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近年來,福建屏南縣大力推廣高山蔬菜、水果等種植業生態循環立體種養。為探索幼齡果園管理技術,降低果園成本投入,經過兩年的試驗,發現利用自然資源,幼齡果園套種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質,節本增收,促進果樹生長,達到以園護園,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互惠共存新秩序為目的,最終實現果樹旺盛生長。現將幼齡果園內套作的雙贏模式淺述如下。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1開荒地,建果園

屏南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中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巒疊嶂,群峰聳峙,山谷盆地縱橫交錯,屬內陸山區縣,大部分地區海拔800m以上,平均海拔830m,為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地區之一,最適宜高山水果瓜菜的種植。經過多年的發展,高山瓜果蔬菜種植已成為當地扶貧開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新常態下當地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山區果菜園立體種養、特色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目前全縣種植桃1867hm2,佔水果總面積的57.1%,梨1200hm2,佔水果總面積的36.7%,桃、梨園採用寬行栽培,其中黃桃、翠玉梨株行距為5m×3.5m,幼齡果樹株行間前3~5年,樹冠尚小,空帶較廣,易生雜草,影響果樹生態管護。為此利用較廣空帶,合理套作豆類、辣椒和西瓜等,適時管護,減小病、蟲、草等危害幼樹,同時增加豐產前的收益。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果園套種蔬菜

果園套種,是我國果農的傳統經驗。通過果園套種,可以充分利用土地、集約利用時間,提高果園的總收益。經驗顯示,套作西瓜和辣椒收入較高,現將幼齡果園內套作辣椒和西瓜的具體做法簡述如下。

2.1幼齡果園套作辣椒技術

2.1.1選好良種 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和市場前景等特點,選用果面廣、坐果能力強、抗旱、抗病、耐運輸、市場需求量大的紅河辣椒、金福807黃皮椒新品系。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1.2培育壯苗

高山區應採用小拱棚塑料薄膜保溫育苗,苗床寬1.2m、長度因地制宜,深翻土層25cm。每1m2施腐熟有機肥50kg、磷肥0.1kg、硫酸鉀複合肥0.1kg。於春分節氣前後,先澆透備好營養土塊的苗床水,待水下滲後,用株距6cm大小的“穴格”刀耙子在苗床上縱橫劃線,然後對畦面噴施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20%金鑽懸乳劑2000倍液預防病蟲害,之後點深0.5cm穴播籽1粒,並覆蓋一層1cm厚的營養糞土,蓋好小拱竹棚農膜,保溫、保溼,以利全苗。出苗後進行通風排溼管理,真葉顯現後,覆蓋腐熟細糞土1次,確保根系密接,以防立枯猝倒病害;定植前7d開始揭膜煉苗,提高移栽成活率。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1.3適時定植

  • (1)翻地施肥 2014年冬,購回雞糞45t,在果園地空凹處集中堆漚腐熟。翌年清明前後,結合翻地每667m2施腐熟雞糞4.5t,再加45%施硫酸鉀複合肥30kg。
  • (2)整畦備種 幼齡果樹株行間整成畦帶溝寬1.5m,畦高35cm以上,覆蓋地膜或不蓋地膜,兩方案均可選擇。
  • (3)及時移植 當幼苗有9~11片葉時定植(5月13日),雙行栽植,穴距40~45cm,每667m2約定植1200~1400株,隨後澆透水。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1.4加強園內管護

(1)水肥管理

辣椒移植後,依據天氣變化,適時管好緩苗水。未蓋膜的椒園在澆緩苗水後,中耕兩次,促進幼苗新根系生長。當有80%以上的植株門椒長到1cm時,結合澆水進行第一次追肥,以後澆水要視墒情決定,到地面發白才能澆下一次水,小水勤澆,切忌水分過大。辣椒果實進入迅速膨大期和轉色期,應重施催果肥,每隔7d噴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1次,促進辣椒果實的膨大和轉色,增加單果的重量,以便提早上市。辣椒到盛果期後植株本身對養分需求量大,經常出現脫肥現象,更應注意追肥。此時,全葉面噴施0.2%硼鋅肥溶液+0.3%鈣肥溶液,快速補充辣椒所需要的養分,解決脫肥等問題,以保花保果。

(2)綜合防治病蟲害

高山區辣椒常見病蟲害有疫病、炭疽病、白粉蝨和煙青蟲。病害選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600倍液

;蟲害選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8%愛福丁乳油1500倍液,或25%滅幼脲三號懸浮劑800倍液,或20%金鑽懸乳劑2000倍液,結合葉面噴肥每7d噴施1次,各種藥劑交替使用,使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1.5適時採收

辣椒可在青熟期或達到商品成熟紅帶有光澤時採收,黃皮椒則在果實已充分長大,果肉厚、堅實,色深有光澤時採收,具體標準應根據市場要求而定

。一般“門椒”應及時採收,以免影響繼續開花結果和上面果實的膨大。採收時注意不要損傷枝葉。在採收的當天商販收貯或第二天銷售,辣椒平均收購4.4元/kg,最高賣到6.6元/kg,黃皮椒平均收購2.4元/kg,最高賣到4.2元/kg,共銷售19.15t,收入57260元。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2幼齡果園套作西瓜技術

2.2.1品種選擇

宜選擇品質優良,外形美觀,生育期短,果實不易畸形的圓形、長圓形或橢圓形,果肉有紅色和黃色的品種,如黑翡翠禮品瓜、小玉八號黃瓤瓜、新天鈴花瓜、日升69花皮瓜、金福等。

