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教資綜合素質備考: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徵

  1.教育對象的全體性

  教育對象的全體性,是中小學素質教育最基本的特徵,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理解。

教資綜合素質備考:素質教育

  2.教育內容的基礎性

  ◆ 素質教育是為人的生存與發展增強潛力的教育,是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未來勞動者素質和各級 各類人才素質奠定基礎的教育,而不是進行某一專業或職業的特殊訓練。

  ◆ 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內容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觀點、基本行為規範、基本學習生活能力等 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讓受教育者擁有“一般學識”,而不是使其擁有“一技之長”。

  3.教育空間的開放性

  ◆ 課堂已不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和機械地強化訓練的場所,而是安排靈活與組合適當的、生動活潑的開放性教育場所。

  ◆ 教育不再侷限於課堂和書本知識,而是積極開拓獲取知識的來源和獲得發展的空間,重視利用課外的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與和諧發展。

  4.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 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國家教育方針中所規定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 素質教育促進學生髮展的全面性應把握好兩方面的規定性:

  其一,對個體來說,既要保證全面而和諧地發展,又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其二,對群體而言,既應保證他們全面和諧地共同發展,又允許群體中個體之間的發展存在相對差異性。

  5.教育價值的多元化

  ◆ 素質教育必須滿足學生個體生存與持續發展的需要,使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發展、學會做人、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學會共同生活。

  ◆ 素質教育必須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揮其特長及潛能,使其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展,充滿創造的活力。

  6.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 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同時,改變以往只重書本知識、忽視實踐能力培養的現象。

  7.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

  ◆ 素質教育不是把學生看作知識的被動接收器,而是看作知識的主人;不僅僅把學生看作認知主體,更重要、更本質的是把學生看作包含認知方面和非認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體。

  ◆ 各級各類教育都要堅持因材施教,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在人才的問題上,要鼓勵和支持冒尖、當領頭雁和一馬當先,這不是搞個人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合乎人才成長規律的必然要求。

  8.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 “終身教育”這個概念起初應用於成人教育,後來逐步應用於職業教育,現在則包括整個教育過程和人的發展的各個階段。

  ◆ 素質教育要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而且要給予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展。


素質教育思路導學

  素質教育強調要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起來。既充分重視學生共性的發展,對學生的基本方面的發展有統一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又要重視學生個性的多樣性,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評價方案,從而把學生的差別顯示出來並加以發展,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具有高度自主性、獨立性與創造性的人。

  【2016年下半年全國統考,1】筱筱喜歡唱歌跳舞。孫老師對她說:“成天蹦蹦跳跳的,沒有學生樣。學生得老老實實學習才行!”孫老師的說法忽視了()。

  A.學生的心理發展B.學生的全面發展

  C.學生的主動發展D.學生的主體發展

  【答案】B

  【名師詳解】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強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知識,也要注重學生道德素質、身體素質、藝術素養以及興趣的培養。題幹中的孫老師批評學生髮展特長,只關注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正如《決定》所指出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教育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展,這不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

  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

  發展,為此《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個別差異性。不同的認知特徵、不同的慾望需求、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價值指向、不同的創造潛能,鑄造了一個個千差萬別的、個性獨特的學生。因此,教育還要考慮學生的個 性差異,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作為國力競爭的基礎工程的教育,必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第一,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人格特徵和精神狀態。

  第二,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相輔相成。

  第三,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素質教育的發展脈絡

  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強調指出,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受教育者素質的提高,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997年,《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明確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目標,樹立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為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基礎。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006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2010年7月頒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