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白臘冬雲有什麼特點,如何養護如何繁殖?

奔跑1直在路上


大家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很高興受邀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晨曦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白蠟東雲介紹:白蠟東云為景天科擬石蓮屬東雲系列多肉植物,多年生肉質草本。白蠟東雲葉片為長卵形,正面比較平整或輕微凹陷,背面呈圓弧狀凸起,葉片黃綠色至綠色,葉尖以及葉緣為紅色,出狀態的白蠟東雲葉背面以及葉緣都會變成紅色,鮮豔無比,葉片表面光滑有光澤,呈蠟質。白蠟東雲屬於中型多肉品種,植株蓮座形態,易群生,莖幹粗壯但不易外露。

白蠟東雲生長習性:白蠟東雲和其它東雲系列的品種一樣習性強健,皮實好養。喜歡陽光充足,乾燥且溫暖的環境,耐乾旱,較耐寒,可耐半陰,忌潮溼積水。最佳生長溫度為15-28度,春秋兩季為主要生長期,夏季高溫會休眠。適宜使用疏鬆透氣肥沃且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


白蠟東雲是一種特別漂亮的多肉品種,植株端正,顏色鮮豔,養護難度不大。白蠟東雲有哪些特點?應該如何養護如何繁殖呢?今天晨曦就來結合自身養護繁殖經驗介紹一下關於白蠟東雲的知識。

♥白蠟東雲的特點

白蠟東雲在所有東雲系列裡並不是特別突出的一種,不論是顏色,還是狀態都不如其它東雲系列品種那麼有特點。同為東雲系列的烏木,虎鯨等品種相對更有自己的特點。如果一定要說白蠟東雲的特點,那就應該是它的葉片質地了。白蠟東雲之所以這樣起名,是因為它的葉片屬於較光滑但又厚重的蠟質,比較有質感。在一個就是它葉緣的顏色屬於暈染型的,不像烏木,口紅那樣葉緣顏色清晰,界限分明。

♥白蠟東雲養護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㈠土壤配比

白蠟東雲養護難度不大,對於土壤的要求並不高。但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室內養護,所以從配土開始就要更用心一些。露養或者大棚養護土壤只要保證疏鬆透氣排水就可以。而室內養護白蠟東云為了避免嚴重徒長或者葉片褪色,在搭配土壤時需要適當的增加土壤中的顆粒比例,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排水性,讓土壤能夠在澆水後更快乾燥,避免土壤因積水或長期潮溼造成白蠟東雲植株出現徒長,黑腐,化水等問題。

晨曦自己配土方案:晨曦大棚繁殖白蠟東雲的配土主要是泥炭,蛭石,粗沙,稻殼炭。泥炭大約在百分之20-30,粗沙在百分之40-50。當然這是晨曦大棚繁殖的配土,個人養護建議將粗沙更換為火山岩,赤玉土,麥飯石等顆粒,這樣土壤間隙會增加,排水速度會更快。(僅供參考)

㈡光照要求

白蠟東雲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特別適合放在室外全日照露養,有條件露養的小夥伴不妨試試。露養的小夥伴要注意夏季高溫期防曬,因為夏季紫外線強烈,容易曬傷葉尖或者葉緣,留下灼傷疤痕,影響美觀。室內養護的小夥伴儘量將白蠟東雲放在靠近窗戶的南陽臺上,保證每天至少曬4-6小時。如果養護環境光線太暗或者日照時間太短,白蠟東雲葉緣紅色就會褪去,且植株會出現徒長,攤大餅的情況。

㈢水分管理

白蠟東雲葉片比較飽滿,儲存水分較多也能夠耐乾旱,日常養護並不需要頻繁澆水。相反澆水越多越頻繁,白蠟東雲的狀態越不好,還容易滋生細菌,黑腐爛根。通常生長期內的白蠟東雲只需要根據土壤,乾透澆透。夏季高溫休眠期以及冬季低溫期需要適當進行控水,減少澆水次數。白蠟東雲在澆水時儘量不要淋溼葉心,不然容易爛心。

♥白蠟東雲最佳繁殖季節

白蠟東雲喜歡相對溫暖的環境,但又不能耐高溫,最佳生長溫度在20度左右。所以白蠟東雲的最佳繁殖期應該是在每年4-5月以及9-10月,範圍在寬一些就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的溫度舒適,符合白蠟東雲快速生長的要求,而且春秋兩季通常風大,有利於植物髮根,降低繁殖後期的養護難度。夏季高溫期白蠟東雲會休眠,停止生長也停止髮根,所以不適合繁殖。而冬季氣溫較低,白蠟東雲生長速度偏慢。所以白蠟東雲最佳繁殖期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白蠟東雲繁殖方法

白蠟東雲的繁殖方法有:葉插,砍頭扦插,播種等。但因為葉插出芽率不高,且出芽速度比較慢,所以現在選擇砍頭扦插和播種更為常見。

▪砍頭扦插的優點和缺點:白蠟東雲砍頭扦插的優點是風險小,成活率高,生長週期短。通過砍頭還可以讓母本分生出更多側芽,一舉兩得。白蠟東雲砍頭扦插的缺點是母本莖幹會留下砍頭後的疤痕。

