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由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正在熱播,這部劇除了讓房產中介被大眾深度認識之外,劇中男主“徐姑姑”的妻子搭上小鮮肉、購房者闞先生與文藝女青年發生齷齪等劇情,讓婚姻中“第三者”的角色再度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繼而也有很多觀眾對其中第三者介入婚姻的劇情產生質疑,認為太過牽強。

《安家》中事業如日中天的闞先生與文藝女青年知否擦出火花,為方便見面給知否買房。

闞太太對丈夫採取冷戰態度,對情敵知否不正面交鋒,反而跑去中介公司大吵大鬧,責問中介為何給她老公買房,最後還給幫忙介紹房子的女主房似錦扇了一耳光。

這就像得了重感冒不去吃藥,而是選擇發個虛弱樣子的朋友圈一樣讓人無語。編劇為了將第三者的話題引進“賣房”主題,可謂煞費苦心。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男主徐姑姑和老婆張乘乘為了買房“假離婚”,繼而老婆搭上年輕實習生導致真離婚。這個劇情從第一幕的開端,觀眾就已經猜到了結局,毫無新意。

對於《安家》這種打著職場現實旗號的正劇來說,張乘乘的人物設定太過於突兀,“激情犯錯”、“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等各種敷衍的潛臺詞,都看得出來編劇是在特意迎合熱門話題來刺激觀眾。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編劇們對於此類話題為何如此偏愛呢?

首先,國產劇性質雷同化情況嚴重。電視劇的流水時代,當一種題材火了之後,國內編劇為了保險起見,就會抓住這種題材不放手,在五花八門的題材里加入固定熱門題材,換湯不換藥。

這種經過電視劇市場長期檢驗,熱度多年都不衰退的話題,投入市場後風險低,能夠保證收視率在及格水平。

就第三者題材來說,《回家的誘惑》無疑達到了一個頂峰,品如華麗麗的逆襲反擊,艾莉和洪世賢的悲慘結局,讓很多觀眾大呼過癮。這部劇已經播出將近十年的時間,可以依然有著較高的話題度。

國產編劇看到了這類題材的“收視優勢”,用博眼球的話題增加電視劇的情節衝突,編造故事情節的難度較低,劇情隨處可以參考借鑑,同時又能引來大範圍的討論度。

既然有現成的火熱題材能夠投機取巧,那又何必再去冒險創新呢?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其次,國內的電視劇市場相對封閉,因為對日韓歐美等電視劇的限制引入,在各大衛視、各大視頻播放平臺上,國外電視劇播出少之又少。

所以對於國內編劇來說,無疑減少了很大的競爭壓力,沒有競爭自然就沒有成長動力。

最後,究其根本還是大眾並不排斥這種批量複製式的第三者故事情節,市場決定生產,不是每一個電視劇的目標都是用來拿獎的。

國產劇觀眾對電視劇的內容質量要求極低,觀眾並不想花太多腦筋去看一部電視劇,大多都是下班後、放學後看一眼當做放鬆。

國產劇積累多年,好不容易才會攢出一部如《甄嬛傳》《琅琊榜》這樣的豐碑型電視劇。

那麼觀眾又為何如此喜歡討論第三者相關的話題呢?

編劇和觀眾的影響是雙向的,觀眾偏愛影響編劇的發揮,同樣編劇的電視劇作品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觀眾的價值觀。

受國產影視劇的影響,大眾普遍認知原配是優秀的 、善良的,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努力,要麼擊敗第三者挽回婚姻,更多的是讓他們沒有好下場。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離婚率越來越高,但大眾對婚姻內“出軌”的容忍度越來越低,特別是曝光在公眾視野下的明星藝人,一旦爆出出軌醜聞,都會對其口碑和事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輩子都難以擺脫被大眾唾罵的命運。

罵第三者成了一種“政治正確”,我們不再思考導致婚姻動搖的深層原因,而是簡單的,將問題都堆積在第三者身上。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婚姻,數以億計的婚姻,就有數以億計的問題,但目前的國產劇關於婚姻的描寫,除了第三者似乎就找不出來其它的好話題了。

對於第三者的整體排斥,這是一個良性現象,國人審視婚姻和愛情的價值是正確的。但是大範圍的影視劇渲染,會給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婚姻價值觀造成恐慌。

現在的情形是,只要涉及到第三者的字眼,大眾就會情緒激動無法理智,恨不得立馬將其手刃。這都要部分歸功於國產編劇對於出軌、第三者等劇情孜孜不倦的描述。

就是這種話題過熱的景象,讓大批年輕男女恐婚。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物質豐盈往往容易導致人的情感病態。在病態的時期裡,男人和女人都極度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在婚姻問題上,大部分人都是悲觀主義者。

很多甚至沒有結婚,或者剛剛結婚,就開始想象害怕自己的伴侶被更優秀更年輕更富有的人搶走。所以每當電視劇出現這樣的情節都會自然而然的帶入自己。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再說回國產編劇本身。

國內電視編劇目前陷入了這樣的錯誤情境,編劇的首要職責本該是敘事和塑造人物形象,但是目前國產劇把目光都投放在了戲劇衝突上,好像不寫衝突就沒有話題。

優秀的電視編劇塑造出來的影視人物應該是立體鮮活的,每個人物的形象都要和劇本中心立意高度吻合,每個人物的性格、行事都應該是有理有據、栩栩如生,而不該是標籤複製的。

《安家》中的張乘乘和闞太太,很顯然就是國內電視劇工廠式複製生產出來的戲劇人物,十分符合國產劇一如既往的女性角色套路,但是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出入太大。

現實中確實會出現“第三者”,可國產劇的編劇能不能“長點心”?

退一步講,即使國產電視劇真的離不開第三者的戲碼,也是完全可以拋棄已經用爛了的梗另闢蹊徑的。

比如去年火爆全球的美國網劇《致命女人》,就是老樹開新花的典型例子。利用同一幢房子為中心,應用極巧妙的轉場手法連接三段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故事,情節跌宕人物鮮活,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好的故事是需要閱歷的,而不是憑空想象。

編劇生活經驗的匱乏,使得編故事的能力只有輪廓,沒有細節,呈現出來的故事越來越表面化。講述平民生活的,本應該生活氣息濃郁,讓觀眾有極強的代入感,而不應該是“套公式”。

國產現代劇想要擺脫爛劇的魔咒,摒棄各種第三者的機械化人物模式編寫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安家》作為一部職場劇來說,雖然劇情上有些瑕疵,但是同比同類型的國產劇,還是相對優秀的。在國產古裝劇已經邁出一大步的情況下,《安家》之後,相信現代都市劇的春天也不會太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