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3月4日電(記者李琳海 耿輝凰)3月3日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3日,青海省發佈《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狀況》。多項指標表明:青海湖“水-鳥-魚”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作為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維繫著青藏高原生態安全,被稱作“氣候調節器”和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介紹,2008年,青海省啟動實施為期10年的《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項目總投資15.67億元,主要實施了人工增雨、溼地保護、退化草地治理、沙漠化土地治理、河道整治、陸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青海湖裸鯉保護與恢復、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等工程。
據瞭解,2019年青海湖水位達到3196.24米,15年間水位持續上升3.27米;水體面積達到4549.38平方公里,與2004年同期相比擴大304.88平方公里。
至2018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完成溼地生態修復治理面積1.2萬畝,實施休牧、禁牧、輪牧47萬畝;實施生態效益補償項目,恢復與修復鳥類棲息地生態環境,改善黑頸鶴營巢區,黑頸鶴由2007年的40餘隻增長到2018年的130餘隻,青海湖區域鳥類由1996年的164種增加到了目前的225種;青海湖獨有的瀕危物種普氏原羚種群由1994年的300餘隻增加到2018年的2000餘隻。
僅分佈在青海湖及青海湖流域的青海湖裸鯉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對維繫青海湖流域“水—鳥—魚”生態鏈和生物多樣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9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9.3萬噸,而在2002年,青海湖裸鯉的蘊藏量僅為2592噸。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哈承科說:“目前青海正在積極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將青海湖納入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我們要切實保護好青海湖,築牢生態安全屏障,讓青海湖永遠碧波盪漾。”
《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狀況》參考資料和數據主要來源於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監測報告、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年度監測報告,以及青海省水利廳水文局、省農業農村廳漁政處、省林業和草原局等。
閱讀更多 新華社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