喚、幻想、追求公平、合理之人,永遠不可能產生內驅力。

整個社會、時代都走在邁向更公平、更合理的路上,也是每個人的追求。職場也是如此。

但是,別去幻想自己能夠非常走運的正好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身為草根的你我,從出生開始就決定了,人與人之間根本不可能完全的公平!

換個角度:試想,如果你真的在一個完全公平、合理的職場環境中,思考——你現在的能力、水平,足以戰勝身邊的同事嗎?你已經具備了和別人公平競爭的能耐了嗎?

開句玩笑:即使在完全公平的環境裡,你現在的能力儲備,足夠你和他人競爭嗎?

說了半天,無論如何,實力才是根本!其他的,呵呵了。


題目中所談的那個觀點,沒什麼辯論的必要!因為那本身就是一個現象、一個現實而已。看到那種觀點,就氣不打一處來的開始聯想社會、職場、國企裡面的各種不良現象、人事物.......純粹是瞎耽誤工夫!

以上供參考吧。希望此文能帶給一部分朋友以思考、啟示。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對於一些國企中職工怨言"活重工作累幹不下去",領導層便冷言相對"可以辭職"的情況,"三味"談點個人看法:

1、從職工方而言。現在的國企是眾多謀職者的夢想。能進入國企,不僅工作相對穩定,而且待遇相對較好。在當今社會"快節奏,求效益"的大環境下,"活重工作累"可以說是普遍現象。任何謀職者在入職後都應有心理準備。實在無法承受,幹不下去了,辭職是你的權利和自由。當然,企業方也有權對不適應工作的職工,予以解職的權利。

2、從企業方而言。企業也不可以企業的"優勢"條件,任性對待職工。企業也應從制度的人性化角度反思,在處理企業利益與職工個人利益的關係上是否做到二者兼顧,是否存在侵害職工法定權益的情況。一個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管理嚴格是應該的,但也應注重職工思想教育,並讓職工享受到與付出相對應的報酬和認可。如果僅僅用一句冷冰冰的"可以辭職"來對待,這是很危險的,也是對企業發展十分有害的。如果職工有30%辭職,企業也基本完蛋了。只有讓職工以企業為家,能感受家的溫暖的企業,才有前途可信。

3、從社會發展角度看。讓勞動者的生活、工作越來越有幸福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對一個企業職工而言,其幸福感不僅表現在經濟待遇不斷提高,更體現在工作、生活更快樂。


三味聊教育


說實在,好的國企與私企一樣累,國企高管發脾氣,是因為國企領導比私企領導難幹,要想幹好,領導自己不能混,員工也不能混,雙方要互相體諒。

國企高管比私企難:一是學習多,機關事業單位學習的內容,他們都得學;二是考核多,紀檢監察考核、人事考核、業績考核、社會責任考核等;三是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多掙一個億的利潤,工資待遇還是不變,限薪沒有積極性,工資與民企差好幾倍。但責任感驅使你還得好好幹。

國企要進步,改革是必須,員工工作累,證明你是重要骨幹,證明單位在進步,人浮於事已改變。領導是氣話,無須太上心,但是反映意見,情商很重要,溝通講方法。

的確,如今社會找工作都不容易,國企的好處是規範、鍛鍊人,如果混得好,創業或去私企不用愁。特別受用國企的練歷。

相信自己,委屈要承受,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調整心態去奮鬥!


始寧郡主


1、含有諷刺的意思在裡面,諷刺你離開了國企還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2、同時也有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就像公務員一樣的存在

3、如果說這句話的是你的上司,那麼你就要檢討一下自己什麼時候得罪了你的上司,別人明顯的是在赤裸裸的排斥你

4、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句話你應該反思,離開國企你還能做什麼,有什麼特長,有什麼樣的職位是你可以做的,最少先給自己一個定位……

5、如果說這句話的是你的老闆,那麼你要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了,因為你肯定經常抱怨,而且這些抱怨已經傳到了老闆的耳朵裡,老闆對你很不滿意。

總之一句話,不管國企,私企,都要給自己提前想好退路,指不定哪一天失業,下崗的就是你,活著本身就不容易,好好努力吧


mini冷


國企基本上是三三制。

三分之一的關係戶,或明或暗,或軟或硬。自然他們的選擇性就很大,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三分之一的老油條,幹了很多年了,上下關係都很理順,挑不出毛病。沒大問題人家能幹到退休。

三分之一的背鍋俠,有了前兩類,剩下的當然是又苦又累錢又少。國企不太願意開這些人,不然誰幹活?

抱怨其實代表改變不了現狀。例如我一直想把一個關係戶弄走,她嘴碎不幹活還天天邀功,請假從來混賴,工作幾乎沒有閉環的。我們小組的組員都有意見,我也只能安撫了事。好多都是本科生啊!影響他們世界觀!