▪播種的優點和缺點:播種繁殖的優點是可以一次播種很多,適合大棚或者基地大規模繁殖。缺點是播種難度大,生長週期長,成活率低。

♥白蠟東雲砍頭扦插具體操作過程

對於大棚來說母本多,想怎麼繁殖就怎麼繁殖,可以砍頭扦插也可以葉插,播種。但是對於個人養護的人來說,砍頭扦插更為適合。今天晨曦就來著重講一下砍頭扦插的具體操作過程。

白蠟東雲砍頭扦插過程:

①準備砍頭的工具,通常這種莖幹粗壯的品種建議使用鋒利刀片或者小刀,工具提前消毒,避免細菌感染。②白蠟東雲母本留出至少1-2層的底部葉片,一手捏住頂部植株,一手用小刀從莖幹一側划向另一側,保證截面平整,有利於扦插後生根。③給母本傷口以及砍掉的枝條傷口處塗抹一些多菌靈,預防細菌,之後放到通風陰涼處晾乾傷口,等傷口乾燥癒合才可以扦插。④準備盆土,土壤要透氣排水,裝盆前將土壤略微噴點水,潮土扦插。⑤晾乾傷口的白蠟東雲直接插入土壤中,放在通風散光處等待發根就可以,這期間不需要澆水,一週之後澆水誘根,髮根後就可以正常。

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們覺得晨曦講的還不錯,高抬貴手幫忙點個贊。如果有任何關於多肉植物養護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


晨曦植物


感謝肉友“奔跑1直在路上”的邀請!白臘冬雲是景天科擬石蓮屬的多肉植物,為冬雲系多肉品種之一,相較其它同系的多肉,它是比較容易群生的,且也很容易養護,其葉片肥厚,呈長卵形,葉面略像內凹,葉背圓弧狀凸起,前端斜尖,具有短葉尖,株形為標準蓮座形,整株光滑沒有白霜,平常葉色為綠色或黃綠色,在光照充足且溫差較大的環境下葉片前端會變成紅色。

白臘冬雲有什麼特點,如何養護如何繁殖?

白臘冬雲在冬雲系眾多品種沒有太高的辨識度,個人覺得它既沒有烏木的霸氣,又沒有玉杯的嫵媚,出狀態的時候又紅不過紅蠟東雲,所以除了對喜歡收集品種的肉友有些價值之外,對於其它的肉友來說它就是十分雞肋的品種了。如果說它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大概就是非常的好養,同時還容易從底部爆出側芽來,然後長成群生狀態吧!

白臘冬雲養護難度不高,但作為冬雲系多肉品種,建議題主還是用較高顆粒比例的配土來栽種為佳,而配土中的顆粒包括但不限於火山石、麥飯石、植金石、日向石和綠浮石等等,將它們配置成混合顆粒以後,再加入泥炭土按7:3(北方)或者8:2(南方)的比例配好即可。如果題主不想自己配土的話,也可以買商家配好的顆粒土,不過這樣雖然省事,但卻不能調整配土的比例,只能選擇跟自己心目中最接近的。

白臘冬雲雖然葉片肥厚,但缺水以後其底部葉片同樣會發軟發皺,甚至變黃乾枯,題主可以將這種現象當做澆水的風向標——如果看到其底部葉片變軟變皺了,就表示白臘冬雲的盆土已經完全乾透,可以馬上澆水了,反之則建議暫時不要澆水。而在平常的養護中給予白臘冬雲的光照自然是越充足越好,在光照充足的養護環境之下,它的葉片才會飽滿肥厚,同時株形也會十分的緊湊,當然顏色也會更加的好看,若是光照不足的話,它的葉片就會變長,株形也會變鬆散,同時顏色也會一直呈綠色。

夏季的白臘冬雲跟其它的多肉一樣需要適當的遮陰和控水,並同時加強通風,這樣才可避免其出現曬傷和化水,以及爛根黑腐等狀況。而高溫不淋雨是夏季養護多肉的鐵律,對於白臘冬雲來說同樣如此,至於為其補充水分的話,10-15天左右在氣溫相對涼爽的階段沿盆邊少量澆一點點即可,切忌因為淋雨和澆水過多而造成其土壤環境高溫高溼,否則即便白臘冬雲再皮實,它也會化水黑腐的。冬季的白臘冬雲在氣溫降至冰點時移至室內養護,並同時保持盆土乾燥,即可助其順利越冬。

白臘冬雲的繁殖方式很多,比如說播種、葉插和扦插等等,但其中最常用的還是取其側芽來進行扦插,因為這樣成株快,同時操作也非常簡單,而播種和葉插的幼苗實在長的太慢了,用於大規模繁殖還可以,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這個過程就有點漫長了,所以題主如果要繁殖白臘冬雲的話,建議優先選擇扦插的繁殖方式。

就這些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之參考,圍觀的肉友如覺得言之有理,請點個贊,或者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