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安家》里老嚴夫婦的後續來了,給兒子買房時全款付錢,還在房本上加了兒媳婦的名字,本想著在上海辛苦賣包子賣了大半輩子,終於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了。

然而就在他們夫妻倆興高采烈地搬著東西走到自己家門口的時候,給他們開門的竟然是親家母。老兩口一臉錯愕,這很明顯,他們兒子和兒媳婦這樣做,連告訴他們一聲都沒有。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兒媳婦看到老兩口的表情充滿了嫌棄和不耐煩,一句話還沒說,轉身就進屋裡了。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老兩口眼巴巴地看著兒子,本指望兒子能出來說句話,沒想到兒子的表現太令人心寒,他冷冷地說:“爸媽你們先回去,有空我去看你們。”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聽到兒子這麼說,老兩口怔住了。無家可歸的老兩口只能窩在包子鋪裡面,越想越委屈。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攢錢買的房,一天沒住上,卻被親家鳩佔鵲巢。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夫妻倆開始悔不當初,如果房本上不寫兒媳婦的名字,就不會這樣了吧。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其實哪能這樣簡單呢?當時房似錦雖然催他們簽約,但是徐姑姑給了他們夫妻倆明確的建議了。讓他們倆按揭買房,只付首付,讓兒子和兒媳婦還房貸。但是老兩口不聽,覺得兒媳婦都懷上他們的孫子了,就是一家人了,名字寫上就寫上吧。

然而,問題就是出在這裡了。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當兒子結婚,有了媳婦之後,就跟老兩口不是那種可以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一家人了。即便是親爹親媽,那也是要各過各的日子了,哪個新婚小夫妻不渴望自己的獨立空間呢。

其實老嚴夫婦是無數中國式父母的一個典型代表。他們夫妻倆這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的悽慘下場,其實他們自己也有責任。

中國很多父母都是典型的過度付出型父母,從生了孩子那一刻起,就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就拿老嚴夫婦來說,他們幾乎是拿全部來愛兒子的,為了不讓兒子有還貸壓力,就全款買房,兒媳婦懷孕了,就想著去伺候兒媳婦帶孫子。

但他們卻沒有認真想想,兒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男人是要為自己的家庭負責的,不能什麼都給他包辦好,過度的寵溺兒子,就會讓兒子覺得父母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應該的,從而喪失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其次,老嚴夫婦也沒有考慮兒媳婦的心情,就是她究竟想不想和他們老兩口住在一起,站在兒媳婦的立場上,她會這麼覺得:當初你們買房不加我名字,說懷孕了你們才加我名字,你們就是為了我給你們傳宗接代,壓根就沒真的拿我當一家人,以後住在一起怕是要欺負我。所以兒媳婦就先下手為強,她就是擔心公公婆婆來住,所以才提前把她媽接來一起住。

他們夫妻倆想著照顧兒媳婦和孫子固然是好心,但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界限感,不能一味地只是按照所謂的“好心”來,因為兒媳婦並不領情。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其實老嚴夫婦當初真的應該聽徐姑姑的勸,付首付按揭買房。一方面給兒子付了首付,幫兒子一把,讓兒媳婦和兒子自己還房貸,他們兩口子才會知道生活有多艱辛,從而懂得感激父母為他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老兩口自己有積蓄,生活有退路,不用必須和兒子兒媳婦住在一起,畢竟婆媳關係還是距離才能產生美啊。

其實,老嚴夫婦就是毀在了對孩子的過度付出上。已經把兒子撫養成人了,他已經是個大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就要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負責了,身為父母可以幫襯,可以搭把手,但不能再把兒子當做沒長大的孩子一樣照顧。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兒子變白眼狼,但這真不是房似錦的錯

父母固然要為兒女著想,但到了一定年紀,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為自己打算,對兒女的愛不僅有這一種,還有一種對孩子的愛叫做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