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虽然珍珠港事变已经过去78年,但关于它的阴谋论一直不曾停止。珍珠港袭击这场前所未有的、极其大胆的行动,即使是日本海军的高级官员也反对说风险太大了。为何偷袭珍珠港这么大的动静,情报网络高度发达的美国事先却没有一点察觉?三艘航母真是碰巧离港才幸免于难吗?偷袭发生前,罗斯福就命附近的港口的医疗组织准备大量的医疗物资和人员仅仅是巧合吗?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阴谋论者甚至认为,总统罗斯福事先已经知道日本的袭击计划,他和其他华府的高级官员,包括美国陆军和海军的将领们,故意把他们的军队力量置于极度危险之中。虽然很多人认为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是事先知情的。但主流观点是不赞同的,因为美军的损失实在太大。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珍珠港被袭后,太平洋舰队几乎丧失了作战能力,虽然航母侥幸逃过一劫,但在珍珠港事件前,除了日本航母作战理论已经十分完善,其他国家海军都还处在以战列舰为主的巨舰大炮时代。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一、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

  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二、日本妄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野心.

  “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近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亚洲政策的结果,是“大陆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其出发点是乘英、法等面临德国的长驱直入自顾不暇之际,夺取西方殖民者在南亚,东南亚的殖民地,使日本的势力实现从“东亚”向“南亚”"东南亚"的扩张,妄图建立一个大日本帝国。但是,由于战线太长,加上陷入了中国战区不能自拔,为了解决扩大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等问题,日本打出了“共存共荣”的旗号。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亚洲国家抓壮丁,解决日本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亚洲各国的掠夺正当化,还可以以假象蒙蔽日本人民。正如北岗伸一说的那样“在日本决定重要政策的过程中,解放亚洲并非主要目的,‘自存自卫’才是其经常性的目标。”

  三、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不和

  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屡屡得手,使得其在大本营参谋部占据上风,海军为了证明自己制定了南下的策略。连山本五十六自己都说了偷袭珍珠港只是唤醒了美国这只沉睡的猛虎,他也知道日本不可能战胜强大的美国。和美国开战算是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罢了。根本不是什么日本自己感觉良好,妄图打败美国,称霸太平洋之类的。事实上,珍珠港战役日本只炸沉了“亚利桑那”号一艘战列舰,如此长距离的奔袭不可能完全消灭一个大舰队。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四、东条英机上台与山本辞职相要挟

  日本参谋本部原来一直存在着“北进”和“南进”两派之争,“北进”派力主在时机成熟时进攻苏联,向西伯利亚方向扩张。“南进”派主张向东南亚扩张。就一般正常情况而言,苏联经过“十月革命”、内战、被波兰击败以及苏芬战争,比英、美弱得多,“北进”是个相对稳妥的扩张方案,“南进”则要同西方列强“硬碰”,十分冒险。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1941年10月17日东条英机继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同年11月初,以东条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的决定。11月中旬,东条在临时议会发表战争演说,谴责英、美阻碍日本进行侵略扩张,号召国民节衣缩食,叫嚣一亿国民齐上阵”。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

此后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战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于是,山本指挥联合舰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开始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模拟训练。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

  五、日本的国力决定必须孤注一掷

  日本的国力决定必须孤注一掷的对美国进行偷袭,给予美军重创,才能夺取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美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41年太平洋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工业潜力再开展前却没有激活.

解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因此,读懂珍珠港事件等于读懂整个二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