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最接近勝利是什麼時候,有多近?

小小笨龍473


我是歷史領域創作者島主說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二戰時,德軍最接近勝利有這麼兩次機會,一次是佔領法國,一次是進攻莫斯科。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德國是依靠閃擊戰征服歐洲的,在佔領法國和進攻莫斯科之前,這個願望基本達到了。如果希特勒在佔領法國以後,不再有向東擴張的野心,把心思用到經營已經佔領的西歐和東歐領地,恐怕德國還有希望強大起來。但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野心膨脹,把目標鎖定在稱霸整個歐洲甚至向中東擴張上面。

其次,莫斯科戰役,德軍差一點得逞。1941年6月22日德軍三路大軍閃擊蘇聯,在蘇軍防禦準備不足和思想麻痺的情況下,德軍迅速摧毀了西部邊境蘇軍防禦,用所向披靡形容德軍閃擊戰效果是不過分的。用古德里安的話說,他的裝甲部隊已經前進到莫斯科西郊,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了。但希特勒卻放棄了這次機會,直接停止了原有進攻計劃,改為發動了基輔戰役,致使進攻莫斯科戰役在冬季打響,從而導致戰役失利。

從上面兩個戰例可以看出,二戰期間,德國確實有接近勝利的時候,但這個勝利是有限制和環境制約的。一方面,在二戰爆發前,英法對德國的重新崛起是默認的,這給了德國軍事崛起的機會。另一方面,德國佔領西歐各國後,一度還成為了一些僕從國的依靠,這給了德國強大的基礎。

但是,由於希特勒的野心太大,致使這個眼前的利益沒有達到他的野心。客觀上講,是他的野心和發動蘇德戰爭葬送了已有的勝利。


島主說事


大約300公里,如果德軍裝甲部隊全速推進的話,即便算上粉碎沿途蘇軍的抵抗的時間,也只需要大約一週左右,這個地點在斯摩稜斯克稜線上,時間點則是1941年8月20日,攻擊目標當然就是莫斯科。就在這一天,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包克元帥命令正在掃蕩蘇軍殘餘抵抗力量的古德里安,不再與殘敵糾纏,全軍收縮集中在羅斯拉夫爾修整補充:“這樣在他下達向莫斯科進攻命令的時後,手中有足夠的有生力量”。


一直以來,關於首先攻擊莫斯科和基輔到底哪個正確,始終是軍史愛好者爭論不休的話題,進而簡單地認為小鬍子就是發神經,其實有點冤枉他了。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你必須瞭然“巴巴羅薩計劃”當時的進展情況:中央集團軍群一騎絕塵,而南方和北方集團軍群都遠遠落後於它,所形成的態勢就是: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側翼,完全暴露在蘇軍可能的攻擊之下,隨時有被切斷補給線甚至合圍的可能。


而就中央集團軍群本身來說,其裝甲部隊、少量摩托化部隊也與後面大批的步兵師脫節,缺少步兵支持的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群,是無力徹底圍殲形成合圍後、包圍圈裡面的蘇軍,敦刻爾克的歷史證明,小鬍子某些時刻非常的敏感和心虛,特別擔心裝甲部隊遭到敵軍的反突擊。在1941年的8月也是如此,他其實是謹慎,而絕非昏了頭:如果基輔方向上的百萬蘇軍,抽出相當力量北上側擊包克的右翼,堅挺並且也很脆弱的裝甲矛頭會不會面臨滅頂之災?


附帶原因,當然就是德軍需要烏克蘭的小麥、頓涅茨的煤礦以及掃除克里木對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但是小鬍子畢竟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家,他忽略了“戰爭經濟”和“戰爭策略”的區別:戰爭的主要目的是粉碎敵方的軍事力量,而不是急著去獲取煤炭、糧食等物資。德國人不是在發動一場殖民戰爭,而是希望通過快速的進攻打垮蘇聯,以便轉身去對付英國。


因此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堅持先取莫斯科,因為這裡是蘇聯的政治心臟,是交通中心和通訊中心,是各個戰場調動兵力和物資的樞鈕,還是重要的軍火基地及工業中心。如果拿下莫斯科,則蘇軍各個戰場的聯繫會被切斷,西伯利亞的援軍也不能順利到達,什麼基輔、列寧格勒都將淪入各自為戰的窘境,最終可以各個擊破之,因此莫斯科是否陷落直接決定著蘇德戰爭的勝敗。


