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精神分裂為什麼會殘留症狀?

打羅哥


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會有殘留症狀,起碼其中一部分患者在緩解期的時候也可能達到完全緩解沒有任何殘留症狀的程度。但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即使耗費數個月,出院的時候也總是會殘留一些與周圍人格格不入的症狀。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是一種目前已知最嚴重的慢性致殘性精神障礙疾病。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會殘留症狀?

其實越是發病次數少,尤其是首次發作,首次治療足量足療程的患者,越容易達到最大限度的緩解,甚至不留任何殘留症狀。相反,越是發作次數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越是很難達到完全緩解的程度,即使經過再長時間的住院治療,出院的時候也會殘留一些幻覺?妄想?或者情感反應欠協調等等的精神症狀。

這與精神分裂症作為嚴重精神障礙,進行性加重的疾病本質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最近幾年高度發達的醫學影像學也驗證了這一點,剛剛發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核磁片子與常人無異,隨著發病年齡和發病次數的逐年增加,對照的核磁片子上可以清楚的找到腦結構方面的改變。比如下圖,健康組,首次發作組,反覆發作組患者的腦部核磁均可以清晰的展示出一系列的腦部結構變化。

但確實有一些患者在發病的初期接受到規範的治療後可以達到完全緩解的程度,這一點觀察最近國際上對於精神分裂症診斷的演變就可以看到。在去年頒佈的國際疾病診斷標準第11版中,關於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已經增加了精神分裂症,首次發作,完全緩解和精神分裂症,多次發展,完全緩解,兩個不同時期的完全緩解診斷分型。可以說從世界衛生組織的角度也是承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確實可以達到沒有殘留症狀的完全緩解程度。

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殘留症狀

如果是首次發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還是建議最好達到完全緩解的程度,或者殘留症狀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判斷的程度下再出院歸家。如果達不到上述程度,只能說明患者的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通過調整藥物劑量,增加聯合用藥或是更換藥物等方法,是完全可以改善患者的殘留症狀的。

如果是3次以上的多次發作,殘留症狀往往難以完全去除,這個時候對於患者幫助最大的就是通過醫生的幫助,讓他們增加對疾病的認識,恢復對疾病的自知力,調整自己對殘留症狀的態度問題,減少殘留症狀對自身日常生活的影響,學會帶著症狀去學習。

因為反覆多次發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經存在一些不可逆的改變,包括腦部結構和心理上的,所以再想達到沒有殘留症狀,一定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能做的,對患者幫助最大的,就是教會他們學會和精神症狀共存。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最好還要增加社區康復項目,讓患者返回家庭,返回社會後有事可做,這樣也能更好的融入社會,融入家庭。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等於沒有未來,只要堅持治療,自我調整對疾病的態度,一定能夠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與疾病共存的平衡點。有問題可以評論區留言,我會幫你解答的。


我說精神


  以情感障礙及意志活動障礙為主,如情感淡漠、對人對事都漠不關心、言語內容貧乏、生活較前懶散、主動活動減少等,並伴有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及工作成績下降、失眠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情緒不穩,而易激動及緊張不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殘留的症狀不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但會伴隨社會功能進行性減退。


女人心如海底針


精神分裂患者主要表現思維上,有幻聽,幻想,膽小多疑,被害妄想,睡眠不足,心慌坐立不安。具體因人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