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時候買保險之前不查你病歷,到理賠時就能查出你十年病歷這是為什麼?

棟樑之家


這個跟保險合同的簽訂有關,合同的簽訂賦予了雙方對等的權利和義務。

一、這個保險法的相關規定

按照保險合同條款約定,保險公司會針對不同的產品,向投保人詢問投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既往病史、生活習慣、體檢異常,身體異常等等問題,以確定是不是符合投保的條件。這些問題,投保人是需要按照保險公司的提問如實告知的。


保險法第十七條很清晰的做出瞭如實告知的規定。這是保險公司規避風險,帥選的第一步。

二、跟保障成本相關

我們可以反過來想象,中國有31個省市,幾千個城市,上萬家醫療機構和體檢機構,如果保險公司事先針對每個投保人,都去搜索一遍,確認他有沒有既往的病史、手術史、住院史、三高慢病史等等,那將是多麼大的人力成本浪費?


如果保險公司把這些成本轉嫁給投保人,你能接受嗎?這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國際通行都是採用誠信告知原則,否則可能出現拒賠。


相反,保險公司根據事後的理賠申請,可以有針對性的查詢常駐地區醫療機構或被保人曾經居住地,那麼範圍就大大縮小,相關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這對保險費率降低是有利的。

三、未如實告知後果是嚴重的,但也不一定就必然拒賠

1、80%的拒賠源於“未如實健康告知”

保險公司拒賠糾紛主要有五大因素:

  • 未如實告知
  • 不在合同保障範圍內
  • 免責條款內
  • 等待期出險
  • 業務員代簽名

據統計,其中80%的拒賠糾紛是因為“沒有如實健康告知”。

2、“未如實健康告知”可能後果

可能有人會問,不告知就一定會拒賠嗎?不一定。確實“2年不可抗辯”條款會支持部分未如實告知的情況。但“未如實健康告知”,大概可能會出現二種情況:

a、2年內出險,遭保險公司解除合同,遭拒賠,符合《保險法》;

b、2年後出險,保險公司基本還是清一色拒賠,但你有打官司的權利;未如實告知的病情輕微或與理賠申請項無直接關聯,勝訴的概率比較大;未如實告知的病情嚴重且與理賠申請項有關聯,或涉及重大騙保嫌疑,勝訴的概率就比較小了。


在實際的司法案例中,不同情況的案例判決的結果也確實不盡相同。


因此,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一份不合規投保的保險,可能會給以後的理賠帶來無盡的煩惱和麻煩,輕者損失保費,重者貽誤病情,得不償失。


為了避免像題主說的那樣,十年後的理賠申請遭到拒賠,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合規投保是第一步必須做到的。


一帆保


投保時不調查客戶的病歷是國際慣例,保險公司可以節約成本,提高用戶的投保體驗,對雙方都有好處。

但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投保,大多數保險投保時都會有一份相關的健康告知,符合健康告知要求才可以投保。

大多數的理賠只需要提交所需資料,就會順利理賠,那麼什麼情況下保險公司才會啟動調查呢?

1、隨機抽查

保險公司會根據具體的運營情況,抽查一些理賠案例,以核實保險事故的真實性。

2、投保時間過短

剛投保,或者剛過等待期就申請理賠,保險公司需要核實,排除騙保的可能。

3、短期內集中投保

短期內突然購買了大量保險,保險公司可能會調查該用戶的投保動機。

4、涉及金額較大

對一些涉及金額較大的案例,保險公司也會調查。

還有投保時,在保險合同中。我們就已經授權保險公司可以從各個渠道調查個人資料,用來作為理賠的依據了。只不過是大部分人看不懂合同,不知道而已。

當然,保險公司調查並不是為了難誰,只要是真實的事故,在保險合同理賠範圍內,保險公司還是會順利賠付的。

投保一定要符合健康告知,同時也不要忽略了保險公司的調查能力。


李科學


很簡單。當你購買保險的時候,是你花錢,保險公司收錢。保險公司當時的心理是這樣的:哈哈,這錢太好賺了,像這樣連保險合同的坑都沒有發現的客戶,給我來幾百打,或者幾萬打。哈哈,太爽了。

繼續,保險公司:客戶就是上帝,客戶就是爹媽。買了我們的保險,客戶你以後自己的錢,就不需要花,我們是你最大的保障!

幾個月後,客戶健康出現疾病了…

客戶,開始找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歡迎歡迎,客戶是上帝,客戶是上帝。然後把最火爆的保險產品開始介紹給客戶…

客戶一臉懵逼…

客戶:額,你們搞錯了,我是來理賠的。

保險公司:理賠?可以呀,合同帶來了嗎?理賠手續帶來的嗎?

