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脫下住院服 再穿防護服——走近5位治癒重返崗位的醫護人員

脫下住院服 再穿防護服——走近5位治癒重返崗位的醫護人員

脱下住院服 再穿防护服——走近5位治愈重返岗位的医护人员
脱下住院服 再穿防护服——走近5位治愈重返岗位的医护人员

吳俊葉和患者在一起。陳舒攝

脱下住院服 再穿防护服——走近5位治愈重返岗位的医护人员
脱下住院服 再穿防护服——走近5位治愈重返岗位的医护人员

他們是患者也是醫者,是凡人也是英雄。堅守一線時,抱著一種“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來”的心態;病倒住院後,提醒自己“能迴歸將是對患者莫大的鼓勵”。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的遭遇戰中,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一些人不幸感染。在治癒出院後,他們又主動返回各自崗位,脫下住院服,穿回了防護服。

周寧:

“能多救一個是一個”

“手術總體順利,給病人上了ECMO,呼吸明顯改善,對其他臟器的缺氧損傷減少了。”3月1日傍晚,緊急搶救患者一個半小時後,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周寧走出手術室。這是他2月10日重返崗位後救下的又一個生命。

談及再上一線的緣由,周寧回答:“作為醫生,我必須盡力救治那些危重症患者,能多救一個是一個。”

“說實話,我都沒想到會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中最先倒下的一批醫務人員。”周寧回憶,1月17日,他接診了一位心動過速無休止發作的病人,後來發現他屬於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由於和患者有多次密切接觸,4天后,周寧開始發熱乏力,自行居家隔離治療。

少有安心當病人的醫生。基於自身醫學素養,周寧隔離期間採用藥物治療並保證休息,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症狀基本消失。病癒後,他將自己的遭遇寫成“居家治療攻略”,在朋友圈刷屏。“仍然相信只要人心不散、齊心抗疫,一定會戰勝病毒。”他寫道。

2月10日隔離期滿後,周寧沒有絲毫猶豫便返崗了。“院裡擔心我身體吃不消,但我們是危重病患救治定點醫院,人手緊缺。治病救人始終是醫生最重要的責任。”

袁海濤:

“還是放不下我的病人”

2月21日,在醫院19層隔離病房,華中科大協和東西湖醫院ICU主任袁海濤換下病號服,徑直走向重症醫學科,換回了防護服。“只想儘快把我的治療經驗帶到工作中。”他說。

今年44歲的袁海濤從醫近20年。1月14日,他所在的院內救治專家組接診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急,必須氣管插管並轉運到ICU。但插管意味著“門戶大開”,患者氣道內的病毒極易傳染他人。“我必須冒這個險。”袁海濤說。

第二天,他的體溫就升至39℃,3天后住院接受治療。半個月後,袁海濤被轉至武漢市肺科醫院ICU,妻子艱難地在醫院下達的重症知情書上籤了字。他的好朋友、武漢市肺科醫院ICU主任胡明聽聞後泣不成聲,這一幕恰好被媒體拍到,令很多網友揪心。

幸運的是,袁海濤的體溫逐步降了下來,可一有好轉他就閒不住了。這位ICU的病人,遠程“遙控”治療自己科室裡的ICU病人。他經常詢問醫院同事,自己感染前負責插管的病人的症狀,還要來一份檢查結果,遠程參與治療。“還是放不下我的病人。”生病期間,袁海濤一直參照自己的病症,琢磨治療方案有哪些可以優化。

讓袁海濤欣慰的是,一直牽掛的那位重症患者已經順利拔管,脫離了呼吸機。患者生日這天,袁海濤幫他與家屬視頻連線一起慶祝。

吳俊葉:

“患病經歷讓我更能理解他們”

“我之前也得了這個病,現在不是好好的嘛,您的4個女兒還等您出院呢!”看著78歲的李婆婆又不願意吃早飯了,武漢市第三醫院耳鼻喉科護士吳俊葉一邊安慰一邊拿起勺子餵飯。

吳俊葉在護理一名新冠肺炎病人時感染,於1月30日確診。治癒出院並經過隔離期後,她主動申請重返崗位,在發熱病區開展護理工作。

“很多患者情緒不好,會恐懼甚至牴觸治療,患病經歷讓我更能理解他們,做起心理疏導來更容易被患者認同。”吳俊葉說,和很多患者一樣,確診之初她也有過慌亂,尤其擔心年幼的女兒被自己傳染。

2月3日,吳俊葉的病情一度加重,呼吸困難。“那時候,我反倒冷靜下來,要求自己樂觀起來。”她說,同一病房一名年紀較小的醫務人員因為害怕情緒很消極,她主動安慰對方要努力吃飯,心態好了病情才能轉好。“我出院時,她的各項指標已經好轉了。”她開心地說。

如今,吳俊葉成了患者之友,很多患者都願意聽她講戰勝病毒的故事。除了耐心鼓勵,吳俊葉還會照顧患者的個性化需求。李婆婆女兒都在外地,吳俊葉便常常去跟老人說話,還用自備的新毛巾為李婆婆擦臉、洗手。

“是你讓我鼓起勇氣跟病毒鬥爭的,我要記住你的樣子。”3月1日,即將出院的一名患者拉住吳俊葉拍了一張合影。

解三:

“捐獻血漿是我應該做的”

“他剛在病房走過一遭,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素未謀面的我們提出的無償捐獻血漿的請求……”2月下旬,華中科大協和醫院收到了一封患者家屬寄來的感謝信。就在當天,該院急診科護士解三前往武漢市一個血液中心抽取了400毫升血漿。

這時距離解三出院不過十幾天。“捐獻血漿是我應該做的,現場還看到不少群眾在捐獻,他們更值得點贊。”解三告訴記者,得知他捐獻後,醫院裡一些感染新冠肺炎後被治癒的同事都在向他打聽捐獻途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解三第一時間請戰,連續在一線工作了40多天。他的同事回憶,解三有次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心肺復甦時,不小心被患者吐了一臉,但他沒有停下搶救工作,可能就是那次被感染的。解三為人很善良很包容,大家都叫他“三哥”。

住院後的“三哥”時不時鼓勵病友們。“剛確診時也害怕,但身體稍微好轉就想工作了。”捐獻血漿不到一週,解三就回到了分診臺。據瞭解,該院急診科有12名醫護人員正在治療恢復中,時刻準備回到戰場。

鄒進晶:

“不是工作需要我,是我需要工作”

“你看CT一次比一次好,但是不會每次都好那麼多,就像小孩的生長髮育,不是一直那麼快,但終究會長大。”在醫院一間隔離病房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鄒進晶打著比方,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解釋病情發展情況。她看上去神采奕奕,很難想象不久前她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1月17日,鄒進晶開始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確診後住院接受治療。母親知道後在電話那頭失聲痛哭。為了不讓10歲的女兒難過,直到病情好轉,鄒進晶才在視頻中告訴女兒實情。

2月1日,鄒進晶的核酸檢測呈陰性,CT診斷也顯示病情在好轉。半個月後,經過必要的隔離觀察,她迫不及待地向醫院提出重返工作崗位的申請。2月24日,鄒進晶的申請終於得到批准,她恢復了每天上午查房診療、下午連線遠程會診的生活。

在她看來,病了就該休息,恢復了就該上班,這個決定並非英雄壯舉。如今,回到工作崗位的她,精神狀態更好了,“原來,不是工作需要我,是我需要工作。”

(本報記者吳姍、程遠州、韓鑫、鄭薛飛騰,人民網記者周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