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黔西南州“早”字當頭強力推動春季農業生產

內容摘要:我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堅決按照“管點、控線、暢面”的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安排部署,以“強力推進兩場戰役、確保奪取兩個勝利”為目標,始終堅持“戰疫情、保生產、促春耕”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動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紮實推進春季農業生產,為農村產業革命取得決定性突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起好步、開好頭。

早安排、早響應,強抓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州把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春耕生產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兩場戰役”的保障,及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一是加強活禽市場監管。1月24日,率先對全州城區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及宰殺場所進行關停(休市),對活禽交易市場開展“地毯式”清潔、消毒工作,在全州各縣(市、新區)均設置了活禽臨時集中屠宰點。探索實施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所臺賬式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工作機制、風險防範機制和隱患督查機制,對全州179個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進行臺賬式管理,真正做到情況清、底數明,管理有效,截至2月底全州未發生一起野生動物疫情。二是嚴防動物疫病。2月2日,率先開展動物疫病疫苗補免工作,排查高致病性禽流感,截至2月29日,完成補免禽流感213.78萬羽。三是精準調度供應。全省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後,立即開展重要農產品供需摸底排查工作,精準盤清家底,制定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生豬家禽和禽蛋及蔬菜市場保供包保工作方案並細化到每天,適時跟蹤調度。成立了黔西南州農產品調度領導小組,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採取下發交辦單、出俱農產品運輸調運函等方式,著力構建全州一體化調運協調機制,切實保障農產品內循環暢通無阻。

早動員、早部署,強抓春耕生產

2月19日,州委召開全州壩區產業結構調整暨春耕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春耕生產工作進行全面安排,全力掀起春季農業生產熱潮。一是不誤農時全力開展春耕備耕,科學有序推進春耕生產。制定出臺了《黔西南州2020年春季防疫情保生產指導意見》,及時將春季農業生產計劃任務分解到鄉鎮地塊圖斑,落實到責任人。截至2月29日,全州春播總面積48.05萬畝,犁田面積16.29萬畝,犁土面積34.9萬畝。加強市場分析研判,結合春田春管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積極儲備春耕物資。二是緊盯目標確認書,認真落實“八要素”,確保“壩區調優,坡地調強”。率先在全省採取《確認書》的方式抓農業生產,與各縣(市、新區)簽訂《目標任務確認書》,壓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責任。聚焦新增30萬畝低效作物調減任務,發展壯大茶、食用菌、精品果業、中藥材、蔬菜等十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推進“5個百萬畝”工程。圍繞106個壩區建成達標以上壩區的目標任務,對全州106個壩區逐一研判,確定“一壩一方案、一壩一隊伍”,強力推動幹部群眾、農技人員進壩區、進產業帶,確保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州106個壩區已完成壩區土地流轉12.7萬畝,流轉率達74.75%。

早謀劃、早支持,強抓復工復產

全州緊緊圍繞“就業損失產業補、產業損失政策補、春季損失夏秋補”原則,利用務工人員受疫情影響不能外出務工契機,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返鄉務工人員投入農業生產中,快速推動農業企業復工復產。一是政策支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2月16日州委、州政府出臺了《黔西南州支持和推動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助力農業企業復工復產,措施統籌整合州級涉農資金 4000萬元,撬動縣級資金6000萬元,形成1億元資金池,重點圍繞強化推進春耕生產、加快恢復生豬產能、強化企業用工帶動、強化金融保險支持、強化推進產銷對接、強化政策服務保障等6個方面,形成16條措施以及配套的實施細則,全力推動全州農業企業復工復產。二是創新機制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建立復工復產工作包保制,實行州縣鄉幹部“一對一”包保企業,對企業復工復產進行跟蹤指導,會同企業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及時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加大農企勞動力互補互利工作力度,推進群眾就業和本地企業用工雙方需求,實現“無縫對接”。為解決復工復產企業缺乏應急防控物資的難題,全州統籌防疫口罩、酒精、消毒液等支持復工復產的重點農業企業。截至2月25日,全州重點調度的227家龍頭企業提前5天全部復工復產,106個壩區開工率達100%。

早整合、早實施,強抓協同發力

結合當前疫情實際,全面開展新一輪“四逐四準”工作。一是強化技術支撐。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新一輪“四逐四準”統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的通知》,圍繞“三精準”“三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產業發展、就業保障等方面,積極整合各方技術力量,全力投入春耕生產和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如:為幫助今年被國務院扶貧辦掛牌督戰的晴隆縣理清產業發展思路,組成了6個調研組分赴晴隆,深入各個鄉鎮和村組、企業、合作社及貧困戶家,進一步摸清產業發展存在的短板,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切實助推晴隆產業扶貧。科技部門發起“戰疫情促春耕 農業科技在行動”,不斷推出農業生產管理的實用技術,促進春耕生產。二是強化產銷對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農超對接”,全州200多家企業的600多個產品進入7家超市的13個門店及“生活PLUS”線上平臺,實施金州農產品消費助推脫貧。搭建州內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與本地大型超市互相溝通平臺,切實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按照“一個壩區、一條利益聯結機制”的要求,以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全面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大力推廣“村社合一”“龍頭企業+合作社”“合作社+農戶”等生產組織方式,健全和完善聯結機制,把壩區涉及的所有貧困戶全部聯結進去、帶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