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被过誉的名著?

怪岛


初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学时代。记得当时是其他宿舍一位同学买了一套上、中、下三集,然后这一套书就在各个宿舍传来传去,常常是一集还没看多久,就被别人搜走了,再也找不回来。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迅速火起来,首先在于作品的文字浅显易懂,整部作品很少出现晦涩难懂的典故,人物的话语质朴而有感情,让读者很容易就被带入小说当中去了。

其次,《平凡的世界》小说的背景,是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前期这段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农村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小说所要讲述的故事,正是农村中一户普通农民的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生活变迁。在中国社会进行大变革之时,这种变革对于普通农民的影响究竟如何?作者并没有采取过多的政治化、僵化的表现形式,只是以孙家人为主线,把农村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变化非常贴近实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就是那个时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中国人都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平凡的世界》很容易就在读者中引起共鸣。比如说,小说开篇时写到主人公孙少平吃饭时,雨水滴下,却将锅里的油溅到眼睛里,顿时眼睛被酸得闭上了好一会。这样的生活细节,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许多农村住宿生而言,都倍感亲切。《平凡的世界》写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平凡人的平凡成就,甚至是平凡人的平凡灾难,所以才得到了大多数平凡人的高度认同。

这是《平凡的世界》能够长期畅销的根本原因之一吧!

然而,对于那些长期关注路遥作品的专业人士而言,他们看待《平凡的世界》的角度却不一样。也许在他们看来,《平凡的世界》不过是放大版的《人生》。这一点,看过路遥全集的人就能体会到。路遥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风格出奇的一致。相比较而言,《人生》对于那些文学界的专家而言,才能更称得上是一种突破。《人生》出版后,改编成了电影,还让电影的女主角成为了影后。但《平凡的世界》无论是文字、思想层次、人物设计等等各方面,相比较于路遥之前的作品,都没有大的突破,对人物理想、观念、性格等等各方面设计得都过于完美和理想化。因此,虽然《平方的世界》表现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事,但其中人物过于完美化的形象及性格设计,却距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较远。某种程度上,《平凡的世界》就是为普通人设立了一系列的道德偶像。而这一点,在路遥的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

这也许就是文学界专业人士对《平凡的世界》存在不同看法的缘故吧!

然而,虽然《平凡的世界》有其不足,但作为反映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一部宏伟著作,其价值和魅力依然值得肯定。虽然对路遥本人来说,《平凡的世界》也许就意味着他文学创作的天花板,可它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反映那个时代平凡人生活大变迁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