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的榮昌探索——拆除“門檻” 打造“支點”

2月29日上午11時,重慶市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與四川省瀘州市委書記劉強視頻通話,商議雙方擬簽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方案》的有關內容,以實現產業互補、交通互聯、政策共享,促進榮昌瀘州兩地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這是兩人今年的第四次通話。今年春節前,榮昌區和瀘州市已就兩地合作協議達成一致意見,並商定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瀘州市黨政代表團來榮昌座談並正式簽署協議。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雙方不能見面,但兩地始終保持著電話聯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各項合作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曹清堯告訴記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是榮昌發展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為榮昌與相鄰四川地區之間的合作指明瞭方向,兩地幹部群眾不僅是“好鄰居”,更成了“一家人”。

一手拆“門檻” 一手建“支點”

榮昌位於重慶最西邊的川渝交界處,共有9個鎮街與四川省11個鎮街毗鄰,素有“重慶西大門”之稱。

“有門就有門檻!”曹清堯說,2016年,他剛到榮昌工作時去榮昌高新區調研,群眾形象地稱園區“白天曬太陽,晚上看月亮”。其主要原因就是,重慶主城與成都兩個特大城市,長期都是“背向發展”,由此出現了“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式”發展結構。榮昌所在的成渝中部地區因遠離兩個特大城市的輻射帶動範圍,成了“中部產業塌陷區”,招商引資工作十分困難。

榮昌與毗鄰的四川地區,基本是“老死不相往來”,交通基礎設施落後,除成渝高速、成渝公路外,毗鄰園區、鎮街大部分是“斷頭路”“死衚衕”,生產生活非常不便。

2016年,國務院批覆同意《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這讓榮昌區委、區政府一班人敏感地意識到成渝兩地發展由“背向發展”轉為“相向發展”的趨勢,“拔河效應”將被“抱團效應”所取代,地處成渝之間的榮昌區將由過去的區位劣勢變為區位優勢。

由此,榮昌按照“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發展思路,2017年開始聚焦“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的發展定位,並圍繞這一目標,一手拆“門檻”,深入推進川渝合作;一手建“支點”,大力推進國家貨運機場、國家高新區、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三件大事”。

成為企業競相搶佔成渝機遇的“戰略要地”

發展定位的變化,使榮昌成為推進川渝合作最為堅定的“先鋒隊”與“排頭兵”。

幾年來,榮昌牽頭簽訂了一系列區域合作協議,其中包括與內江市簽訂的《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瀘州市、內江市、永川區簽訂《深化川渝合作推動內瀘榮永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永川區、內江市、隆昌市等12區(市)縣簽訂的《成渝軸線區(市)縣協同發展聯盟2019年重點工作方案》,與資陽市、大足區、潼南區簽訂的《共建成渝中部產業集聚示範區合作協議》等。2017年,渝西川東區市發展論壇在榮昌舉辦,大家還共同發佈了《渝西川東區市合作發展榮昌宣言》。

比協議更有效的是行動。幾年來,榮昌主動打破行政壁壘,積極服務川渝兩地發展,充分用好川渝兩地資源,有效破解了諸多制約發展的難題。

在交通建設上,最早由榮昌倡導推進的南大瀘高速公路於2019年底建成通車,該公路由北向南穿越四川省南充市、遂寧市,重慶市潼南區、大足區、榮昌區和四川省瀘州市,打通了渝西川東地區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使榮昌到瀘州雲龍機場和瀘州港的距離,分別縮短至52公里、73公里。

2019年7月,由榮昌與瀘州共同打造首個內陸“無水港”——“中國四川港務·榮昌無水港”正式投入運營,榮昌企業進口貨物關稅可在榮昌本地繳納,平均物流成本降低了50元/每噸。同年底,由榮昌與瀘州打造的榮昌城市候機廳投入運營,榮昌市民實現一小時內在榮昌黃金坡客運樞紐站無縫換乘機場大巴,直達瀘州雲龍機場。

由此,榮昌這個不靠江、不靠海的內陸城市實現了“空、鐵、公、水”立體多式聯運體系。

榮昌處於全市天然氣供氣末端,居民晚上洗澡都開啟不了熱水器,更說不上大量的工業用氣。榮昌區看到了發展工業的要素短板,認識到必須建設天然氣“高速公路”,2017年成功協調中石油蜀南氣礦建設中貴專線支線輸往榮昌,日輸氣量達70萬立方米。2019年7月,榮昌又建成了一條從瀘州瀘縣至榮昌安富的新輸氣專線,日輸氣量100萬立方米以上,使榮昌進入雙氣源保障時代。

截至2019年底,亞洲最大的食品包裝玻璃企業華興玻璃、佔全國玻璃器皿市場60%以上份額的德力玻璃都在榮昌開建,還有唯美陶瓷、惠達潔具等國內外知名的陶瓷企業在榮昌建成。去年,全區玻璃陶瓷類企業貢獻國內生產總值近100億元人民幣,這些企業可都是天然氣大用戶!

在補齊民生短板上,榮昌於去年引進華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分別與榮昌區婦幼保健院、榮昌區中醫院合作,建設華西榮昌婦女兒童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榮昌分院,由對方派出院長,按對方模式進行管理,納入一體化醫療共同體。

榮昌“三件大事”更是一年一個臺階。2018年2月,榮昌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成為全國第一個農牧特色國家高新區,科技部領導去年專程到榮昌高新區考察並作出評價:“比想象的還要好”。2019年2月,國家批准在榮昌建設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全國生豬看榮昌”有了真正的平臺。2020年1月,國務院領導對榮昌貨運機場做出重要批示,機場選址報告已於之前通過專家預評審。

伴隨著川渝合作的深入推進、區位交通優勢的不斷提升以及“三件大事”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效,如今榮昌成為各企業競相搶佔成渝發展機遇的“戰略要地”,由此也成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區縣之一。2019年,榮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9.1%,居全市第一;共簽約項目341個,合同金額1269億元,工業招商項目落地轉化率70.1%,居全市第一。

加快“五變” 奮力建設“三區一城”

“我們現在正抓緊做兩件有關川渝合作的大事。”曹清堯說,一是聯合瀘州、內江打造國際物流“金三角”。目前,他們與瀘州已基本達成共識,一旦疫情結束,雙方就會簽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方案》,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共同推動發展空地聯運和航空物流。接下來,榮昌還將與內江簽訂類似協議,圍繞榮昌貨運機場、瀘州長江碼頭和內江鐵路樞紐,建設對外開放國際物流“金三角”。

第二件大事是加快推進瀘內榮永高新區產業聯盟。目前,榮昌已與四川瀘州市、內江市和我市永川區,基本達成《“瀘內榮永”國家高新區產業聯盟合作協議》。疫情結束後,四個市區將聯合爭取科技部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形成“1+2+4+N”(科技部+四川省、重慶市+瀘內榮永+其他)國家高新區協同發展戰略,攜手打造區域產業集群和創新創業生態,促進成渝城市群中部崛起。

另外,他們還將認真總結渝西川東區市合作的成功經驗,大力推動環境保護、旅遊文化、平臺打造、鄉村振興等領域一體化發展。

曹清堯表示,榮昌將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看清“周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戰略中找方向、找定位、找目標,最大程度吸取兩大都市的科技、人才、產業等資源養分,在推動成渝地區建設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兩中心兩地”中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加快把區位優勢變成發展優勢,把產業塌陷變實業高地,把人力輸出變人才聚集,把地理邊際變開放前沿,把交通末端變交通樞紐,奮力建設好“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國首個農牧特色國家高新區”“國家畜牧科學城”等“三區一城”,使榮昌成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