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韓國成功難以複製?為何說越南再努力也不會成為下一個韓國?

靜夜史


越南要全面實現工業化,像韓國那樣從一個農業國變成一個工業國,在目前的世界環境下,挺難的。

首先,越南要給自己培育一個工業化的基礎—重工業和化工業,這是所有工業門類發展的基礎。

我們建國之後,在改革開放之前,重工業和化工業已經發展了近30年,1980年代開始的中國經濟奇蹟,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賴於建國後30年的重化工業積累。

不過,這個重化工業是個投資時間超長、規模極其巨大的漫長過程,沒有一二十年的積累,沒有天價的資金投入,根本產生不了任何效益,也不能對國家的工業化產生任何推動作用。

韓國自朴正熙上臺之後,通過扶持幾大財閥,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和稅收上的減免等利益,並每年給他們注入大量資金,引導他們去發展重化工業,財閥有了國家的扶持,自然有積極性去發展這個一般情況下根本不會參與的又苦又累還掙不了錢的行當。

而且,即使他們在經營過程中出現鉅額虧損,政府也會不斷地給他們輸血,一直到1990年代,韓國有些財閥的重化工業還處於鉅額虧損狀態。

雖然如此,但韓國的工業基礎就是這麼實打實地建立了起來,依託美國和日本向韓國轉移工業技術,提供的資金和市場,韓國很快就實現了全面工業化,並進一步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

而且,在韓國邁入發達國家的過程中,能和韓國競爭的國家屈指可數,韓國面臨非常有利的國際環境,當時的美日和歐洲,基本上都把能轉讓的技術都轉給了它。

而韓國曾經有過的有利環境,越南幾乎沒什麼機會再遇到了,而較為優質的中低端工業的大規模轉移,越南能佔得到一點點就算不錯了。

越南現有的經濟模式,非常依賴於外資的推動,越南的進出口貿易,外資企業佔了8成以上,而越南的經濟活力也正來源於外資的持續湧入。

越南的製造業,基本上都是外資主導,除了一些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由國有控股,越南數得著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外資。

目前,越南政局穩定,西方大體上也比較“支持越南”,越南的經濟相對東南亞還是可以的,但萬一哪天有個風吹草動,外資要是整個什麼大規模撤離,那越南的經濟就瞬間崩潰了。

越南想要強化自身的經濟安全,強化強化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就必須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整套產業鏈和工業體系,而不是單純成為西方經濟的附庸,並進而完成越南式的工業化,目前來看,越南已經不大可能做得到了。

首先是重化工業的發展,越南在這個方面幾乎沒什麼基礎,動輒一二十年的長期投入和沒有收益,越南的財力根本無力支撐,外資也不可能出這個錢,越南的民族資本更沒這個實力來替國家分憂。

在承接其他國家的工業轉移上,如果說世界的高端工業體系被西方工業國家控制,那世界的中低端工業基本上都已經被我們給壟斷,我們以龐大的體量和市場優勢,讓任何工業門類到了中國,就不會再出去,對此,越南根本沒多少機會了。


雲中史記


筆者認為,越南要想成為下一個韓國,確實很難,理由有兩點,分別是,國際大環境,工業體系,毫無疑問的是,越南當前選擇走的是工業化強國的路線,不得不說,近年以來,越南GDP的增長勢頭確實很好,2019年更是創下了7.02%的高增長率,成為了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可是,越南當前的高增長率,是否可以持續下去?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國際大環境

國際大環境 在經濟發展領域,又被稱作戰略機遇期,越南當前之所以可以持續經濟高增長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是承接了東亞地區 大部分低端產業轉移,也就是中 日 韓的低端勞動密集型輕工業轉移,而這種低端輕工業體系,是無法支撐越南成為發達國家的;

理由很簡單,這些低端輕工業體系,只會追逐廉價的勞動力,和相對低廉的土地價格,也就是說,這些低端輕工業體系 不會永遠停留在越南,隨著越南用工成本的增加,這些低端製造業,下一次流動轉移,可能會從東南亞地區轉向非洲,如果越南在未來十幾年內,不能擺脫這種低端產業鏈,想要成為發達國家,甚至是趕上韓國,基本沒有可能;



