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人說《平凡的世界》是被過譽的名著?

怪島


初讀《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學時代。記得當時是其他宿舍一位同學買了一套上、中、下三集,然後這一套書就在各個宿舍傳來傳去,常常是一集還沒看多久,就被別人搜走了,再也找不回來。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迅速火起來,首先在於作品的文字淺顯易懂,整部作品很少出現晦澀難懂的典故,人物的話語質樸而有感情,讓讀者很容易就被帶入小說當中去了。

其次,《平凡的世界》小說的背景,是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前期這段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正是中國農村發生大變革的時期。小說所要講述的故事,正是農村中一戶普通農民的在改革開放大背景下的生活變遷。在中國社會進行大變革之時,這種變革對於普通農民的影響究竟如何?作者並沒有採取過多的政治化、僵化的表現形式,只是以孫家人為主線,把農村中各色人等的生活變化非常貼近實際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這段特殊時期的歷史,就是那個時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中國人都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平凡的世界》很容易就在讀者中引起共鳴。比如說,小說開篇時寫到主人公孫少平吃飯時,雨水滴下,卻將鍋裡的油濺到眼睛裡,頓時眼睛被酸得閉上了好一會。這樣的生活細節,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許多農村住宿生而言,都倍感親切。《平凡的世界》寫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平凡人的平凡成就,甚至是平凡人的平凡災難,所以才得到了大多數平凡人的高度認同。

這是《平凡的世界》能夠長期暢銷的根本原因之一吧!

然而,對於那些長期關注路遙作品的專業人士而言,他們看待《平凡的世界》的角度卻不一樣。也許在他們看來,《平凡的世界》不過是放大版的《人生》。這一點,看過路遙全集的人就能體會到。路遙的作品,特別是小說,風格出奇的一致。相比較而言,《人生》對於那些文學界的專家而言,才能更稱得上是一種突破。《人生》出版後,改編成了電影,還讓電影的女主角成為了影后。但《平凡的世界》無論是文字、思想層次、人物設計等等各方面,相比較於路遙之前的作品,都沒有大的突破,對人物理想、觀念、性格等等各方面設計得都過於完美和理想化。因此,雖然《平方的世界》表現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事,但其中人物過於完美化的形象及性格設計,卻距離實際生活中的人物較遠。某種程度上,《平凡的世界》就是為普通人設立了一系列的道德偶像。而這一點,在路遙的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

這也許就是文學界專業人士對《平凡的世界》存在不同看法的緣故吧!

然而,雖然《平凡的世界》有其不足,但作為反映中國社會大變革時期一部宏偉著作,其價值和魅力依然值得肯定。雖然對路遙本人來說,《平凡的世界》也許就意味著他文學創作的天花板,可它依然是當之無愧的、反映那個時代平凡人生活大變遷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