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陆幼青的《死亡日记》

深夜脖子上那个瘤,突然大出血,害得我半夜起来开洗衣机,也没叫醒妻子,怕吓着她,一个人忙了半天,像在处理凶杀案的现场,结果忘了放洗衣粉。

给自己热了一杯牛奶,想保持与义务献血同样的待遇,然后在洗衣机前呆坐了片刻,无趣的很,便又回房睡觉,换了个枕头。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背叛,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身体的背叛”。

这是陆幼青的《生命的留言》——他的《死亡日记》全选本中的一段文字,一个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实录。

陆幼青的《死亡日记》|怕死比死更可怕

陆幼青,1963年10月出生,198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某局职工大学任教4年,1992年下海经商。 1994年被诊断为胃癌并开刀,经手术后1998年癌症复发,2000年7月底决定在“榕树下”网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生命最后的经历和生理、心理的变化”,其连载作品被结集成《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2000年12月去世。


陆幼青的《死亡日记》|怕死比死更可怕

明亮刺眼的阳光下,我泪湿眼眶。坚强?毅力?乐观?无奈?抗争?说不清是什么支撑他在备受病痛折磨的生命倒计时,还能记录下这些真实。

看着镜中因病痛扭曲的五官,他愤怒;面对37岁就要凋零的生命,他不甘;面对事业顺遂、家有贤妻爱女的生活,他不舍;确诊后学了驾照,4年抗癌路上当着自己人生的司机,他无悔;生病后还有人惦念他,找他有事业的合作,他感恩…最终他选择了平静接受。他接受治疗,也接受挑战。

不幸的是他在生命最好的年华被疾病宣判死刑。幸运的是他至少拥有过精彩的小半生,疾病面前没有一蹶不振,摆出了面对命运应有的姿态。但对于一个癌症晚期患者来说,一样需要很高的思想境界。

陆幼青的《死亡日记》|怕死比死更可怕

不然怎么做呢?人生如果只盯着不如意或绝望之处,即使活着,那每一秒都是痛苦的,随时会被拖垮。

现实总是有很多人挺了过来。而有些病痛不是靠挺能过去,可又不得不坚强面对。

书中讲到有个病友自从得癌后再不与任何人说话,入院8天就离开人世。还有的终日以泪洗面,还没反抗已束手就擒。怕死比死更可怕。

更有不幸的人,面对癌症普遍无准确计算的昂贵医疗费,不得不选择回家等待死神的来临,那是怎样的孤独和凄凉。都是常人无法展开想象的。但这就是现实的无奈和凄凉。

人生在世,善待自己和他人,有自己的爱好,珍惜在世的每一寸时光,享受上帝的每一份馈赠。也能消解一部分对死亡的恐惧。

风暴来临之际,能坦然无惧地面对,并说出一句:我不后悔。也不枉世上走一遭。

乔治. 桑塔亚那说: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