客戶:帶來了的。

保險公司:…先生/女士,對不起,你在購買我們保險之前,存在過病歷,與合同不匹配。

客戶:什麼病歷?我怎麼不知道?

保險公司:你購買我們保險的時候,沒有告知我們關於你的病歷嗎?

保險公司:根據相關條例,你沒有告訴我們關於你的病歷,嚴重違反了合同,所以~我們不對你的申請進行理賠…

保險公司:當然,我還有很多優秀的理賠產品,你可以考慮這幾款…

客戶:當場暈倒…


光明先生


商業社會利益、利益、利益。

1、投保的時候,為了利益,不查你病例,是保險公司,想快速增長投保保單,保單越多,利潤就大

2、理賠的時候查你,是為了利益,保險公司為了節流,減少開支,查你病例,就是不想陪你錢

3、從投保時的不查病例,到理賠時的查病例,這裡面,本質是在騙你的錢,騙你買保險。其實,病例醫院都有留底的,保險公司一查一個準

這裡充分說明一個道理,“商業的本質唯利是圖”

強勢一方總是通過信息的不對稱,來欺騙信息弱勢的一方

因此,保險是不可靠的,保險公司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是你自己

不斷提升自己的你自己,才能在紛紜的社會中活得精彩



打烊的冬天


購買保險之前有一個健康告知,就是要了解作為被保險人在通報之前有沒有住院史,有沒有遺傳病,有沒有先天性疾病等等。如果不進行健康告知,那麼等他理賠的時候,一旦保險公司查出你有住院史或者是遺傳病史,很可能會做出拒絕賠付的決定。因此健康告知非常重要。你說的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主要是因為有些業務員為了業績或者是佣金,對健康告知沒有認真做或者沒不錯。等到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會查我們的住院情況。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保險公司與各個縣級以上醫院都是聯網的,在理賠的時候,他們都會查閱你在各個縣級以上醫院住院的這些病例。所以說買保險賣保險時不要心存僥倖。如實告知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有好處的。


鼻子一直不透氣


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為原則的合同,所以在購買保險時,投保申請書中會有健康告知說明。業務員一般會口頭問客戶健康狀況,這也是考驗客戶的誠實度,如果客戶過往健康確實有問題(住過院,或做過手術等),而客戶選擇隱瞞的話,等到理賠時,特別是重大疾病理賠時,保險公司會去醫院調客戶病歷資料,而現在的醫院也會保留客戶的就診檔案,所以容易發現客戶的疾病史。


abiaoj


這個就是所謂的寬進嚴出的規則,由於保險在我國發展才30多年,而且一度被眾多國民所排斥,所以設置寬鬆的投保機制有利於推動保險的推廣,而一些保險事業發達的地區,都是嚴進寬出的,所以這只是一段時期發生的現象,雖然投保容易但是一定要如實告知,不要有混水摸魚的心態,畢竟我們保險是為啦增添保障,而不是投機獲利!



小裴大賺


保險要求講誠信,投保時有一個健康告知,要求被保人如實告知是否有疾病史,保險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前期不查病歷,因為不是所有的投保人都會需要理賠的。理賠時保險公司為了防止騙保、隱瞞病史,理賠時要審查,查出來有病史且未告知的,肯定是不理賠的。所以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別聽業務員說什麼能填什麼不能填的,否則萬一需要理賠又不能理賠,自己就虧大了。


xiulingZhang


先上船,才知道誰會暈船(培訓會)。

再退潮,才知道誰在裸泳(選客戶)。

不體檢,無病痛如實相告(籤保單)。

交費時,想釣魚保險公司(夢保額)。

交完費,退保時損失小半(交保費)。

落難時,才查看保險條款(用保險)。

理賠時,才明白保險白買(罵保人)。


電動車維修維修電動車


中國的保險業與國外的保險業的機制是有區別的:國外保險業是嚴進寬賠;就是說在你投保之初,即會對於你的身體健康情況進行審核,審核成功後方能購買保險,購買以後如果發生風險,理賠手續會比較簡便;

但是國內的保險法規定:寬進嚴賠,保險法也有規定:投保人有如實告知的義務,如因個人重大過失或故意隱瞞,影響保險人對於承保的影響的。無論你買多少年,都是拒賠的(就是說你的保險費也不給退)

另外:當下醫院都是實行電子檔的病歷,醫院將會為患者保存15年甚至更長時間!

所以你買保險時如果身體有問題,一定要告知業務員,如果業務員告訴你說沒有關係,我勸你,這樣的業務員,你以後都不再找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