工業體系

要知道,韓國之所以能成為發達國家,除了韓國自己抓住了歷史發展機遇期以外,還建立了一整套 完整工業體系,韓國不僅有發達的輕工業,還擁有非常發達的重工業,比如,韓國的汽車製造產業,造船重工產業,另外,韓國還依靠高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來帶動整個國家的GDP增長,這使得韓國整個工業體系,走上了中高端的發展之路,這一點,是當前的越南所不具備的,因此可以判斷,越南要想成為下一個韓國,短時間內恐怕做不到。




小柳聊聊兵


在亞洲地區除了日本之外,進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的目前只有韓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成功,有諸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還是看這個國家內外因素,特別是外在經濟發展環境,韓國經濟發展成功就是明顯的例子。1948年韓國獨立後,五十年代韓國曾經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經濟總量屬於倒數的前幾名,在一度時期裡韓國經濟落後於北面的兄弟。

韓國經濟發展是在朴正熙總統上臺之後,也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韓國式的改革開放。即通過大量派人去“出國勞務”,吸引外來資金投資發展本國產業,同時進行國家基礎建設。朴正熙親美派出軍事人員參加越南戰爭,獲得了美國的經濟援助和獎賞。朴正熙順利的爭取到美國還有日本的經濟援助,為韓國經濟快速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朴正熙成功的經濟政策被稱之為漢江奇蹟。

具體來看就是韓國與東亞的其它幾個國家和地區一樣,利用歐洲和日本的產業升級轉移機會,招商引資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經濟。在這一輪的世界經濟產業轉移中,包括韓國在內出現了亞洲經濟發展的“四小龍”。在獲得第一桶金的基礎上,韓國很好的規劃了經濟發展方向,並且及時升級了自己的原有產業。

朴正熙利用曾經是日本殖民地,在偽滿學習和工作時期認識的日本上層人物,爭取到包括岸信介等政客和財閥的支持。岸信介當年在偽滿時就認識了朴正熙,政治理念上都屬於反共保守勢力。日本在自己經濟騰飛之後,在資金和技術上對於韓國的支持幫助很大,基本滿足了朴正熙的援助要求。朴正熙自從1962年3月軍事政變上臺,一口氣擔任了18年的韓國總統,如果不是遇刺朴正熙還不會自動下臺。

韓國經濟發展基本上是以日本為模板,宏觀上以重點資金扶持財閥做大做強,產業上照搬照抄日本,所以至今韓國與日本高度的產業同質化。從造船業、汽車、白色家電以及後來的電子工業,韓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甚至在戰略視野上比日本還要寬闊。進入近代史之後,全世界的產業不斷的升級提高,產業分工轉移現象越來越明顯,密集型廉價勞動力產業,一次又一次的由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對於越南來說,國民素質和基礎條件與韓國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越南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處於戰爭狀況。二戰結束,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進入了和平發展階段。但是在越南,法國人走了以後,美國為了與蘇聯爭奪勢力範圍,取代法國殖民者發動了越南戰爭。這場戰爭歷時二十多年,直到1975年美軍撤出才結束。不過,越南獲得了國家統一卻沒有向發展經濟轉向,而是收不住腳不肯停止戰爭。

因為戰勝了美國自稱為世界第三軍事大國,分別在1977年軍事佔領老撾,1978發動入侵柬埔寨戰爭,1979挑釁北鄰大國被自衛反擊戰痛擊。越南1975年之前是反侵略戰爭,在這之後越南由受害者成為侵略者,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越南在國際社會的約束下被迫從柬老兩國撤軍。因為長期處於戰爭狀況,越南的經濟十分的不堪,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看到我國改革開放政策成功,越南也亦步亦趨的在1986年實行所謂的革新開放。

雖然越南調整了發展經濟的國策,但是在時間起步上落後於韓國三十多年。越南在革新開放之初,因為在步子上慢於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並沒有什麼起色。在進入新世紀之後,我國以及其它的國家,又一波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才輪到了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國等國家。去年越南經濟雖然創下了7.02%的增長率,但是因為越南的底子薄,要趕上來已經非常困難。如今的經濟發展和財富的積累,僅僅依靠廉價勞動力從事密集型產業,已經沒有辦法改變面貌。