戰爭的決策者需要始終如一地貫徹戰略指導思想,在“巴巴羅薩計劃”的原案中,首取目標是列寧格勒,之後北方集團軍群抽身南下,與中央集團軍群合力攻取莫斯科,而遙遠而廣闊的南方,是第三步的作戰目標。現在小鬍子非要先攻擊基輔方向,等於把整個計劃本末倒置,也使前線德軍將領和部隊陷入混亂。


確實,德軍也非常疲憊,但是其損失是可控的,對莫斯科的攻擊也讓前線德軍有“一鼓作氣”的精神頭,第2裝甲集群已經控制了葉利尼亞突出部,這是進攻莫斯科最良好的橋頭堡,前面的直線距離就那麼300公里。這是1941年的8月,氣候和道路都還便於裝甲師的推進。最關鍵的是,當面蘇軍已趨混亂,儘管兵力仍然不少,但是缺乏有效的指揮和抵抗的勇氣,朱可夫也還沒來。


然而德國陸軍司令部終於在爭論中失敗了,總參謀長哈爾德飛到前線,傳達了小鬍子的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要轉向南下,去合圍基輔方向上的百萬蘇軍。古德里安第一個跳出來抗議,認為“如果先打基輔,那我們在到達莫斯科前將不可避免陷入一場冬季戰役中,道路和補給的困難是我們根本不敢想像的”,歷史的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為了最後爭取一下,古德里安代表前線將領與哈爾德一起回到了“狼穴”,他當著小鬍子的面慷慨激昂:“中央集團軍群的部署計劃和行動命令都已準備就緒,向莫斯科推進的路線安排和運輸計劃也已制定,在許多地方,德國士兵已經畫好了距離莫斯科多少公里的路牌,如果您下達命令,裝甲部隊今晚就可以出發,突破鐵木辛哥在葉利尼亞當面的防禦,我只要用電話給我的司令部發個暗語即可”!


可見德軍在當時是具備繼續突破能力的,嚴謹的德軍將領不會吹這個牛,這也是德國唯一有可能擊敗蘇聯的機會,而只要戰爭陷入長期化,那麼以蘇聯的人力、物力和戰爭資源的優勢,終究會拖垮和擊敗德國,就是這麼簡單。所以,1941年8月下旬的這幾天,是德國人最後贏得戰爭的機會,向前,大有可能,向右,徹底88。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就是東線的蘇德戰場,這裡集中著德軍80%以上的武裝力量,什麼敦刻爾克和北非都是次要的,打不垮蘇聯就一定失敗,而即便打垮了英國也贏不下戰爭,因為蘇聯太龐大了。打垮蘇聯僅有的機會,就是在閃擊戰中直取莫斯科,使其整體戰爭能力變得破碎,要麼投降,要麼談和,距離就這麼300公里。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古德里安給裝甲集群參謀長的電話暗語是:“拜爾萊因,我們準備的事情不會來了,另一件事情正在進行,您明白嗎”?


度度狼gg


一點希望都沒有,硬要說最接近勝利的時候,那就只能是法國戰役結束了。這個時候,德國人是距離勝利最近的時候,只不過,機會並不是德國人能夠把握住的,也不是他能夠決定的。

要說二戰,德國在吞下法國以後,是非常迫切的希望停戰的,他已經是大賺特賺了,這就好比一個賭場,希特勒已經是賺的盆滿缽滿了,他特別希望能帶著錢走,別陷入賭局。他三番五次的找英國,希望能夠和英國議和。但是英國這邊直接拒絕,而且話說的還比較難聽,在英國又是全國鼓舞士氣,要和德國人血戰到底。

如果,英國接受德國的議和條款,那麼,二戰的歐洲戰場很有可能就在這一年結束,德國大獲全勝,只要德國不和東面那個蘇聯開戰,一切就都好說。而英國這邊拒絕了,那麼就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打。德國距離勝利,其實就是英國點個頭的問題了。

而英國不同意停火,美國又是站在英國這一邊的,而且美國參戰也是個必然,蘇聯也是和英美結盟了,那麼德國只有輸這一條路了。看一下產值,德國的武器裝備,都是隻有英法俄的零頭。這會兒打仗,不再是戰術了,而是綜合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