吃睡槍槍


其實這句話何止在國企流行呢,在一些私企也同樣盛行。經常聽有些老闆說,愛幹不幹,不幹走人。甚至於一些部門領導也氣焰囂張的動不動就說,不幹滾蛋。說實在的,開始聽到這種話,很反感,雖然不是說自己吧,但心裡也不是滋味。但聽多了,在看看周圍的現狀,逐漸的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任何事物真的是必須區別對待,就事論事,就人論人。這種話的背後有著不一樣的隱情,只有剖析了才能真正的讀懂。

一、一些喜歡抱怨、發牢騷的某些人,就欠這樣被領導說。

我工作的周圍總是有些人,總是各種的不合適,就像在這工作,受了多大的委屈、吃了多大的虧似的,十萬個抱怨。每天都是牢騷滿腹、乾點活就鬧,滿滿的負能量,讓周圍的人不舒服。員工小陶就是這樣一個人,她來公司已經十年了,一直以來對工作總是消極怠工、應付了事,仗著和老闆有點小關係,更是七個不含糊八個不在乎,氣焰很囂張。一天部門張經理給她分配工作,人家經理和顏悅色的對她說,她卻嫌工作量大,連喊帶鬧的。忍無可忍的張經理急了,對她喊道,不想幹,滾蛋。小陶一下子就閉嘴了,從此再不敢鬧了,讓你說,這種人是不是欠這個。

二、有些心直口快的人,遇事不懂得變通,傷了領導的面子,氣急敗壞的領導就會這樣說。

職場上一些老實人,只知道埋頭苦幹,不懂得討好領導,不會拉關係,雖然累沒少受,但卻不受領導賞識,加薪、晉級的機會自然也輪不上。日久天長,這樣的人就會產生怨恨的心裡,自然對領導就沒有好態度,說話往往就把握不了分寸,損害了領導的威信,因此惱羞成怒的領導就會喊出,不幹走人的話,以挽回自己的面子。

三、國企的領導這樣說,自然是出於財大氣粗、有實力。

畢竟現在的就業環境很嚴峻,找個國企這樣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企相比之下,肯定比較穩定,管理上也比較人性化一些,自然受到大家的青迷。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你不幹有的是人想幹,不怕你辭職,這就是國企領導的心態。


資深機械工程師


講真,我聽說過某副市長捱罵就是這樣的,“幹不了下去,想幹的人多著呢”!

大跌眼鏡吧!

人家之所以敢這麼罵,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知道你捨不得走或不敢走,二是確實有很多人在那排隊等著上位呢!

如果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你不是他那一撥兒的!


【奮鬥者邏輯】,把奮鬥變簡單!


奮鬥者邏輯


題主說的國企內部流行這句話,可以精煉成“閒累辭職啊”。我覺得這句話,並不流行。也許題主所在的國企比較艱苦吧,絕大多數國企人不會“嫌累”,只會“嫌不公平”,絕大數上司絕對不會對員工說“你嫌累辭職啊”,國企有人才流失率考核,你可以不幹活,但真沒人趕你辭職。

第一,用人力資源專業來分析“嫌累辭職啊”這句話,這是有市場道理的。

馬雲說過,員工辭職無非兩大原因,一是錢沒有給到位,二是心受委屈(其實,還是沒有位子、沒得到尊重,歸根到底還是錢沒給夠)。錢,到不到位,不是自己說了算,也不是老闆(國企上司)說了算,而是市場價格總體說了算。老闆(上司)給的錢,長期低於市場價格,員工就會辭職,跳槽到給出合理價位的公司。

嫌累,說明兩點:第一點,你的能力是勝任崗位要求,工作起來當然累了;第二點,你的崗位職責與你的工資不匹配,也就是說,上司安排給你的任務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重,超出了崗位職責承載的極限,然而工資又沒有同步增長,這是不合理的,員工有權選擇辭職,如果員工不敢辭職,企業也是不公道的,讓員工超負荷工作是不道德的。

第二,從國企現狀來看,怎麼辯證看待人浮於事與工作繁重呢?

不是故意“黑化”國企,據公開的上級講話中,說的很明白了。國企普遍存在大企業病,人浮於事,效率低下,這是國企通病。現實中,國企由於體制機制限制,不一般不辭退員工,幹部只能上不能下,造成大量崗位被積壓,員工能進不能出,幾乎沒有流動,工資能漲不能降,誰降工資誰就惹眾怒,員工群眾就會打差評,這些“老毛病”目前還沒有根治。

在國企裡,工作累的人不多,心累的人不少。幹活不太累,不幹活的心累。基本也存在二八定律,20%的人承擔了80%的工作量。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有關係有背景有來頭的人,上司的七大姑八大姨,這些人有個特點,不幹活吧,還特別愛挑人家的毛病,讓幹活的人心情也不爽快。

那些幹活的人,活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越來越累,但輪到提職加薪時,卻總是讓那些不幹活、有關係的人佔盡先機。上司一般也不會說,你嫌累,你辭職走人啊。因為,幹活的骨幹辭職了,上司還真的抓瞎。一般都會哄著你,下一次就是你了。反正下一次再說吧。要不就是講一堆大道理,讓你任勞任怨,給你一個先進,但就是不提職加薪。

第三,作為普通員工,遇到這種“逆境”如何應對呢?

記得有一句話,雖然在體制內,但要保持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

辭職不辭職,不是憑藉一句氣話就決定的。核心要素,是你有沒有離開體制過得更好的能力。你可以不服氣上司的不公平,但你有沒有取而代之的本事,如果沒有,你有沒有離開的能力,記住不是勇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而且離開後活得更好。

即使當別人怒懟你,你嫌累你走人啊。多半是對你不滿意,因為他知道你沒有本事拍桌子走人,早晚還得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所以,當你翅膀不硬的時候,別人訓斥你什麼,都要成為你奮鬥的動力,而不是置氣。他越是諷刺你,你就越不走,氣死他。

辭職不辭職,核心是能力,但不是動機。動機只有一個,你辭職是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不是因為其他的任何理由。不要因為上司諷刺幾句、同事瞧不起、人際關係不好,甚至不要因為工資暫時偏低等情況輕易辭職。辭職的唯一動機,我是不是辭職後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如果不是這個動機,都要暫緩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