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鍼灸等“打七折”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深圳又有新舉措!

日前,《深圳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到2025年,深圳將建成成熟定型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制度體系,打造“中醫藥政策創新、中醫藥標準化、中醫治未病”三個體系,構建“互聯網+中醫藥服務、中醫藥醫教研協同創新、中醫藥產業創新”三個平臺,初步形成名中醫集聚、中醫藥文化輻射力和科教研影響力大幅提升的發展格局,中醫藥“五種資源”優勢和“六位一體”作用充分發揮,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

根據《方案》,未來深圳將實現全市100%Ⅰ類社康中心建成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100%Ⅱ類社康中心設置中醫科、100%社康站開展中醫藥服務。

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未來深圳也將提升社康中醫師的比例,讓更多中醫人才進社區。

一方面,深圳將規劃引進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建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提高社康中心中醫高級職稱崗位總額及比例。另一方面,深圳計劃每年培養中醫全科醫師(含轉崗)約200名,並鼓勵社康機構招錄中醫全科醫生,每人生活補助不少於25萬元,分5年等額髮放,爭取將社康機構中醫全科醫師佔比從現在的24%提升至不低於30%。

在社康中醫服務上,也不是簡單針灸、按摩。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未來,深圳也將在基層社康機構推廣使用中醫適宜技術,加強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此外,深圳也將在社康機構設置治未病服務站,並將中醫治未病服務融入基層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內容。目前,龍崗區已建立126家社區“治未病”服務站,實現“治未病”服務全覆蓋,通過“治未病+社康”的模式,居民健康理念逐步從“注重治病”向“注重防病”轉變。

在做強基層中醫服務的同時,為了加大對中醫藥進社康引導激勵政策支持,促進分級診療,深圳基本醫療保險一檔參保人在社康機構就診,中藥及針灸等中醫類治療項目“打七折”。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重點專科補助翻倍

5年內至少培養300名中醫骨幹

在強基層的同時,深圳也構建以市中醫院為龍頭、各區中醫院為骨幹、非中醫類醫院中醫藥服務為樞紐、社康機構中醫藥服務為網底、社會辦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在各區中醫院建設上,深圳也將加快市中醫院光明院區、南山區中醫院、龍華區中醫院建設,推動鹽田區、大鵬新區建設中西醫結合醫院,並在寶安、龍崗等中醫院集團試點實行“總額管理、結餘留用”的醫保支付模式。與此同時,深圳也將試點中醫藥服務打包收費。

在中醫人才培養上,深圳將實施鵬城岐黃工程,5年內培養不少於300名本土優秀中醫藥骨幹人才,補助經費每年300萬元。此外,深圳還將建立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省市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同時建設100個市級名老中醫藥師承工作室,補助經費每年100萬元。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在推動中醫藥學科建設上水平,對市級15箇中醫臨床重點專科、65箇中醫特色專科,市財政每年補助資金從原來的1500萬提升至3000萬元,並大力引進中醫高層次“三名工程”團隊,每個團隊給予800—1500萬元經費支持。

對社會辦中醫機構,深圳也在醫保定點、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一視同仁”,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承擔居民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等服務,並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待遇。按規定對社會辦中醫類醫院門診、住院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給予財政補貼,對提供基本醫療床位的社會辦三級中醫院給予每床10萬元基本醫療床位獎勵,分5個年度發放;對取得三級甲等、三級乙等、二級甲等資質且基本醫療服務不少於50%的社會辦中醫類醫院分別一次性獎勵2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

中醫先行先試

爭取中藥製劑可跨院“共享”

在中醫藥發展上,未來深圳也將先行先試,積極爭取國家、省相關部門支持深圳先行先試中藥院內製劑跨區域共享使用。

據介紹,根據相關規定,目前深圳的中醫院製劑尚不能在醫療機構之間流通使用,只限制給本院病人使用,未來深圳如果爭取到相關權限,不但可以實現深圳市內中藥製劑的共享,更能讓深圳市民足不出戶,就能用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中藥製劑。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與此同時,在對於名老中醫驗方藥劑保護傳承上,深圳也將積極爭取授權允許基層具備中藥材知識和識別能力的中醫執業醫師或確有專長人員,在執業活動中使用自採、自備的中藥飲片及製劑。

在傳承的同時,深圳也在佈局中醫藥健康產業,支持光明區創建“光明國際中醫藥港”,爭取先行先試中醫藥跨境流通、審批認證等綠色通道。支持坪山區創建國際中醫藥特色示範區,推進寶安區、龍華區、坪山區等在轄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建設中醫藥產業集群。此外,深圳還將推進智慧中醫院、互聯網中醫院、智慧中藥房、中醫藥培訓和中醫治未病健康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市、區、基層一體化中醫藥醫療服務信息化體系。

中醫治未病納入家庭醫生服務,深圳社康中藥及針灸等“打七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