2.2.2培育壯苗

露地栽培以4月初~5月上中旬小拱棚保溫播種為宜,西瓜的供應期可從7月~9月。南方天氣多變,育苗難度大,最好採用營養袋(塊)育苗,以利苗床管理。每袋(塊)播籽1粒,深度1cm,播後覆土0.8cm,並蓋一層澆溼、澆透稻草,然後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溼。幼苗拱土後,立即掀去稻草,採用塑料薄膜保溫與遮陽,培育適齡壯苗。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2.3整地施肥

為了提高西瓜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按畦帶溝寬1.5m整畦,定植單行,在行兩邊35cm處開溝施基肥。西瓜越夏栽培對肥料的需求較集中,需每667m2用腐熟糞肥1500kg、有機肥200kg、硫酸鉀複合肥30kg作基肥,這是西瓜高產優質的主要措施之一,對西瓜質量影響極大。

2.2.4適時定植

當幼苗長1葉1心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定植,定植後澆0.3%復混肥液+0.2%尿素肥液,每穴0.5kg,然後覆蓋銀白灰色地膜,視天氣變化情況確定破膜放苗、封窩,每667m2定植330~400株。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2.5田間管理

西瓜生長迅速,為保證足夠的功能葉,促進果實膨大,田間管理至關重要,是豐產的關鍵所在,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 (1)整枝打杈。一般宜採用“一主二副蔓”整枝,選定三蔓之後,在坐果前將所有側支蔓打掉。
  • (2)人工授粉。開花坐果期掌控水肥,保證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連續授粉3~5d;在副蔓雌花上授粉3~5d,如95%以上坐果則不必補授。
  • (3)疏果。授粉結束後10d左右,當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根據瓜苗長勢,每株留果不超過2個,長勢不旺的植株留1個瓜,長勢旺的留2個。
  • (4)追肥。開花結束到膨瓜期為吸收養分高峰期,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應輕追苗、蔓肥,重追膨瓜肥,補追葉面肥。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2.6綜合防治病蟲害

越夏栽培一般5~7d噴藥一次,不間斷,要做到“雨前雨後”及時噴霧預防。同時,在沒有病蟲發生時,用藥濃度宜低,以進口農藥為主,發病時對症下藥,以較高濃度為佳,連續2~3次。

(1)病害。

病毒病主要是通過蚜蟲傳播。防治蚜蟲是防止病毒病發生最有效的方法,在發病初期噴施20%病毒A或病毒立克500倍液,或殲毒110納米進行葉面噴霧也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後期有炭疽病、軟腐病發生,可用世高、代森鋅、大生M、瑞毒黴、農用鏈黴素等輪換有針對性地用藥交替噴霧防治。

(2)蟲害。夏西瓜的害蟲主要有蛞蝓、紅蜘蛛、蚜蟲、地老虎、黃守瓜、斑潛蠅、夜蛾等。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法,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和與環境相容的生物農藥,通過清除瓜地及周邊雜草、投放毒餌及人工誘捕的方法,消滅斜紋夜蛾。防治蛞蝓用6%密達顆粒劑0.5kg,選擇在晴天撒施或條施;防治紅蜘蛛用20%掃蟎淨1500倍液,或0.9%蟲蟎克1500倍液。防治瓜蚜、黃守瓜以及斑潛蠅用25%功夫乳油1500倍液噴霧,或用20%快殺特乳油600倍液噴霧加10%蚜蝨淨可溼性粉劑4000倍噴霧,防治夜蛾可用Bt、抑太保、金鑽懸浮劑1000倍液噴霧。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2.2.7適時採收

屏南縣銷售西瓜以九成熟採收為宜,外銷沿海一帶、周邊省市以八成半熟時採收較適宜。採收後分級並套袋以紙箱包裝為佳。

3幼齡果園套作蔬菜注意事項

3.1開好野三溝冶 排水以疏通主溝和支溝為基礎,配套果園“內三溝”,即園內行間集水溝、園內支溝和果園乾溝組成。

3.2營養帶留足 如果在果樹樹冠滴水線以內套種作物,就會影響幼樹的根系生長與成活率。

3.3選對品種是關鍵 高山夏季套種的紅河辣椒、金福807黃皮椒新品系,黑翡翠禮品瓜、小玉八號黃瓤瓜,供應當地鮮食、暢銷,品質優,豐產性好,效益顯著。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3.4做好生態型管理 保證生產投入品源頭的可靠性,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化肥選用合格品牌的有機無機復混肥,農藥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生態環保。

3.5加強幼齡果樹管護 幼齡果園套作農作物不能放鬆管理,對套種的農作物進行中耕除草、水肥、噴藥等操作,幼齡果樹應同時進行,若幼齡果樹出現病蟲害時要單獨噴藥防治,施肥、修剪、拉枝、整形等相關技術不可忽視,確保早日培育標準化樹形。

3.6及時採收套種作物 一是,採摘時間宜在晨露幹後進行,以防病菌感染,影響產量和品質下降。二是,採摘過程儘可能雙手協調,不損壞繼續生長枝,採下果實裝在塑料筐內,及時送走。三是,採摘同時剔除病、蟲、損傷和次品果,在包裝、運輸操作中要小心輕放,避免二次傷害。

3.7清園徹底 辣椒、西瓜採收結束後,及時清除枯椒(枝稈)、瓜蔓、廢農膜及園內雜物,枝稈、蔓粉碎還園。廢農膜最好集中園外燒燬,然後對當季種植園地深翻、鋤劃,這樣既消滅了病菌、蟲卵、草害等,既生態環保,又能保潔清園。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以“短、平、快”發展的生態循環

結語:綜上所述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大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情況來給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