如今的世界遠不是幾十年前,現代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產業已經領跑各行各業。越南在這方面嚴重缺席,在信息產業上看不到任何越南製造,越南仍然處於來料加工的階段。2018年韓國人均經濟總量早已超過3萬美元,而越南還沒有達到3000美元門檻,韓越經濟相距甚遠。如果越南與韓國同處一個起跑線,越南能不能與韓國並駕齊驅很難說,但不會有落下現在這樣的差距。以越南現在的經濟產業現狀,在可以預見的幾十年內,越南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為下一個韓國。儘管越南有比韓國更優越的地理環境和人口結構,但是機遇很重要,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亦新湖


韓國的經濟成就是非常值得敬意的,但韓國遠談不上成功,越南雖然遠不及韓國,但韓國卻不是越南的發展目標,至少在亞洲,越南不會將韓國作為發展目標,因為在東亞至少還有兩個國家是越南的發展榜樣。

曾經看過一個韓國大學教授,在做公開課時公佈了其在中國的訪談情況,有韓國學生提問,中國的年輕人是不是特別羨慕韓國,而得到的答案是,即使當時韓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遠超過中國,但沒有一個人將韓國當做目標,甚至忽略了韓國的存在。其實這個客座教授,若在越南進行同樣的調研,結果還是一樣的,韓國在越南民眾中的存在感極低,越南的年輕人會盯著北方鄰國、日本、美國和歐洲,而會忽視韓國的存在。

越南的經濟水平的確與韓國相差甚遠,越南一人均GDP2500美金,韓國人均3萬美金,越南還在做最基礎的初級代工,韓國已經在造船和電子技術上鼎立世界,這不是代差,而是有絕對的鴻溝差!越南會不會趕上韓國呢?筆者認為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目前的韓國存在結構性問題,最明顯的莫過於三點,第一:是過於敏感的國民自尊心。第二是割裂的政治對峙。第三是經濟結構過於依賴對外貿易。這三點致命問題在韓國未來很難解決,會讓韓國表面上GDP繼續上升,而競爭力卻不斷下跌。

越南的優勢相對還是有的,首先越南政治會比韓國要穩定的多,這會讓越南的內外政策連貫性好於韓國,在國際環境上也相對於寬鬆,更為重要的是越南的民族信心要高於韓國,所以越南不會像韓國那樣滿世界的搶歷史,但會沉下心來做事情。


涇水書生


越南成為下一個韓國的可能性非常低!韓國人均GDP已經突破了31000美元,是亞洲四個發達國家之一。越南的人均GDP在2500美元左右,還是一個較為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儘管越南經濟在近年來以7%的速度在增長,但也不可能成為發達國家,主要原因有4點:第一,韓國能夠發展起完整的重工業體系,越南無法建立完整的重工業體系;第二,韓國崛起時擁有有利的國際環境,而越南不具備能夠成為發達國家的國際環境;第三,越南的供應鏈體系依賴我國;第四,越南不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無法依靠國內市場成長為發達國家。越南首都河內

1.韓國能夠發展出完整的重工業體系,越南無法發展出完整的重工業體系。韓國從1960年代崛起,通過政府的大力扶持與補貼,發展出了以三星、現代為代表的大量重工業企業。現如今,韓國在鋼鐵、軍工、石化、造船等重工業領域,都在世界上擁有一席之地。而越南則不同,主要還是發展的輕工業。關鍵就在於,重工業需要政府的扶持與補貼。越南已經融入到了WTO貿易體系之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嚴重依賴國外市場。不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不會允許越南通過政府補貼的形式發展出重工業。越南工業園

2.越南不具備當時韓國崛起的國際環境。韓國在1960年代-1980年代迅速崛起,也得益於當時的國際環境。首先,美國為了彰顯資本主義的優越性,並不會打壓韓國,而是在扶持韓國經濟;第二,我國當時還沒有參與到全球市場,韓國能夠利用20年的窗口期迅速發展。現如今,我國已經以超大規模性成為了世界工廠,而美國也不會扶持越南。如此一來,越南在兩大世界強國的夾縫中,怎麼可能發展成為發達國家。

3.越南嚴重依賴我國供應鏈體系。越南的供應鏈依賴於我國的供應鏈體系,特別是對珠三角地區極為依賴。施展老師在《中國製造業報告20講》中講到,一位越南經濟學家稱他們沒有產業政策,因為他們有珠三角。換一句話講,越南的工業嚴重依賴於珠三角地區的供應鏈體系。這樣一來,越南工業發展也就有了天花板。

4.越南並不是一個超大經濟體。越南人口超過了9200萬,2030年之前必然能夠超過1億。然而,1億人口的國內市場不予以孕育出一個發達經濟體。與越南相比,觀察室更看好印度。不論如何,印度即使憑藉龐大的國內市場,也能夠發展出完整的工業體系,更能夠憑藉龐大的國內市場與其他國家討價還價!越南女兵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越南能夠成為一個發達國家嗎?


美國觀察室


中國發展,分走周邊國家的羹。中國沒發展時,韓國抓住機會,使勁靠攏歐美,歐美有這麼一個打工仔,能交給它的都交給它做。現在不一樣了,中國先開始充當打工仔,現在又要做老闆。韓國的東西在中國也賣不出去了,競爭不過中國的品牌,只能去一些比較小的市場。韓國都這樣的狀況,更別提越南了。越南有拿的出來的國際品牌嗎?工業化達到什麼程度?國內市場有多大?。。。一個都不佔,還是踏踏實實給歐美國家生產襪子,鞋吧。


單口相聲大鵬遊世界


韓的成功確實很難複製,畢竟韓國也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各項優勢所以才能夠取得目前的成就。越南跟韓國所處的歷史時間節點並不一樣,儘管越南的條件甚至比韓國更好,但是如果越南不能夠持續推進改革,那它最終估計也很難取得韓國那麼高的成就。
(韓國首爾)


韓國領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而越南的領土面積有33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接近1億,所以越南的發展潛力肯定還是會比韓國更大。不過韓國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就開啟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它也抓住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機遇期,到1991年冷戰結束的時候韓國經濟已經跟那些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拉開了差距,而這個時候越南經濟才剛剛起步。最近二三十年韓國經濟也是依靠製造業的改造升級以及貿易出口獲得了持續的增長,最終它才得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韓國地圖)


目前韓國的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而越南的人均GDP只有2500美元左右,還不到韓國的十分之一。韓國具備的基礎條件越南基本都是具備的,而韓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發達國家,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就是它能夠利用自己的條件找到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道路。韓國國內市場很小,它就大力發展貿易,韓國國內的資源匱乏,於是韓國政府就將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製造業上,並且韓國製造業企業成功實現了由低端到高端的轉型升級,所以韓國能夠取得目前的經濟成就。

越南跟韓國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兩國都是沿海國家,有利於發展國際貿易,並且兩國也都沒有太多的資源,所以它們都適合發展製造業。對於越南而言,韓國就是一個成功的範本,由於越南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所以它目前可以承接來自韓國和日本等國的低端製造業,比如韓國的三星公司最近這幾年就在越南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工廠,三星公司利用越南較低的人力成本提高公司的利潤,而越南則可以依靠三星公司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越南胡志明市)


越南不是絕對不可能複製韓國的成功,關鍵得看越南政府能不能隨著經濟的發展迅速調整自己的政策。越南本身還是一個有很多問題的國家,目前越南的政策條件肯定是不足以支撐它成為韓國那樣的發達國家。韓國在幾十年的探索當中已經建立了一個有利於資本發展的市場環境,而越南在這方面顯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至於越南未來到底能夠發展到什麼樣的水平,這就得看越南政府會怎麼做。


李姓先生


越南雖然與鄰居關係不和。但是最近幾十年越南依葫蘆畫瓢,主動學習改革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隨著腰包越來越鼓,翅膀也越來越硬,不斷與其他國家作對。

但是越南要想成功複製韓國的成長之路,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韓國的朋友較多,越南在美國面前充其量就是個小弟。韓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韓國國土面積較小,僅有11萬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如越南多。但是卻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就是因為有美國的鼎力相助。韓國雖然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但是在軍事方面卻沒有完全的獨立權,受到美國的一定製約。早在朴正熙時代。美國就跟韓國像親兄弟一樣,那時候正好趕上越戰,韓國獲得了美國的大量軍火定單,為韓國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基礎。從此韓國大力的發展自己的本國經濟,開創了第一個江漢奇蹟。進入21世紀,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相比韓國,越南跟美國關係不好。而且美國是越南的仇人,如今雖然改善關係,但是“紙老虎式”的關係隨時可能破裂,失去世界強國的幫助,越南的經濟必然會觸碰瓶頸,發展受限。


  2. 經濟體量相差太大。早在2017年的時候,韓國的GDP總額就在15000億美元左右。但是同比那個時候,越南的GDP總額才接近2300億美元,這個GDP總量和廣西差不多。哦,越南的總人口又是韓國的一倍多。所以越南要趕上韓國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要趕上韓國必須保持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但是現在全球經濟普遍下行。越南要想保持高速增長,阻力很大。
  3. 國民素質相差較大。雖然越南跟韓國一樣,都是單一民族,不存在民族矛盾。而且越南人相對吃苦耐勞,比較保守,年輕人比例較高,但越南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高科技人才稀缺。所以在高科技方面與韓國不在同一個層次。
所以目前來看韓國的成功在越南很難複製。除非越南繼續對本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力發展教育和高科技產業。在假以時日,或許可以躋身到大國之列。

獵鷹追風


韓國的漢江奇蹟越南確實是無法複製的,韓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就是美軍在打越戰,對朴正熙所建立的軍人政府不聞不問,而且還大力支持,因為這個時候美國需要韓國,因此韓國可以說是發了越南戰爭的財,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韓國在工業和製造業方面獲得了美國的幫助,後來成了產業價值鏈轉移的下一個平臺。亞洲四小龍和韓國承接了上個世紀歐美髮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鏈轉移,後來便到了我國,現在這種產業鏈轉移已經到了越南,不過越南卻只能承接一些低端產業鏈產品,雖然去年越南的經濟發展非常好,同時推出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消除了很多體制機制障礙,讓經濟發展達到了7%左右,成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

但是越南的這種經濟發展方式卻是不可持續的,主要原因就是現在機械化和智能化時代正在到來,以前的邏輯已經行不通了,也就是說在短時間內越南的人工成本也會上升沒有任何優勢,現在越南也有1億人口,所以在歷史機遇和國際大環境上越南都沒有當時韓國那麼有利。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韓國的電子產業非常的發達,韓國和日本是亞洲地區的電子產業中心,著名的三星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廠商,比蘋果還要大,同時韓國的娛樂產業也是非常出名的,韓國的造星運動如火如荼。這些都是越南所不能比的,當然韓國和日本之所以形成以電子產業為中心的高地,主要還是當年承接了歐美的電子製造業,同時由於體質和美國相近,美國又把很多的技術傳到了日本和韓國,相反,越南的體制和美國完全不同,美國是不會把核心技術給越南的,僅僅讓越南代工一些低端價值產業鏈的東西,比如說像是服裝,皮具,鞋帽,以及玩具,傢俱等等。

當然越南經濟增長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這取決於國際大環境,現在由於大國博弈和美國的亞太戰略提出,美國和越南的關係轉暖,越南在東南亞地區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越南的經濟增長會隨著自身的改革開放逐步發展。至於在東亞地區能不能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則是韓國能否繼續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韓國和日本的貿易衝突不斷,日本和俄羅斯之間又有領土爭端,最近日本又宣稱獨島的主權,遭到了韓國方面的堅強抵制。由此可見現在越南的發展環境比韓國好了一些。


江淮聖手


沒有這個歷史機遇了,當年四小龍抓住製造業的時候,恰逢發達國家製造業的轉移,而同時代,製造業不發達國家佔大多數,韓國只要發展了製造業,就能超越大多數國家、包括同時代超越中國。那個年代只要發展了工業,就可在全球脫穎而出。扮演的不僅是低價勞動力,更可以扮演在全世界賣商品的角色。

而越南現在只能成為供應鏈最低端的一環,尤其中國崛起後,越南縱使製造業發達,其商品也不一定比中國製造更有競爭力,而且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或多或少完善了工業化,此時的越南就算製造業高速發展,在全世界也沒多大優勢。何況越南的製造業還以低端為主,如果發展中高端製造業,越南面臨的國際競爭會比韓國當年更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